今日分享|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国际儿童文学奖

陈伯吹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CICLA)以“东方安徒生”陈伯吹的名字命名,前身是设立于1981年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是中国连续运作时间最长、获奖作家最多的文学奖项之一。

CICLA

1981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设立。

2014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共同决定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正式更名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并于2014年举办了首届评奖活动。

该奖每年评选一次,被列为“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的重要奖项。

历届回顾

2017年3月,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评奖活动启动,参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增加了约五成,作品数量也较往年翻倍。其中,单篇作品133篇,文字图书68种,以及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绘本图书288种。11月16日,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获得年度作家奖,英国儿童文学翻译家汪海岚获得特殊贡献奖,15种图书获得年度图书(文字)奖、年度图书(绘本)奖和年度单篇作品奖三项大奖。

2019年3月,2019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评奖活动启动,得到中外主要童书出版机构的积极响应,选送作品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单篇作品198篇,文字图书136种,以及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绘本图书336种。11月14日,2019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举行。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出版人任溶溶,美国童书历史学家及评论家伦纳德·S.马库斯获得特殊贡献奖。14种图书获得年度图书(文字)奖、年度图书(绘本)奖和年度单篇作品奖三项大奖。

2020年11月12日,2020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CICLA)颁奖仪式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举行。

陈伯吹简介

陈伯吹(1906年8月13日~1997年11月6日),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

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遗产。

陈伯吹小学毕业后辍学,曾当过学徒。20世纪20年代,从事乡村小学教师,同时,业余创作儿童文学。

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学校生活记》。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

1929年“四·一二”事变后,流亡到上海,一边教书一边写作。攻读于大夏大学高等师范科,同时兼任上海幼稚师范学校教师(直到1938年)。

1930年起至抗战,在北新书局、儿童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了多种儿童小说、童话、理论著作及翻译作品。主编《小学生》半月刊。同时编辑《小朋友丛书》《北新小学活页文选》。

1934-1937年,任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负责编辑《儿童杂志》《常识画报》和《小小画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伯吹担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把全副精力投入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中。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课程。

1949-1959年,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连续不断为孩子们写了近百篇作品,出版了《一只想飞的猫》《中国铁木儿》《幻想张着彩色的翅膀》《从山冈上跑下来的小女孩》等童话、小说、散文集。1950年至1954年,分别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任兼职教授,讲授儿童文学。

1981年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鼓励国内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1988年此奖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至2007年已是第27届。

下周我们来看看这个奖项的优秀作品都是怎样的~要持续关注我们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