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移民催生青岛杨家村,台东台西的“台”是什么台
前两天撰文胶澳旧事,偶有涉及“杨家村”云云,有些看官以为不知此地为何地,甚至有揣测笔者杜撰或信口开河之嫌。其实杨家村作为胶澳第一批村落,在青岛早已有之,后来淹没于历史进程也有其原因。
青岛历史其实悠久,郡县建制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但就前海一线来讲,则七百年前已有乡民在此地落脚谋生。青岛早期原住村落,一般想到的都是前海会前村(遗址在今中山公园),其实还有明初永乐时期由云南乌撒卫迁入的杨家庄移民。
特撰此文,以示杨家村之前世今生。
明代大移民与杨家村诞生
朱元璋弥留之际,把自己打下的江山,交给了朱标的儿子、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而没有考虑众位拥兵强势的儿子们。建文元年(1399),朱允炆继位伊始,就在齐泰、黄子澄等大臣鼓动下仓促实施削藩政策,引发了四叔燕王朱棣的强烈反抗,号称“靖难”的战斗打响。经过四年拉锯,最终以燕王胜利告终,公元1403年南京迎来新主人,朱棣宣称自己继承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改年号永乐,为明成祖。
一场原本属于家族权力争斗的战争,其破坏力波及全国,南京至北京一路,许多地方田园荒芜,百姓躲避兵祸纷纷外逃,真有“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的凄凉。大战之后,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许多原本富庶的中原地区民生凋敝。面对此情此景,明廷采取了大规模移民活动,以西南人口充实中原地区。这其中有杨氏一族,按照朝廷诏命告别家园,携家带口跋山涉水,往东迁移至胶东沿海地区,寻找落脚之地。
按照家谱记载,杨氏一族最初抵达的位置是“即墨乌衣巷”(即今之崂山乌衣巷村),当时此地隶属于莱州府即墨县管辖。在此地安居之后,杨氏一族逐渐融入当地生活,渔猎农耕,繁衍生息,人丁渐旺。百余年后,由于人口渐多,有杨氏一支外迁寻找新的落脚点,由崂山一路向西,来到今海泊河南边一带建立杨家村,后又有村民移居至西边不远洼地,也形成村落,区别于原杨家村,称为“杨家下村”(即今道口路周边)。杨家村所在,即青岛市传统地理台东区域。
杨家村是青岛市北区最早自然村
五百年前,杨氏一族选择台东一带立村时,那里还是一片荒野无主之地。由于此地距海不远,此一支杨姓仍然沿袭乌衣巷生活传统,以种田为主,兼有捕鱼游猎,几百年来不曾改变。所以台东一带最早的原住村落就是杨家村,随着村庄发展人丁壮大,附近逐渐出现了亢家村、田家村、吴家村、海泊村、太平村等多个自然村落。
时光转眼来到清代末年,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不堪重负,清帝国谋求变革。清光绪十七年(1891),朝廷议决在胶澳设防,胶澳总兵官章高元奉命率兵前往胶州湾,在前海一线屯兵、封海、设立炮台,这就是青岛建制的开始。
光绪十九年(1893),逐渐接受西方新兴事物的清政府,在山东沿海地区铺设电线,设立专供军事使用的电报制度,以提高信息传递速度。青岛出现了第一个有线电报机构“胶澳电报房”(原址在登州路啤酒街,已拆除不存)。随后,杨家村设置了第二个电报房,位置就在2012年4月拆除的台东邮局。
杨家村电报房,供胶澳驻军传递军事信息使用,连通山东巡抚衙门和内阁总理衙门,光緒二十三年(1897)德军侵占胶州湾的紧急军情,就是章高元通过杨家村电报房发往山东巡抚李秉和、北洋大臣李鸿章等处。
德国佬的入侵与台东镇的形成
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当德国水兵从栈桥登陆,赶走了驻守的胶澳总兵官,见到的原住民就有会前村、鲍岛村、杨家村的人,都是一些生活在低矮小茅屋里的,留着大粗辫子的人,还有蹲在河边摘菜洗衣的农妇,对杨家村等的最初印象,德国人的日记中,称之为“封闭原始的中国式乡村”。
德国人深爱这片远东沃土,想要把它建设成为“远东殖民典范城市”,按照欧洲人的严谨设计理念,胶澳被划分为内界青岛和外界李村,内界为市区,称做青岛区,又划分为青岛、大鲍岛、小泥洼、孟家沟、小鲍岛、杨家村、台东镇、扫笤滩、会前等九区。前海会前村、太平村一带,被设计成优美的欧人区,配备了完善的生活体系,鲍岛村及以北区域则被规划为华人聚居区。
内界九区格局太过碎片化,管理起来非常麻烦,为此德胶澳总督于1910年颁布新的法令,取消华欧分界线,将内界原九区合并为青岛、大鲍岛、东镇、西镇共四区。按照胶澳总督府的正式公告,杨家村以东形成居民区域,被命名为台东镇。之所以有“台东”、“台西”,台,指的是凤台岭(即贮水山,因其形貌类似展翅的凤凰而得名),杨家村一带因位于凤台岭东,故名台东镇,亦称做台东或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