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之即醉的伏笔,照应
伏笔,原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指文章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照应,是指一篇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前面说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要与前面交代相合,从而使文章前后贯通,结构完整。
在整理学生文章时,不经意发现这些孩子的文章间居然也有前后的照应,甚为有趣。现列举两例如下。
先看六班黄文仪的一段:
其实我今天这么赶着来晚修,一是来补作业的,周末玩得太疯了;还有就是我在桌子上写了“面试加油!”,看看那位坐我这里的考生有没有答复。虽然可能是有点无聊哈,但是如果自己的祝福得到回复,还是很开心的啊!
一进教室就飞奔到我的桌子上,找到了那几个字,只见下面有用黑笔写的一个“嗯”。
不知为什么,当时心里有种莫名的满足与成就感。
但愿你的表现能很出色。
两周前学校进行小升初面试,许多班级都成为面试场地。文仪心细,特意在自己桌上写了“面试加油”四字,周日晚回到教室看到居然有回复时,心中很是激动!其实她的留言本身就是伏笔,考生的回复为照应。一伏一应,一唱一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其实文仪的故事也是六班张浩宇文章的伏笔:
看着一片空白的纸,我心中不禁一阵失落。
上个星期五,小白说又有什么升初考在我们班考,于是我想起黄文仪的便利贴,于是也写了一条。
但没有任何回复,让我感到失望。
看来,字还是要写好一点啊!
上周继续的面试,让浩宇也想模仿一下文仪的创意,可惜未果,于是很是失望(其实上周面试人少,浩宇的座位不一定有人坐)。不过浩宇最后一句出人意料的调侃还是让人一乐。
文仪的故事本来是个孤案,但经浩宇这么一重复,于是前后又有因果关系。前面欣喜后面惆怅,让整个故事充满喜感!
再看另一组伏笔与照应。
先是二班杨锐同学的一段:
晚修。
我托人给我拿了字典。我翻开来,有四个大大的字,我那片沉睡的记忆惊醒了。
字典刚到我们班时,老聂说:“家长群里有位家长说,希望同学们把它翻烂。”
而那四个字正是:“翻烂!谢谢!”
唉,我还没有翻够呢!我赶紧去找自己要查的字。
杨锐敏感。字典扉页中的那四个字居然能引起他的联想,并表达了多翻的愿望。而六班张欣彤的文章却是杨锐文章的完美照应:
下课无聊翻了翻字典。
发现有一本较破的,它的侧面的红壳子与书面脱离。
这让我想到之前老聂读二班某同学在字典面上写着“翻烂,谢谢”的周记。
我默默拿起笔,在字典烂的地方写上:
已烂,不谢!
楼下班级的字典是“翻烂,谢谢”,楼上班级的字典是“已烂,不谢”,伏笔与照应穿越时空,穿越楼层,化成顽皮与可爱,化成灵性与情趣,把两个班紧紧联系在一起,让人思之即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