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一 · 七言(十三)

窮漢時來掙萬金,世上就有無數人;

惟有人身最難得,失落人身無處尋。
仙曰生死由人做,總在行為真不真;
行好就是天堂路,作惡定入地獄門
我也哄過多少人,他當我走聖賢路;
問心我才信不過,惡根紮在心裏頭。
時時刻刻惡苗發,發生就想走惡路;
假若不是懼王法,畜牲做的我也做。
世上諸般容易做,惟有心戒最難守;
心戒廣多言不盡,想記就是戒根由。
皆因心裏無規矩,敗德喪身作下流;
有人動靜能由己,方離地獄登仙路。

人有了大苦大難,最喜的雪裏送炭;
否極泰來時運至,素日行為急改變。
愛的是錦上添花,惡的是窮人破襤;
嫌貧愛富世人情,誰是君子不改變。
老朽活了幾十年,如今明白這條理;
未曾舉意求別人,不如擰轉求自己。
獨勤不儉不中用,獨儉不勤也無益;
勤儉二字要並行,才算立身有主意。
有人說是無輪回,有人說是有報應;
我不管他無輪回,也不管他有報應。
拿定主意不作孽,看來此法是真情;

窮漢積下一萬金,不如好友除毛病。

萬金使用有盡時,毛病除完養德行;
真德自有上天鑒,不積銀錢不缺用。

平生好道公心堅,想必一定有前緣;
靜中思動臨凡世,不是比丘是神仙。
塵世未了又來了,了足一定還複元;
道親非是等閒親,色身裏麵包法身。
色身有生定有死,法身在世常照存;
色身改頭又換面,狹路相逢是法身。
幼年不知悔己過,形容貌狀多粗魯;
勉強不做非理事,奸惡都包心裏頭。
古人修道去心病,去完自登天堂路;
三教三物說不盡,都知收心養精神。
也有不知神出路,從來也不細評論;
除盡妄想六賊滅,精神自養不收心。
身子未曾做姦情,心裏行奸永不停;
果然心奸都除盡,這才算得是高明。

心奸不奸自己知,信過自己算修行;
無常鬼暗裏催命,不遠就在心住定。
思慮憂愁化不開,精氣神三都耗盡;
自然就去投輪回,這叫無常暗裏送。
高人身病心無疾,才算明家數第一;
凝性惡濁氣消散,何必求神請明醫?
愚人得病性先亂,不是尤人怨天地;
疾病一天重一天,不日一定死到期。
古今高人凝住性,身死自然真性離
去去來來別投殼,只要不散永不迷。
了足才能超三界,功圓行滿跨雲飛;
人老是身死是身,真性何曾有老嫩。
凝住元陽永不散,塵事未了還轉人;
了足不來亦不去,越過甲子越精神。
當初出家去求神,求神保佑出苦門;
後遇高人親說破,神佑無非是好人。
好人不求神自佑,多福少禍超出塵。

從來鐘鼓最為高,莫把他音向外敲;
丹鳳樓前徒畫影,淩英閣上枉名表。
霸王英勇芳安在,曹操雄聲罪怎逃?
莫若癡呆聾啞漢,隨時處事樂逍遙。
想好就能好處去,蓋世無窮皆富翁;
貪生怕死就不死,人人延年都長生。
想好怕死兩件事,攪亂一生不安寧;
前此說下打不平,自心煉出一人名。
意內才起不平念,知覺下手莫消停;
趕盡殺絕無後患,絲毫不除是逆種。
無心之中遇書生,天生奇才多聰明;
聰明反被聰明誤,使才莫要損德行。
反淳還朴是正理,不枉人間走一程;
意馬常擒性自明,金石良言真可聽。

擒住意馬得清靜,靜定自然智慧生;
假若一惡欺一善,旁邊有人打不平。
不平並非他愛打,那是天理教他行;
假若自起不平念,自心不依打不平。
如此上了修行道,常行不息成賢聖;
有等惡人不遵理,橫行霸道把人欺。
有人想著打不平,不知時候未到期;
你要殺他定抵償,拗天行事天不依。
凝心耐著惡盈滿,上天殺他不費力;
世上人多有偏病,非腸肚皮外浮症。
任憑諸藥治不好,想治不用請醫生;
心病還得心藥醫,性發還得性拿性。
一物分成二名色,性即是心心即性;
一支手裏端的香,一支手裏拿的槍。

該當燒香且燒香,該當使槍就是槍;

這話豈不攪亂道,那個聖人留世上。
有人若要深信此,糊塗癡迷最平常;
道親非是等閒親,今生不了輩輩親。
這個迷住那個提,那個迷住這個引;
來去總在人世上,了足才能脫紅塵。
所以出家先訪道,萬里不怯苦累心;
今生結下高人緣,強是積過百萬金。
妄想西天求摩尼,改過從新拿主意;
此等至寶人人有,不遠就在人心裏。
既有此寶何不現,層層欲裏無處覓;
一切私欲都除完,不必西方見摩尼。
鬧裏思靜盼不到 盼到靜裏又思鬧;
反復無常餘不知,只怕裏面有玄妙。
我本是個下品人,專好沾那上人光;
和我一樣無交識,凡我相遇比我強。
古人說是擇好鄰,日久一定成好人;
隨邪總要歸邪道,跟上屍婆跳假神。
經曰人身有真樂,假樂遮掩尋不著;
蓋世假樂都除盡,本心自然現真樂。

生來渾然無洩漏,外物搬弄成不夠;
順去永劫失真道,逆轉回頭還復舊。
修真上士煉金丹,我煉一團蛇蠍毒;
無名邪火照常發,並無人惹常生怒。
世有一等人最正,他正他教人也正;
旁人行偏不合理,生氣奮勇打不平。
常人施財買德行,從來不知除心病;
顏回何曾施過財,他的德行誰不敬?
人人皆知有天理,處事卻把天理避;
違背天理為的何,貪圖富貴要利己。
人人想求不老丹,不遠就在汝心間;
精氣神三寶守住,自然而然超出凡。
有喜有怒有哀樂,四般發動把神耗;
喜怒哀樂能治住,才算把神養活潑。
生來是鬼死是鬼,生生死死總是鬼;
有人能把鬼化過,便是真人無輪回。
做小到處行得去,自大到處著不下;
虛心敬人可學道,滿了就是愚而詐。

关于作者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