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设计的儿童视角

丛智芳

无论是语文教材解读还是学习设计,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儿童的学习,让儿童走向真实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讲学习有三个要件:一是符合学科本质的学习,二是相互倾听的关系,三是冲刺挑战性课题。可是我们深入课堂观察时发现,没有符合学科本质的学习、相互倾听关系的建立和冲刺挑战性课题,都不足以让学习真正走向深度。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强调任务驱动的语文活动,语文素养就是在完成语文任务的过程中养成的。

在深度学习的视域里,走向儿童视角的学习设计改进就显得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学习设计要找到儿童的深度

我们一直对儿童有特别大的误解,大多低估他们的理解程度,所以学习设计者往往自觉降低难度。

以童话教学为例。小学语文二年级童话《雪孩子》,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是:默读童话故事,想想小白兔遇到怎样的危险?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这两个问题有多大的难度呢?难度非常小,答案就在故事中,孩子一读就能找到。这是儿童应有的深度吗?

下课的时候,我采访了学生。我在尝试寻找儿童该有的深度。这篇童话写雪孩子救了小白兔之后,就化成水不见了,谁也不知道小白兔是被雪孩子救出的。我问刚刚学完童话的学生:“雪孩子救了小白兔,谁也没有看见,谁也不知道。大家怎样才能知道是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呢?想想什么可以提示大家想到雪孩子呢?”

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不用提示,他们自然就去默读,到字里行间寻找线索。读了一会,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雪孩子不见了,可以提示大家想到是雪孩子救了小白兔;有的说,雪孩子化成了水,大家也可能想到是雪孩子救了小白兔;有的说,雪孩子穿着衣服戴着帽子,虽然化成了水,衣服和帽子都会留在地上,也会提示大家;还有的注意到了文章特别不起眼的一句话,“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知道雪孩子就在小兔子的家门口,距离小白兔最近,所以最有可能是雪孩子救了小白兔。最了不起的是,有个孩子注意到小动物说的话,“咦,是谁救了小白兔”,可见小动物都不知道谁救的,自然也不是他们救的,那可能就是雪孩子了。

透过这样的问题,孩子才能真正去阅读,真正到字里行间去发现,去推测,去深入理解,阅读才真正发生。这才是儿童该有的深度。

学习设计要契合儿童的心理

以散文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桂花雨》的时候,抓住了母亲的话来设计:“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认为到底哪里的桂花香,结合相关语句说明你的理由。”

这个问题,具体好在哪里呢?显而易见的好处至少有三点:一是源自于文本,母亲的话自然就是一种对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比一比呢?二是无疑处生疑,许多孩子读到这句话是没有疑问的,甚至阅读潜意识和已有经验使他们认同母亲的话,如今追问反而容易挑起阅读兴趣;三是文本全覆盖,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深入到全文,不能放过文本中任何一句话。

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体现了两种冲突。一种是科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冲突。母亲认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桂花在她眼里体现的是审美价值,就像“月是故乡明”一样,有特别的审美价值。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杭州小山上的桂花,作者都用到了一个词“香飘十里”,前后的对照和呼应,仔细阅读,自然分出高下,杭州小山上桂花的香气是超过家乡院子里的: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这是作者根据实际作出的科学判断。冲突就在这里出现了。

一种是人生真相与假象的冲突。作家蒋勋在《人生的真相与假象》中写道:

“小时候我常听到母亲说,台湾的水果难吃死了,西安那个水果多大多甜。等我真正到西安,买了西安的水果,那滋味比台湾的水果差太多了。我的母亲在台湾居住了几十年,但因为乡愁,让她把故乡的水果幻想成不可替代的,最后假象就变成了真相。”

蒋勋的母亲与《桂花雨》中的母亲,其人其事何其相似!她们同样是执着于“假象”,无论是石榴还是桂花,在她们心中已经不仅仅是石榴和桂花了。那是她们情感的寄托。

科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冲突,人生真相与假象的冲突,造成了阅读认知的冲突,调动了孩子阅读的探秘心理。恰恰是这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让孩子忘记了他们在阅读,在学习,从而专注于探秘了。探秘过程中,认知冲突中,一遍又一遍去回顾,去咬文嚼字,去有感情朗读,去倾听,去质疑。

学习设计要走向儿童的立言

以小说教学为例。小说《在柏林》是一篇略读课文。有人对略读课文有误解,以为略读课文读一读就可以了。但略读不是浅读,而是自主读。如何让学生自主阅读走向深度呢?

《在柏林》阅读提示语是这样的:战争会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这个问题让儿童直接去理解和讲述也是非常难的。那么怎样实现儿童真正的理解呢?我们就换一个角度来进行学习设计:“默读小说,注意与小姑娘有关的语句。展开想象,站在她们的视角,用其中一个小姑娘的语气重新讲述这个车厢里的故事,写一个小小说。”

这个任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一是走向“参与性叙述视角”角色体验,以亲历的眼光观察和叙述,期待真实的感情流露。二是让儿童以小姑娘的角度来写,就是从叙述者视角走向参与者视角,走向小姑娘真实的心理:为什么嗤笑、傻笑,为什么沉默?实现对沉默的理解,尝试探索人物的心灵。当然在写作过程中,儿童还会试着还原并丰满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从小说的阅读自然走向小说的写作,反过来促进对小说本身的理解。

学习设计走向立言,会让儿童走向深度阅读,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彼此提升。

学习设计要基于儿童的生活

以古诗教学为例。在语文教材中,距离儿童最远的可能是古诗了。虽然儿童一直在读,一直在背,一直在学习,却也常常在古诗之外学习古诗,教学中仅止于理解诗写了什么景物,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情感,却从未让古诗走向儿童的生活,或者说从儿童的生活走向古诗。古诗学习如何基于儿童的生活进行设计呢?

青年教师赵美情教三年级学生学《过故人庄》,她的学习设计是:“反复、轻声读诗,思考:一次普通做客,是什么让孟浩然印象深刻,念念不忘呢?在字里行间找到尽可能多的依据。自觉与同伴交流,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

在这里,哪里是儿童的生活?做客。儿童都经历过去别人家做客,也经历过别人到自己家做客,这是他们的生活。通过“普通做客”四个字,接通了儿童与古诗,让儿童对古诗的学习饶有兴趣起来。

孩子通过自主深入的阅读,通过合作学习,发表了他们的理解:

有的认为,孟浩然的老朋友对他太好了,招待非常隆重;有的认为,老朋友的村子太美了,有绿树,有青山,非常迷人;有的认为,院子里有打谷场,有菜园,老朋友的小家特别让人难忘;还有的认为,老朋友特别热情好客,这顿酒刚刚喝完,又约下了另外一场酒,重阳节的酒。

他们在交流中自然出现了理解的碰撞。有学生认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应该是孟浩然邀请老朋友到他那里喝酒赏花,他的解释是人家请你要还情的,要礼尚往来的;也有学生认为,是老朋友邀请孟浩然,因为“还来”是再一次来的意思。

透过儿童这样的阅读就还原了这首诗里的生活。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就走向了从来没有走到的深度。甚至他们对这首诗的误解,也走向了我们从来都不知道的地方。

这种学习,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赤峰市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