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一点”“自然一些”“奇绝险峻”……这样的篆刻评论,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我接触篆刻不到1年,纯篆刻小白。平时喜欢写点让人看不懂的文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我在篆刻上遇到的一些各种“傻”问题,或者圈子里“不敢提”的问题一一呈现,大家共同探讨。
近日,我在篆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令我这个篆刻小白不解的疑惑。我惊奇的发现,无论是在浏览相关篆刻群作品点评内容,又或者是阅读篆刻评论性公号文章时,那些篆刻评论都让我一脸懵逼(问号)
这些评论,在我看来,就是拐弯抹角的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能说“鸟语”,绝不说“说人话”。这并不是我对他们的不尊重,只是耿直的我直白的表达了我的疑惑,并将之不是特别形象的比喻化了。
“整个印再浑厚一点”“你要让它更圆润,更自然一些”“这方印特别的好,奇绝、险峻,大气蓬勃”……凡此种种,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知道是因为我接触篆刻的时间太短,还是读书太少的缘故,类似的篆刻评论总是围绕在我的篆刻学习之路上,更令人“惑上加惑”的是,它不仅出现在普通篆刻爱好者的微信点评群中,也出现在各种篆刻评论家、篆刻名家口中。
“也许这只是极个别现象,又或者它只是出现在当代篆刻圈子里。”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思考。但当我又试着在网络上搜素类似的篆刻点评或评论时,我及时的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因为我发现,从古至今,这一“传统”就历来有之
譬如,篆刻大师吴昌硕曾点评王个簃篆刻作品这样说:“弱”“欠古”“欠自然”……还有齐白石,他这样说过:“不似余之皮毛也”“秦汉三昧得之矣”“此印时人不敢为也”“秀劲可爱”……以及号称是“近现代元朱文第一”的陈巨来,他这么点评过学生的作品:“太肥了”“太草率”“少力量”。
曾经,我有幸参加过一位,在江苏、甚至在全国都较有名气的篆刻老师的座谈会,这样的座谈会,按照“传统”,临近结束时,一般都会让参与的朋友提供自己的作品,以供老师点评,一是鼓励与会者来到现场;二是让大家有机会得到篆刻名家的“面授”。相信,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比我更了解。
现场,当篆刻老师拿到印友的作品时,都会思考个十几秒(没有精确计算过),然后接着说类似“整方印还是比较匀称、线条也很不错”或者“章法布局还可以,就是缺少点气势”这样的话语。
有时候我在想,这样的回答是否真的能够帮助提问的印友?又或者,在得到这样的建议之后,那位印友回去之后,能否把那方印刻的更好?这一切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听完这样的点评之后,大家都会鼓掌表示感谢。
当然,我并不是说,篆刻老师的辛苦点评配不上掌声,更不是质疑篆刻老师本身的能力。
只是,依然是那个老问题:类似这样的篆刻评论或建议,印人本身是否能看懂,被接受建议的爱好者是否能够消化?
也许有人会说:“听不懂、理解不到位,那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是你的篆刻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十分赞成这句话的,毕竟,我还是个篆刻小白,我听不懂,不代表别人听不懂;我迷惑,不代表别人也迷惑。
所以,作为一个小白,我未来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很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是两年、五年,甚至是十年,毕竟,篆刻是一项十分难啃的艺术。
但话说回来,对于篆刻评论,作为篆刻小白的我来说,特别赞成一位名家所说的——这位篆刻名家的具体名字记不太清了,就是隐约记得,他的那句话一直停留在记忆里——这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篆刻评论,本来就是非常“私人化”的东西(大意)。
是的,没错(我的女儿经常说这么一句话^_^)。尽管我依然不能理解“整个印再浑厚一点”“你要让它更圆润,更自然一些”“这方印特别的好,奇绝、险峻,大气蓬勃”这种类似话语所表达的意思,但这并不妨碍我赞成那位老师的观点。而且,从心态上来说,当我看到这么一句话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排斥了,甚至有时候还会试着去理解这些不说“人话”的人以及这些看似不是“人话”的话了。
退一步讲,任何艺术,都需要评论,以及批评。只有有了这些内容的存在,圈子里的人,才能取得进步,哪怕仅仅是那么一点,也就足够了。
那么,对于这样的评论,您以为呢?
来源 |图文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