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战略殉于政略

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略上海,淞沪抗战爆发。

事件发生第二天,中日双方就此事开始交涉和谈判。11日,日方代表提出“中方撤退上海保安部队,撤除所有防御工事”,上海市长俞鸿钧秉奉蒋介石之命严辞拒绝。

此役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8个集团军又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兵力总数在60万人以上。日军投入5个师团1个旅团达13万人,鏖战两个月后,日军依靠强大的火力突破中国军队防线。

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军队统帅部,考虑在上海作战比在遥远的北方大平原作战补给方便,避开机动力占优势的日军。且在有外国租借的上海开战,极有可能引起大国势力的干涉,并可能在外国调停下赢得一个光荣的和平,进而挫败日军对华北的野心,这对相对弱小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蒋介石想的是通过外交的手段,通过不断增兵上海,演成大的会战,扩大声势,在国际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上海是个国际都市,而后通过外国的调停来阻止日军,正如蒋介石说的:“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这个以夷制夷的方法有过先例,早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蒋介石用这个方法促成了停战,可这次蒋介石完全错了。

战前,日本当时执行的是参谋本部参谋次长石原莞尔制定的《国防国策大纲》。提出的假想敌顺序是美、苏。

首先对苏联已经放弃了进攻战略,取而代之以“完成了军备的充实和持久战的准备后,首先开始积极工作以尽快迫使苏联放弃进攻远东的图谋”的字眼,就是说在以武力为后盾的情况下与苏联谈判,不与其交恶。

对美国则是“努力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因为石原知道日本和满洲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是缺少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和橡胶。只要不和英美翻脸,石原认为英美会默认“满洲国”的存在,因为有一个日本人控制的满洲,正好为英美消除了共产主义南下的忧虑。

对华战略则是“做好稳固日满和北支(华北),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的基础工作”,反对扩大战争。也就是说:挑动在西北的国共内战,同时建设满洲国,巩固华北,堵住俄国人南下,再向南洋渗透,得到马来亚的橡胶和文莱的石油,同时挤走英国人,争取把手伸到“东印”(荷属殖民地东印度群岛,是如今的印度尼西亚),确保石油供应,这以后再和美国进行“最终战争”。

可见日本在外交上也做足了准备,

70万参战国军伤亡30余万,30万参战日军伤亡则仅有6万余人!毫无疑问,淞沪会战我方是惨败!也确实打的很惨烈,淞沪会战也被称为“淞沪绞肉机”!

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有一个方面让人痛心,

开战的前5天,蒋介石曾3次下达停战命令,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贻误了战机,日本方面由于国内增援未到,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

著名军事家蒋百里曾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指出,以日军的运输能力从日本增援到上海只需要5天。可以说,占据优势的前5日能攻其不备的话,就是黄金5日。可以说给足了日本做好打我们的准备。

古人说:“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淞沪战场前线将士5天之内3次受到停战命令,士气难免受到影响。再加上日军利用坚固工事顽抗,中国军队缺乏攻坚武器,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却没取得多少进展。

当年参战的国军将领以及现在的研究者基本都有一个共识:

淞沪会战应该打,而且必须打,但不应该是后来的那种打法。在会战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受到最高指挥官蒋介石寄希望于西方列强决策思想的影响,以军事从属于外交,最终导致了军事上过早、过重的溃败。

如果排除掉这种干扰,国军在最初的进攻中可能战果更大,而在后续作战中如能适时后撤到国防线的话,国军的损失肯定会更少些,而坚守的时间也会更长些。即便最后依然是败,但不至于兵败如山倒。如果大量有生力量得到保存,而日军的进展没有那么迅速,1938年后的抗战局面必然不至于那么被动。

陈诚后来总结淞沪会战,认为最大的教训乃是“战略殉于政略”,“这次战争战略受政略影响极大,乃是国家的不幸,并不是国家的错误。因为我国本身准备不足,要希望人家援助的关系”。

淞沪会战值得称道的是其战略层面,学界争论比较多的改变日军侵华路线从由北向南到由东向西的战略意图之问题,

单从战后的影响来看,

通过淞沪会战,倾举国之力在上海与日军死磕,一举改变了日军后来进攻的战略方向,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日军的原先计划由东北入关,沿京汉铁路,一路南下,将中国的军队主力消灭在华北平原上;一路沿山西,进攻关中地区,再由关中进攻四川。历史上金国灭北宋、清军灭明朝,都是这些路线。

只是日本没有料到中国会在上海主动发动进攻。淞沪战役到南京城下,面对国府百万精锐,

使日军不得不调整战略布署,将陆军主力部队从本土、朝鲜、台湾派往上海,随着战况的发展,最后从华北调出了部队(从华北抽调2个半师团到上海,使中国在山西获得了充裕的备战时间)。

而中方也不断增兵淞沪,最终多达70万之众,中日主战场由此从华北转向了华东。淞沪战役使日军的兵力无法集中,被迫分兵在南北两线作战,日军速战速决、以侵占华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战略构想无法实现,反而按照中国政府诱其沿长江西进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淞沪会战虽然最后在战术上日本是胜利一方,但从战略上来说日本被拖入泥沼的境地。

日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最后的溃败,也就成为日本无法避免的命运了。

打下武汉之后,日本也可谓是元气大伤。从此双方便陷入了僵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中国才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这些年,有一种很普遍的观点,认为国军当时打淞沪会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华北日军吸引到上海来。从而使日军从北向南的攻击变成从东向西的仰攻,我比较反对过这种观点,从淞沪会战的初期停战情况来看,蒋介石也并没有这个打算,他甚至不想开战,想的更多的是和谈。

从整场战役看下来,淞沪会战没打好的客观前提是中日两国巨大的实力差距,但在战役战术上没打好的原因则恐怕蒋介石的责任要更多些。而蒋介石之所以指挥决策上出现问题,一方面是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确实不太强,但更多的还是建立在其不信任本国人民、军队,而过多将寄希望于列强的基本指导思想上了。

但淞沪会战为国人抗战的开始表现了一种顽强抵抗的坚定决心,赢得了国际声誉,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起到重大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