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是在唐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和明李淳的《大字八十四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因为它系统全面的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使它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初学书法的案头必读之物。现在大家一提起《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一定会想起黄自元。邵瑛版《九十二法》,现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黄自元将首句“宁”改为了“甯”。邵瑛何许人也?二人虽年代不同,但他与黄自元有惊人的相似。同样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任乡试考官... ...而邵瑛这部《九十二法》成书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即正值其高中榜眼之时;而黄自元成书于1884年,二者正好相差100年。只不过黄自元是光绪皇帝钦点的”字圣“,名气大了许多。只是,大家不要以为黄自元剽窃,他在落款的时候已表明”安化黄自元录旧本“。当然,二者内容虽大体相同,但书风有异。邵瑛版相对圆润饱满,而黄自元则更为清瘦有力,更让大众喜欢。故,黄自元在此法推广上贡献极大,但原著者亦功不可没。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如;冠、寇、宅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如:友、及、反、皮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堆叠的字,也要消溶纳实,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末钩应该稍微拖长一点,使之好象带有往下的趋势。如:丁、宇、亭宝盖的钩,要写的象鸟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样就妙;如:官、空、宰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样就好。如:赫、鹧、鬻(yu)从“乱”字中的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包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