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枭:我的老师徐友琪
徐友琪先生是我高一国文老师。在我心中,他就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走向前方。
徐先生,可谓是市一中最典雅的人。徐先生拥有很多书,但他不像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借给别人看。他总是鼓励我们多读“闲书”,每周一的下午第三节课是阅读课,用徐先生的话来说,是品读经典、陶冶情操的最佳时刻。每到那时,他总是会亲自监课,以防有“不法分子”故意捣乱。徐先生在多年经典的陪伴下,已经达到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境界。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我们这些后生也深受其益,纷纷想成为像他那样的“学问家”。
徐先生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章法可循。他虽饱读经书,却不喜欢引经据典,他总是凭着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鲁迅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徐先生讲课时,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从未在课堂上表现出情绪过激的样子。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蒙受“奇耻大辱”,同学们气得不行,他却波澜不惊、不气不恼,反而回过头来劝慰、勉励大家。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我们能从他的话领悟到他对我们的信任与希冀。后来,我们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徐先生特爱讲作文,他常说:写记叙文时,一定要把人物写活,要写出真情实感。起初,同学们大多不以为意,胡编乱造,因而没有一篇令他满意的作品,于是,他认真解释道,写文章时,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只能附着在人物上,不能与人物游离。他还打了个比方,写文章好比煮肉,无论是清蒸、油焖,还是红烧,都离不开肉本身。徐先生跟毛主席一样,酷爱红烧肉,在他看来,一篇好的文章,必是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因此在我眼中,徐先生不光是位作家,也是一位“美食家”。
听徐先生的课,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虽然他上课带有地方口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课堂质量,反而拉近了跟学生的距离。课堂上不时传出同学们爽朗的笑声。他绘声绘色地授课,激起了我们对国文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融入了文学,融入了国文。
徐先生,他是我永远的国文老师。在此,我对他说,遇见您,是我的运气,谢谢您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