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文:和而不同,美好人生(一中学子2019江苏高考作文展台之五)

《国语·郑语》有言曰:“声一无听,物无一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

诚哉斯言,万物皆是不同,协调中自见方寸,有所差异却又互相补充,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私以为,惟有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才能百味纷呈,成就美好人生。

费孝通曾说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字字箴言,而哲人的思考中更具和而不同的智慧。

回首古时。我们泱泱大国,源远流长,多元文化的融合交会丰富了我国的民族底蕴,亦增加了我国的文化魅力。孔夫子捻须悠然叹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帐下弟子吟哦赞颂,颔首赞同。孔子的思想也能在多个方面得到验证。而古时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声韵学,虽然分为许多种,列如重唇轻唇,但在一首曲子中却尽显风情,低沉昂扬或顿挫,婉转缠绵亦蹉跎,余音三日绕梁而不绝。正是把握了先人和而不同的智慧,在不同中共进,在差异中协调,却给人以更加赏心悦目悦人耳目的效果,这的确是和而不同的智慧啊!

回望今朝。1955年万隆会议的成功,我想,一定离不开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的帮助,会议上遭到一些不怀好意的诘难与反对,而周恩来展示亚非国家团结反帝、追求独立发展的决心,前卫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思想,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万隆会议的成功,促进亚非国家文化的交流阻碍了殖民主义的扩散。“求同存异”的思想,其实也是“和而不同”思想的一种体现,传承前人,造福后人。可见这种思想的正确性,它既包容了多元化文化与思想的存在,又发展了对各国共同点的认同感。巧妙的融合是一种智慧,深得人心的双赢。

和而不同,纵穿了整个时代,从古至今。彼时孔子“和而不同”,而今周恩来“求同存异”。同一种思想,同一种智慧,顺应了自然与社会的法则,在不同的年代直至如今依然适用。真理永不磨灭。

未来依旧。我们应适用和而不同的思想,世界的多元化,各种文化的冲击,正需要这种思想存在,不要一昧地全盘接受或拒绝,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希望我们如同黄庭坚的“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霓虹。”,适用和而不同的思想,美好人生,花香遍地。

【简评】本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首先提出“惟有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才能百味纷呈,成就美好人生”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对这一论点进行了诠释,说明了它的由来,进而回顾过往,展望今朝,“多元文化的融合交会丰富了我国的民族底蕴”,这是“的确是和而不同的智慧”、是“深得人心的双赢”。严谨的结构,无疑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让人信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