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开始立遗嘱了,60后却在说“不吉利”:你的遗产留给谁?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1
最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登上了热搜:00后开始立遗嘱了
有一说一,一开始,我和大部分人一样,是从来没想过立遗嘱的事情的。
没想到,这次还是年轻人走在了时代的尖端。
据央视新闻报导,截至去年年底,最年轻的遗嘱人为17岁,90后、00后成了新兴的立遗嘱群体。
而且,和传统的遗嘱内容不同,年轻人的遗嘱,有了更多一层不拘一格的意味。
据统计,90后、00后的遗嘱当中,除了房产、存款之外,还包括支付宝、微信、QQ账户,还有基金、保险单等,看来,“继承我的花呗账号”还真不只是一个梗那么简单。
对于90后、00后们立遗嘱,我觉得其实是一件好事,不管实际效用怎样,起码能有这个想法,用正确的方法管理自己的资产,防患于未然,已经甩开前辈们一条街了。
当然了,年轻人立遗嘱,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财产不多,未来变数太多,日后有可能需要不断修改。
相比于年轻人来说,真正有立遗嘱必要性的,其实就是人过中年、财产基本稳定下来,但精神和身体都还大好的60、70后人群。
但偏偏,这个人群,又是对立遗嘱这件事最为抗拒的,有的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钱,没必要折腾,有的则单纯觉得立遗嘱“不吉利”。
这也导致了,我国全社会立遗嘱比例仅仅是个位数,更导致了很多现实问题,一个人的意外去世,往往就会成为宅斗互撕大剧的开端。
所以,无论你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之前有没有过立遗嘱的想法,都有必要看看这篇文章。
不吹不黑,单纯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提前立遗嘱如此必要?
反之,失去了遗嘱的加持,又会对个人乃至家庭造成什么隐患?
2
在讨论遗嘱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我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所以,电视剧中那种动辄几亿财产、家族成员勾心斗角,甚至不择手段,为了遗产到手,不惜把老爷子给囚禁或毒害了的事情,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不用觉得立遗嘱就是“不吉利”,今晚立完,明天嗝屁。
立遗嘱,和一个人是不是大限将至或者生无可恋,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一种单纯、安全的提前管理资产的方式。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哪怕再平平无奇,基本的资产都还是会有的,最常见又最重要的就是房产,其次就是存款、股票基金、金银首饰等等,平时不觉得是什么大财产,但折合成现金,动辄一百几十万,甚至几百上千万,足以令人眼红,产生纷争了。
立遗嘱,就是保证万一人有个旦夕祸福,你的钱也能到达自己最想给的人的手上,本质和买保险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就是忌讳立遗嘱的人太多了,结果,该来的意外还是会来,但因为没有了遗嘱,家人想继承财产变成了难事。
比如,有很多财产,尤其是股票基金这种,家人其实都是不知道的,继承自然无从谈起;也有一些财产,哪怕家属知道,但因为不知道银行密码、手续繁琐等原因,被卡得死死的,打官司都不一定有用。
更不要说有可能产生的纷争问题了,一家人为了争产,反目成仇的事例比比皆是,而这些,都是本来立遗嘱就能解决的事情,大家都按遗嘱办事,有什么财产、怎么分配,一清二楚,才是最省心且最有利于整个家庭的。
而且,个人建议,立遗嘱,不要等到年纪太大、觉得自己大限将至才做,而是提前一点,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就要做。
一来,立遗嘱是非常严肃且繁琐的程序,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公文格式、官方流程等等实在太多了,有时还要录音录像、来回跑程序,对于年纪太大的人来说,根本折腾不来;
二来,早点立遗嘱,能够防止一些不利变数,比如,人一辈子涉及的财产太多了,立完遗嘱才发现,自己很多年前还有个房契地契、股票基金什么的,是很正常的事,早点立遗嘱,事后起码还来得及修改。
再比如,人年纪越大,就越弱势,也容易被哄骗做出一些糊涂事。
这几年,出现了一些新闻,老人立遗嘱,把财产留给保姆,虽说是老人自己的意愿,但一些蹊跷的细节,也不得不令人提防,是儿女真的太不孝呢,还是某些人存心哄骗老人,从中获利呢?
早点立遗嘱,理性地梳理财产的分配,要比自己在孤立无援、或者极度情绪化的时候做出的决定要好得多。
因此,个人觉得,只要条件允许,就要提前立遗嘱,最佳的时期就是退休之后,财产已经稳定下来了,但思维、身体都还好,有能力应对各种流程;如果还没退休,但已经有了资产,担心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家人就没有着落的,也可以考虑立个遗嘱。
3
可惜,现实就是,到目前来说,有立遗嘱意识的人实在太少了。
不愿意立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立,下意识就觉得,太麻烦,不折腾了,反正人还没死嘛。
其实,立遗嘱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把几个关键的法律问题弄清楚就是了,下面也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就是“财产”的定义,房产、存款、股票这些肯定能算是财产,这就不用多说了,但很多人关心的就是,虚拟的东西算不算财产?比如QQ号、微信号、支付宝以及里面的余额等等。
其实,虚拟财产的问题,是这几年才有的,算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所以,法律在这方面依然是个空白,实际操作中,也甚少会将虚拟账号归为遗产,所以,如果人真的去了,就不要想着把微博账号当作传家宝了。
但庆幸的是,如果虚拟账号里面有钱,比如微信钱包和支付宝的余额等,家属还是可以向平台申请提取,然后注销账户的。
比如说,如果人在生前立了遗嘱,家属就可以用遗嘱和一些必要的证明,去申请提取账户余额。(如果没余额,反而欠债了的,那就算了)
因此,虚拟财产也可以归入遗产的范畴,有立遗嘱意愿的小伙伴,千万别忘了。
其次,就是立遗嘱的手续问题,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对“遗嘱”有点误解,觉得自己交代几句话,再拿出些令人一言难尽的财产证明(我真的见过用日历纸手写的“地契”),就算立好遗嘱了。
立遗嘱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就是去公证处。
遗嘱公证,必须是由本人以及见证人,亲自到公证处,申请遗嘱公证。具体格式、细节就不说了,值得一提的就是,申请人所提供的财产证明,必须是合法且有效的。
比如说,要有效的房产证、土地证,而不是古早年代的手写“协议”;要是股票、基金账号,也要到相关的营业部取得清单和证明;保险单也要有相应的复印件;要是有海外资产,以及港澳地区的股票等等,还要到当地公证处公证,再办领事认证。
要是手头上没有足够的证明,就要事先把证明都补全,才能立遗嘱,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谓是相当重要了。
虽然最新的《民法典》也新增了录像遗嘱、打印遗嘱等形式,但毕竟太新,不被承认的风险比较高。
因此,只要还有精力,就建议首选亲自跑公证处,再不济,也要请律师帮忙立遗嘱,不要自行处理。
4
立遗嘱的人越来越多,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过去,大家生活条件都艰苦,没啥遗产好处理的,流程也简单,说几句话,或者直接传给儿女就是了。
但这些年,生活条件好了,财产也多了,尤其是房子,随便一间老破小祖屋,不知不觉就变成几百万的香饽饽,纷争自然就多起来了。
因此,重视遗嘱,其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也更要意识到,遗嘱,并不是什么值得忌讳的东西,而是能切切实实保护自己财产的东西。
更何况,现代人普遍重视隐私,收入、投资方式也很多样,有一些财产,是家人伴侣都不一定知道的。
不妨发挥一下想象:万一你自己今天发生什么意外,你家人能知道、并且能顺利拿到的遗产,占你自己真实财产的百分之几呢?
反正我想象了一下,感觉还是挺细思极恐的,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跟家人交一交底,或者干脆立个遗嘱吧。
反正无论如何,生老病死,是不可能避免的了,但起码,我们可以做得完善一点,避免更多的麻烦,不是吗?
文 | 毒哥&玉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