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的12种拍摄方法!超实用
仁者爱山,智者好水。
山景,一直是很多风光摄影师喜爱的拍摄题材。山有巍峨,海有广阔。那么我们在平时拍摄山景的时候,应当遵行哪些一些规律呢?今天我们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一些灵感。
侧逆光拍摄日照金山的效果
如果要拍摄日照金山的效果,应该在日出时分进行拍摄。此时,金色的阳光会将雪山顶渲染成金黄色,但阳光没有照射到的地方还是很暗的。
如果按相机内置的测光参数进行拍摄,由于画面中的阴影部分面积较大,相机会将画面拍得比较亮,造成曝光过度,使山头的金色变淡。要拍出金色的效果,就应该根据白加 黑减的曝光补偿原理,减少曝光量,即向负的方向做 0.5~1 级曝光补偿。
如果希望在突出山体轮廓感的同时展现其局部细节,可以选择侧逆光拍摄。此时山体面向相机的一侧几乎处于阴影之中,只有一小部分受光,并形成漂亮的 轮廓光,从而突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山脉和天空同处在一片蓝色之下,十分沉闷, 忽然间大山的一侧被阳光照亮,呈现出金黄的 色泽,画面顿时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侧光增强山的立体感
侧光的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成 90°。在这种光线的照射下,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上会出现明显的阴影,表现在画面中则是亮处、暗处对比明显,因此能够突出拍摄对象的立体感与质感。
如果希望在画面中充分展现出山体的立体感,侧光是最理想的光线。当侧光照在山体上时,会在山体上嶙峋的山石之间产生强烈的明暗反差,不仅可以很好 地表现出山体的立体感,也能够凸显其粗糙的质感。
林立的山峰被大雪覆盖而呈现为一片洁白,在蓝色天空的映衬下,看上去寒气逼人。利用侧光拍摄, 可将雪山的质感、立体感很好地表现出来
逆光突出山的线条感
采用逆光拍摄山脉,由于山的主体隐藏在阴影中而使其体积感变弱,在画面 中只显示出山脉起伏的形体轮廓。拍摄这样的照片时,应对天空中较亮的区域进行测光,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天空的细节,压暗地面景物的亮度,使它更接近于 剪影的效果,在层次丰富的天空衬托下,山体轮廓显得更清晰、鲜明。
在拍摄时应注意选择轮廓线条有特点的山脉或山体的局部进行表现,如果此 时天空中有漂亮的云彩,则能够使画面更丰富、漂亮。
蔚蓝的天空下,山峦错落有致 地矗立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采用逆光拍摄,其轮廓线被表 现得十分清晰,或曲折或流畅, 给人以无限美感
利用柔光制造朦胧的山景画面
山中的云雾较多,光线经过云雾的折射就形成了柔光。利用柔光拍摄山景时, 虽然明暗反差较小,但云雾缭绕下的画面显得比较柔和,看起来就像一幅泼墨画, 很有意境。
充满雾气的画面中,高山没了 以往的坚毅,多了一份轻盈飘 逸的灵气
捕捉山谷独特的光线
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阳光透过云层的某一处缝隙照射到大地上,形成被照射 处较亮,而其他区域均处于较暗阴影中的一种光线。这种光线被称为局域光,其 形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在阳光普照的情况下拍摄山谷,画面影调显得比较平淡,而如果在拍摄时碰到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局域光,则应该抓住这样的时机利用局域光来改善画面的影调。要拍好局域光场景,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在局域光照明下,画面反差比较大,容易形成对比强烈的阴阳面。尤其是在夏季光照比较强烈的条件下拍摄时,应根据画面中实际亮度的影调情况进行 适当的曝光补偿,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曝光。
■ 拍摄光照不均的局域光场景时,应该用点测光模式对受光区域的主体高光部分进行测光,以便在突出表现主体的同时,兼顾阴影的亮度及层次。在确定 曝光参数时,可针对拍摄场景及阴影区域的多个区域进行测定,对获得的曝光参 数进行加权平均后即可确定最终应该采用的曝光参数,从而使各部分的影像获得 较为均衡的曝光。
■ 利用局域光拍摄时,光照区的主体通常能够得到正确的色彩还原,而阴暗部分则可能出现偏色。此时除了选择自动白平衡模式以外,还可以尝试使用阴 影白平衡或日光白平衡模式,从而获得更完美的画面效果。
天空中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直射在绿幽幽的山谷之中,被照亮的部分色彩明快,与天空、流水和周 围山脉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作品看上去大气且不失灵动之美,这和摄影师的独具慧眼以及灵 敏把握时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拍摄以天空为主的山景应减少 曝光补偿
在拍摄山景时经常会将天空纳入画面,特别是当天空中云彩的形状或色彩较 好时,还可让其占据画面的大部分。此时若以天空为测光的依据,应适当减少曝光补偿,这样天空才能完美再现。但这样做可能会使地面的景物因曝光不足而偏暗,因此构图时要选择地面有特点的景物,例如起伏的远山、静静的长河等。
以这些元素的轮廓、线条和影调加以陪衬,可以更好地烘托出天空的纯净质感。为 了使天空显得更蓝,在拍摄时应在镜头前加装偏振镜。
减少曝光补偿后,画面中云彩的层次变得更加细腻,增加曝光补偿拍摄圣洁的雪山
果画面中只有一座孤零 零的雪山难免会显得很单调,没有层次感。所以最好调整拍摄角度,为画面加入一些陪体,比如树木、花草等,使照片内容不那么死板,还能够体现出雪山风光的纵深与层次感。
设置白平衡及色温营造出不一 样的山景气氛
在拍摄风光作品时,不能一味地使用自动白平衡。首先,自动白平衡并不是 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够正确地还原拍摄场景的色彩。例如在拍摄落日时,使用阴天、 阴影或背阴白平衡可得到更热烈的画面效果。
其次,设置白平衡的实质是为相机设置色温,而非常低与非常高的色温都无 法通过设置白平衡得到。例如,在拍摄夜景时,没有一种白平衡能够将色温降低 到 2650K 甚至是 2500K,而有时只有这两种色温才能够将夜晚的天空表现为深 蓝色。
因此,拍摄时要根据希望表现的画面色彩手动调整白平衡及色温。
摄影师利用不同的白平衡设置可以营造出特殊的画面效果,下方就以多幅组图的表现形式直观地 表现了白平衡对画面的影响。例如,使用阴影白平衡可以拍摄出紫色梦幻的画面效果;而使用荧光灯白平衡可以拍摄出蓝色安静的画面效果
利用前景来丰富和美化画面
在拍摄山景时,如果单纯地拍摄山体,那么画面就会令人感觉单调,而如果能在画面中安排合适的前景,不但可以使画面显得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还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气氛。
比如,在野生动物的陪衬下,山脉会显得更加幽静和安 逸,而如果前景处有游人,画面则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此外,利用前景还可以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季节的气息。春天的山峦冰雪已经 融化,树木及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枝芽,显示出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夏天的山峦 被层层树木和小花覆盖,显得美丽多姿;秋天的红叶使山峦显得浪漫和奔放;冬天山上大片的积雪又让人感到寒冷和宁静。
可以说,四季之中,山峦各有不同的 美感,只要寻找合适的前景,就能够充分表现出不同季节山峦的美景。
在拍摄雪山景象时,将碧绿的草地和鲜活的牧牛放在画面前 景处,不仅能丰富画面的构成,还能为画面增添生机
利用大小对比突出山的体量感
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要想拍好山的整体效果, 就要在山的外围或其他山的山顶拍摄,这样才能以更全面的角度观察、拍摄山脉。而只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表现山的雄伟气势及壮观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画面中加入人物、房屋、树木等人们已熟知事物的体量,作为 参照物来衬托山川,从而通过画面中以小衬大的对比,使观众能够准确地体会到 山的体量。
另外,在拍摄时,应注意对比元素的大小及在画面中出现的位置,恰 当的构图也是突出山的体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大小小的山峰散落在广阔的原野中,前景处的雪地上, 游人在享受着雪带给他们的快乐。采用广角镜头俯视拍 摄,可使人在画面中看起来特别渺小,而山峰的体量则被 衬托得尤为宏大
利用云雾为山脉增加灵秀之气
水因山而显得更为灵秀,山也可以因为水的映衬而更显雄奇,这就是陪体的作用。在拍摄山峦的时候,可以借助云、雾等陪体来使山峦看上去更加灵动、 缥缈。
过淡及过于稀薄的云雾,会使光线直射下的山景一览无余,让人感觉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云层过于浓密也不是一件好事,它会使画面失去应有的层次。漂亮的山景照片大都有浓度适中的云雾缭绕,能使观众在画面中充分感受到“山 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
拍摄有云雾衬托的山景照片,在构图时应注意适当留白。在选择光线时可以考虑顺光或前侧光,使画面形成空灵的高调效果,逆光不利于突出云雾的质感。
利用云与山的虚实对比表现空间感
山间云海给人一种神秘、梦幻的感觉,形态优美、色彩绚丽、千姿百态,很好地衬托着山的坚毅。可选择日出或日落时拍摄,此时通过调整白平衡可营造出梦幻的画面效果。在构图时可利用云海与山峦的虚实对比来丰富画面层次,增强空间感,使其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三角形构图表现山体的稳定
三角形被认为是最稳定的形状,能够给人一种稳定、雄伟、持久的感觉。当 三角形正立时,由于这种图形不会倾倒,所以经常用于表现山脉的稳定感。
此外,由于三角形的两边呈现陡峭的上升趋势,因此使用这种构图形式还可 以表现山脉的势差。
采用这种构图形式拍摄山体时,最好通过构图使画面中不止出现 1个三角形, 如果画面中能够出现 3~5 个三角形,就可以使画面看上去内容更丰富,更有层次 感和趣味性,而不会显得单调和重复。
以蓝天白云为背景,并采用三角形构图拍 摄,使山脉看起来有种与白云并肩的感觉, 画面显得十分大气、明净和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