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艺考“玄学”的坑
这两年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我们有时把艺考培训这件事给“神化”了,甚至上升到“玄学”的高度。因此出现了老师语焉不详,学生满头雾水的尴尬场景。
“玄学”,往往意味着飘忽不定、捉摸不透,是非理性的。这么来举例你会更明白什么叫做艺考中的“玄学”:新闻稿件播读里,老师的评语总是“我觉得不好”“你这个没传达出新闻的意思来”“没有新闻感”;文艺稿件朗诵里,老师的反馈总是“你这个不走心”“没有读出味道来”“你再感受感受”;评述后老师总是说道“评述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评的不到位”“说的太泛泛了”;现场报道结束以后老师总是点评“还可以”“现场感不够”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我所理解的艺考玄学,因为这些意见是难以让学生确切理解并转化成能对目前能力进行提升的实际技巧的。
与玄学相对立的,是规律,或者说,是一种可量化的手段。
必须要明确的是,艺考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所参加的艺考培训全部属于超前学习,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是参照本科阶段的专业内容设置培养方案,只不过受制于学习时长,学制被苛刻的缩短到半年、三个月、一个月甚至更短。那么这个时候,对艺考生怎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便成为艺考教师要去思考的问题。
举例来说,播音创作的内外部技巧是播音本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内部技巧,即对象感、情景再现、内在语,即使对于本科生而言,都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因为这三项更多是在做“内功”,是由内而外的改造。对于艺考考场这种分秒之间见高下的特定场景,期望一个刚刚经过几周几个月突击培训的播音主持爱好者能够展现出较好的内部技巧,这是不太切合实际的。
但当然,要肯定的是,“播音美学”是现实存在的,只不过已经上升到“美学”层次的播音研究,显然不是这个阶段的学生们需要去考虑的。毕竟他们的当务之急是针对十多岁高中生的人才选拔考试,而既然是考试,就存在规律性和技巧性。这就意味着,你掌握了一个科目的学习规律和呈现方法,你就能取得高分。这就像我常会和学生们说到的:艺考在本质上和文化课高考备考没有区别,同样有方法有技巧,需要熬夜背和记。但只要你掌握了这些技巧,可以熟练应用了,那么“尽人事,知天命”这一句的前半部分你已经达到了。
艺考不是玄学,它是大量技巧、规律交织成的一个考试体系。还是从例子入手:我把即兴评述整理出来了两百四十道题,这其中有近些年的热点题、传统经典题、考试真题等等,每年做精简、调整,总量基本上保持在两百四十道上下;考官提问则更少,只有区区六十道,因为考官提问有不确定性,并且其中有一部分是和即评是交叉考核的,这六十道已经代表了考官提问的经典题型。加一起,这三百道题,几乎囊括了考生会在艺考中遇到的绝大多数口语表达项目的考试内容,甚至是原题。一方面,学生要刷题,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好在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宝宝们对此并不陌生;另一方面,在刷题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接过老师的思维特点,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评述架构,从初期的全盘复制老师所给与的,到慢慢加入自己的思想,最后完全脱离开老师的辅助,开始自己独立的、充满个性的口语表达。这是成长的规律。
虽然选择了艺考这条路,而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吃苦,他们只是没能找到方法,光有满腔热情,却被“玄学”弄的一头雾水,昏头乱撞。今天这个老师说了一二三,他们去做,明天那个老师说了一二三不对,得做ABC,他们忙不迭的去改,再后一天又来一个某某某把前面所有人的话全盘否定…学生们成了一盘大杂烩,学成了四不像。
从小,我学了十三年画,绘画和播音都是艺术的门类,绘画的玄幻指数好像比播音更甚,可从我的人生经历来看,画画也同样有着明显的技巧性,尤其是在从兴趣型向应试型(美术艺考)的转变期间,如果没有技巧的加入,光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是远远无法在区区两三个小时里完成考试作品的。播音艺考也是这样,只不过对学生们的考核时间更短,只有十数分钟甚至几分钟。也因此,学生们在日常训练就要以不出现识读错误(多字少字错字回读)为稿件训练的基本要求,这是技巧;也因此,学生们才要去刷题(包括指定稿件的大量训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刷题),去比积累而不是临场发挥,这是技巧;也因此,我才会在现场报道教学中直接让学生们去背“公式”,告诉学生们,现场报道里你只要包含了这几个元素你的现场一定是高分没得跑,因为你的考试时间只有两三分钟,你必须要把老师希望看到的、他意料之外的统统展现给他,这就是一道公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一切,源于备考期大量的训练,基于公式的训练。这还是技巧。
相信老王,艺考没有“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