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 | 捞月亮的人
这是『思想周刊』的第203篇文章
“人总是在离开一个地方后开始原谅它。”
——查尔斯·狄更斯
我一直觉得每年的十一月是最吃力的,天气寒霾,工作在巩固那些无谓的忙碌,时间时而变慢时而加速,在里边生活的人很容易眩晕,很容易满足。这一周看了很多文章,也和好朋友常约会,但是壮观的剥离感和内心的乏力仍然来势汹汹,其实人生漫长,你不一定能找到那个陪伴你的人,而且你也不能奢求那个陪伴你的人和你一点都不保持安全距离。很多人需要的是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和解。
原谅别人是容易的,难的是原谅自己。昨天在第五季《奇葩说》再一次听到了“与自己和解”这个词,节目中的核心问题是“如果有一瓶消除烦恼的忘情水,要不要喝?”
正方的观点,要喝。有很多事情,不应该发生,但发生了,阴郁苦难的记忆是足够虐心的,难以忘却,却刺痛内心,长期以往下去,精神的负累是沉重的。反方的观点,不要喝。烦恼消除不完,喝下一瓶忘情水忘记了第一大烦恼,第二烦恼便成为第一烦恼,难道要这样不停地喝吗?哀大莫过于心死,如果还能感受到悲伤,说明你还有力量,从悲伤中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如果喝了,我们可能会忘记所有事,也会忘记所有人,包括一直帮助我们走出来的人。与自己和解,才是真正的走出颓伤。
在人生中,过分的期待和毫无保留的付出是一种扭曲的占有。爱情或是工作中最禁忌过度关注,随着年龄的成长和阅历的累加,让自己各方面取得进步倒是一件乐趣,在等待和蜕变中慢慢才了解自己的内心。稀释那些委屈,放大努力带来的荣耀,原来快乐和颓丧的界线是那般分明。
自己三十岁了,父母年逾花甲,为了婚姻,开始和父母过着相敬如宾的日子,他们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该是结束路演,筹备上市IPO的时候,而我却选择了临时出局,默默努力其他的事情。给彼此留下空间的总是好的,这些宽松的缝隙里,可以塞下我们的上进心和欲望,得到和得不到的,有时候都像计程车的码表,只计里程,不计风景。
我对自己都很难做到了解,时而会早晨六点起床洗衣做饭吸尘浇花,病态的勤快,时而“丧”到对任何事打不起兴趣,只有饥饿告诉自己还活着呢,瞬间找到一首好歌或好电影,又有解冻了一般的信心满满。生活的道路是多么脆弱,稍有不慎便会出很多差池。几个决定和几场遭遇,就能让人完全成为另一个人,拥有另一番感受、梦想和特征。
上周在网上买了一本《艺术博物馆》的书,看着快递员抱着这本二十二斤的书派件,我也顿时不知道买这本书的意义了,打开包装翻到扉页便顿时清醒了,每一页是精美,也是细致到膜拜,我觉得我是在博物馆追展的少年,此时,我觉得独处是有营养的,阅读和独立思考是能够是自己迅速关怀自己,谅解自身的。
最重新拾起了游泳,也报上了执业律师研修班,感觉水下的隔绝与孤僻,抬起头便是嘈杂和混沌,各种泳姿的主人,仿佛等待和自己和解的人,往返复始,再傻的人,也知道,我们的身不由己都是不甘心的浓缩,苦到尽头甘未至,笑一下,还是要说声谢谢。吹干头发,迎着太阳,那些时刻,我觉得和自己和解是有可能的。
昨晚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了一个人看电影的心悟,我这些年比较偏好私人影院,说是影院,其实就是民居公寓里的小房间,一个可以通宵阅遍电影的地方,有一个夏夜,我穿着卫衣和凉拖四处遛弯儿,便投奔了小影院,一口气从晚上九点看到了次日凌晨6点,一共看了四部电影,期间还陪老板一家人打了一圈麻将,早晨走在清冷的街道,感觉状态极佳。毫无睡意,只有热情,那一刻,我觉得一个人酷到全身巴适。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好像是个反面教材。我从来没有成为过父母眼中的定制型骄傲,也没有旁人命运里的顺风顺水,我又脆弱又敏感又爱猜疑,态度悲观,还尤其擅长放弃。我是如此,我的爱也是这样,我好像只有一颗皱巴巴的心,我用了很多年,费了好大的劲去捋平,好让它看起来有那么稍稍值得被爱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也多一些些勇气去爱你。
任何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更有寻求与自己和解的愿望,就像电影《饮食男女》中人物,一面每个人都在分崩离析,一面人人又都在回归。做事跟做菜一样,不能等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再开火。我们固然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热情、体贴、希冀都放在别人身上,但是也不能拒绝与人建立联系,和别人相爱,与恋人思念。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童子,有瓜果,有野兽,有夏虫,足以撑起一生的剧本。身在嘈杂繁华里,喜一人食而贪恋众人举杯,喜独赏明月而中意热闹烟花,情爱、事业、梦、健康、情愫、愿望,太多的定义等待我们去给自己做注脚,和自己相伴,与过去的自己结交,身在都市,面朝心海,永远热泪盈眶,永远保持着幽默感,这大概是最仗义的活法了。
【作者简介】
『悲观是一种远见』
接客很贵的摩羯男一枚
请您斟酌
树洞ID: lonesometown
若转载或复制本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