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宗师李雅轩练拳中说过最多的两句精髓
此乃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徒弟之一,也是武术界中颇具影响力的太极宗师。
他一生专修太极,其太极造诣高深,也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太极文化遗产。
在他教拳中,说过最多的两句话,至今仍被后人视为经典,那么他是谁呢?
此人大名在李雅轩。
据后代回忆,李雅轩的这两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放松放软的去打”,”多想老师打拳的样子”。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两句话呢?
“放松放软的去打”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松都各有不同,以笔者的理解来看,这种松是有弹性的,平日生活中见到的橡皮筋,看似柔软无力,但套在手指之间,就能产生松弹。而柔软正是松弹的最基础的条件,所以人要做到松,必定要先柔,首先在思想上将所有杂念去除,一心一意让其大脑支配肢体动作,接着就是放松身体各大器官,从从头、颈、肩、胸、脊、腹、胯、膝,到踝、足。逐一检查是否松柔灵活,使全身放松到位。
相反,在练拳的过程中,若是思想上会产生些杂念,神经系统不自觉地开始紧张,身体的某些部位也紧张僵硬起来,但自己还不觉察。易紧张的部位因人而异,但以肩、胸、腹、腰、胯、肌肤最不容易放松。思想上注意一些,这些部位就放松些了。
因此在演练拳架的过程中要有意反复几次检查自己不易放松的部位,当然有明师指点,会更快发现那些不易放松的部位,就像自己的缺点自己不易觉察一样。久而久之这些易紧张的部位就逐渐自然放松了。...............
当然用意也不能太过,要无过不及,太过又紧张,反而放不松了。这样日日练拳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检查,日日放松,时时放松,克服紧张情绪,放松自身肢体,在练习太极拳架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 “ 松 ” 的滋味。...............
一些人会认为,李雅轩对于松的认识有误,殊不知会错了李雅轩的意,其软指的是柔软,因为这是太极练习者所必须要基尼的阶段,只有柔软才能走向真松,若练拳之时处于僵硬,并没有柔软之意,还谈得上松吗?
”多想老师打拳的样子”
从字面上,我们以为这是尊师重道的要求,但你认为李雅轩会特别强调习拳者要尊重他这等高调要求?
其实太极和道家渊源很深,李雅轩说的这句话其实是按照道家所说的“观师默相”,学太极拳都有这三个规矩:”守规矩、合规矩、脱规矩”,照搬师傅所教的动作并没有错,这是在帮助习拳者记住拳术架子和拳意,时间一久,自然就能掌握并从中领悟。
心中有师傅练拳的模样,只能自我揣摩自身的不足,产生磁场共振,等到拳架符合拳理自然就可达到“合规矩”,接着自我领悟,形成自己的拳术风格,这便是“脱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