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82年,中国近代史中没有任何一部大型音乐作品如此震撼心灵

冼星海故居

1975年10月下旬,中央乐团对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复排演出轰动了全中国,郭淑珍在“黄河怨”中唱出的切肤之痛,从此也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时隔44年后的2019年,在《黄河大合唱》诞生八十周年之际,年逾九十的郭淑珍在《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延安,带着凄婉迷茫的哀怨和叹息再次唱起“黄河怨”。

92岁的郭淑珍与学生王秀芬共唱“黄河怨”

没有44年前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喊,却仿佛听到那位绝望无助的妇人八十年来依旧在河边向苍天求问,那哀怨声撕扯着每一位聆听者的心,让人无以排遣……八十多年前的那场民族苦难至今依然缠绕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既是那段苦难铭刻的记忆,又是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颂歌,更是民族解放复兴的战斗号角。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黄河大合唱》所蕴含的那不屈的民族精神却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顽强不息的生命之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南门城楼

冼星海从这里走进延安

2020年10月,记者专程来到延安,寻访八十多年前《黄河大合唱》诞生时留下的印记。放下行囊,步行来到延安的南门外广场。修葺一新的南门城楼坐落在延河畔,延河对岸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标——宝塔山。

延安南门外广场群雕

南城门是外埠进入延安城的必经之处,广场上一组奔赴延安的各路精英青铜群像,再现了当年延安朝气蓬勃的盛况:他们仰望着延安南门城楼和延河对岸的宝塔山,怀着投身抗战的信念,即将走进朝思暮想的革命圣城,笑意洋溢在他们旅途疲惫的脸上,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希望……在这些人当中,仿佛看到了躺在担架上一路吟诵出《黄河吟》壮丽诗篇的光未然,仿佛认出了冼星海那急切的身影……1938年11月3日,冼星海就是从这里走进延安。

陕北公学大礼堂

《黄河大合唱》首演地

站在宝塔山顶,蜿蜒的延河对岸就是清凉山,在各种记载中,《黄河大合唱》1939年4月13日首演地——陕北公学大礼堂就在此山中。遗憾的是大礼堂当年遭敌军飞机轰炸,建筑早已不复存在,此后陕北公学几经搬迁,至今无法确定首演的准确地点,让后来到此寻访的人们充满遗憾。

《黄河大合唱》的首演是乌析零指挥的演剧三队在开赴抗日前线之前向延安各界的告别演出。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介绍:“冼星海没有亲自指挥这场演出,就是为了给即将开赴前线的演剧三队培养自己的《黄河大合唱》指挥。”

1939年夏,冼星海与鲁艺合唱团女声部合影

对于这场历史性的首演,现场指挥乌析零的回忆细节更多,描述也更加传神:“那天,是延安盛况空前的音乐会,大礼堂座无虚席,挤满了听众。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和许多党中央领导同志都来了,根据节目的排序,整台音乐会分量最重、最精彩的《黄河大合唱》被放到最后上演。演出由我指挥,光未然朗诵,田冲男声独唱,蒋旨暇女声独唱,史鉴、刘晨暄二重唱,胡丹沸说白,演剧三队的二十多名队员合唱。冼星海还动员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向隅、李焕之、李鹰航、李凌梁、寒光和汪鹏等组成二十多人的乐队,李鹰航担任三弦伴奏,大家尽全力配合演出。尤其精彩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由光未然亲自朗诵。他身披黑色长大氅遮挡了受伤的手臂和拐杖,因而显得更英武潇洒。听众个个全神贯注,心随着朗诵的声调上下起伏,随着诗句走进诗中描写的情景。当合唱“怒吼吧,黄河”的尾音落下的一刹那,全场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如雷鸣般从大礼堂后面涌向前台,观众沸腾了!”

光未然在回忆录中说,延安当时缺乏西洋乐器,为了给《黄河大合唱》写伴奏,冼星海利用当地所能找到的各种乐器,“提琴、二胡、三弦、笛子、军号、大鼓等一齐上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巧妙地互相搭配,创造了中西合璧而富于民族色彩的伴奏音乐。这是一个重大的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39年夏,冼星海指挥鲁艺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

冼妮娜介绍,根据多位当事人回忆,冼星海第一次亲自指挥《黄河大合唱》,是1939年5月6日为欢迎邓宝珊将军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举行的演出上。而《黄河大合唱》被认为最具历史意义的一场,是5天后的5月11日在鲁艺中央党校大礼堂,为庆祝延安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由冼星海指挥鲁艺合唱团百人合唱团和鲁艺乐团,阵容空前强大。为了这场重要演出,冼星海亲自指挥排练鲁艺合唱团和乐队。

当年在乐队中担任打击乐的李焕之,在多年后也为冼妮娜讲述过首演前后的很多细节:“在4月排练期间,因为没有低音乐器,大家就自己动手制作。几位来自广东的同志动手把洋铁桶改造成低音胡琴,这可是一件'新式乐器’,它发出雄浑并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星海就按照当时的乐器条件编写了简谱的伴奏总谱。”冼妮娜还讲到,李焕之的大号瑞士搪瓷茶缸也被冼星海一眼相中,把它编入了《黄河大合唱》乐队的打击乐中。“我父亲让李焕之把大家吃饭用的勺子收集起来放进大茶缸里,让他在《黄河大合唱》开头朗诵完最后一句'那么你听吧’时紧盯着他的手,'我冲你一挥手,你就使劲儿摇晃大茶缸。’演出的时候,李焕之就真的拼命地摇晃大茶缸,密密的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发出像呼啸奔腾的浪涛吼声,这声音配合着合唱队员们'咳哟,划哟’的雄壮歌声,烘托出万马驰骋之势,效果非常好。我爸爸就夸奖他打得好!”李焕之对冼星海在排练《黄河大合唱》时的风貌形容得格外传神,“冼星海身着灰色上衣、短裤,脚蹬草鞋,挥动着有力的双臂,表情激昂,犹如在指挥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一样。”

延安鲁艺乐队的乐器

对于5月11日的这场《黄河大合唱》演出,冼星海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唱完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冼妮娜说,那天,毛主席还特意接见了冼星海,送给他一支派克钢笔和一瓶派克墨水,勉励他:“希望你为人民创作很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延安鲁艺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的桥儿沟,那座有尖顶双塔的天主教堂是鲁艺的舞台更是鲁艺的标志。鲁艺旧址是陕北地区保存比较完整、规模较大的一处建筑群落,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天主教堂后身儿不远处是2020年5月落成的延安文艺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新落成的延安文艺纪念馆收藏了延安时期鲁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与文艺相关的历史文物和文献、影像资料。在《黄河大合唱》专题展线中,有振臂指挥《黄河大合唱》的冼星海雕像和身披大氅激情朗诵的光未然雕像,配合着“保卫黄河”的录音和画面,再现了当年延安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展墙上和展柜中,还能看到当年冼星海指挥合唱队为5月11日鲁艺成立一周年庆典演出排演《黄河大合唱》的照片、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总谱手稿和其他抗日歌曲的手稿、鲁艺音乐系学员胡斌武珍藏的延安时期《黄河大合唱》演出时使用过的定音叉,以及1939年4月12日《黄河大合唱》首演前一天,冼星海与演剧三队、鲁艺乐队合练后的珍贵合影……

《黄河大合唱》总谱

《黄河大合唱》原名《黄河吟》,最初即包含“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八章。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介绍说,光未然第一次将歌词朗诵给冼星海的时候就叫《黄河吟》,直到1939年4月8日才在他的创作笔记中使用了《黄河大合唱》这个名字。1985年8月28日,光未然在发表于纽约《华语快报》第一期的《〈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一文中回忆,他与冼星海曾多次合作创作音乐作品,而《黄河大合唱》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合作。那时光未然在晋西吕梁游击区山沟里坠马受伤,被送到延安边区医院诊治。“3月间,我便打算把1938年、1939年两次渡河以及在黄河边上行军时的一些感受,写一首题为《黄河吟》的长诗,然后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5天后写成,记得是一个晚上,在西北旅社一间宽敞的窑洞里,请来了星海同志,开了个小小的朗诵会。我把歌词念给他和三队同志听……他凝神听完后,嚯地站起来把歌词一把抓在手上,说:'我有把握写好它!’”5天写成歌词,6天完成作曲,光未然和冼星海用热血和激情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成就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不朽传奇。

窑洞中

6天写完全部曲调

冼星海故居土炕及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小炕桌

延安文艺纪念馆的讲解员侯兰婷带着我跨过公路来到东山坡上的窑洞群,探访冼星海故居。拾级而上,迎面一排三间的窑洞是女作家丁玲故居,左边的一排三间独院是冼星海故居,院墙上醒目书写着冼星海“有了民歌的基础,才能有可能根据时代要求创作出新的东西来”的创作理念。

冼星海故居的院墙

侯兰婷介绍,这里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为当地人居住,直到最近几年重新规划纪念园区他们才迁出。

走进冼星海故居,进门的右手窗前是冼星海一家休息的土炕,不大的炕桌就是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地方,左手的墙面上挂着冼星海与夫人钱韵玲、女儿冼妮娜的全家福合影。窑洞深处是根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生活状况和回忆复原冼星海家居的生活陈设,有冼妮娜的童椅、土灶台、简单的厨房厨具……那个年代延安生活艰苦,即便是冼星海这样的大艺术家,他的家也无一例外简朴得跟普通农民的家没有什么区别。

窑洞里最为吸引人的还是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小炕桌和桌上那个传说中的糖罐。根据光未然、李焕之等人的回忆,临窗的小书桌就是这样架在炕上的,冼星海在这张小桌上写出了《黄河大合唱》和许多佳作。冼星海只要一开始写作就不愿休息,偶尔斜躺在小床上抱头沉吟一下,忽地又起来奋笔疾书下去。所以光未然形容冼星海,“他的头脑里仿佛有无尽的乐语的泉源,唰唰地迸流出来,使他经常处在一种兴奋的无法自抑的精神状态中。”小侯指着糖罐介绍说:“冼星海爱吃糖果,当时延安买不到糖果,于是光未然就通过特批买来两斤白糖送给他,冼星海写几句就抓一把送进嘴里。光未然对送糖一事最为得意,因为'转瞬间,糖水便转化为美妙的乐句了’。”

冼星海在窑洞中创作

对于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那6个日夜,冼妮娜说,演剧三队的田冲、乌析零每天早晨都会到冼星海家等待最新篇章的出炉,他俩每次拿到新谱子就飞奔回去,演剧三队就立刻投入排练。“我爸爸为人特别谦虚,一定要征询光未然对每一支曲子的意见,并且'可以随便地改’。其中“黄河颂”连续两天两稿都是撕掉重写,第3天一早又是完全不同的第3稿。”冼妮娜介绍,冼星海在开始创作《黄河大合唱》之前每天都要下农田参加生产劳动,6天写完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调,后面的一个星期,还要每天参加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同时为《黄河大合唱》写完了全部伴奏音乐。人们都特别佩服他无穷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和艺术创造力。

冼星海手写《保卫黄河》简谱

在冼妮娜编写的《黄河大合唱》一书的演出年表中,冼星海在延安亲自指挥《黄河大合唱》共有10次。据黄炜主编的《永远的〈黄河大合唱〉》一书介绍,1940年2月16日欢迎西北摄影团的演出,是冼星海在延安最后一次指挥《黄河大合唱》,由鲁艺合唱队和乐团联合中国女子大学、抗大、陕公、骨干班等单位歌咏队组成500人合唱团,盛况空前。光未然那时已离开延安,没能亲眼目睹这一盛况,在回忆录中他为此倍感遗憾。

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新音乐的代表作,是中国民族音乐传统和西洋作曲技法完美结合创造的典范。其宏大的民族音乐史诗规模和制式,丰富独创的音乐语汇与艺术风格,以强烈的象征意味充分讴歌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危难中的伟大与坚强不屈,至今依然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搏击、奋进,堪称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一如田青所言,“在中国整个近代史中,还没有任何一部其他的大型音乐作品像《黄河大合唱》那样如此震撼国人的心灵,也没有任何一部其他大型音乐作品像《黄河大合唱》一样在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中起过如此重大的作用。”

【链接】

冼妮娜:我的胎教就是《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全家福

离开延安,记者飞到杭州,与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会面。延安窑洞里那个只有不到8个月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是81岁的老人家。“我跟《黄河大合唱》同岁,只不过我比《黄河大合唱》小几个月,当年我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亲正在创作和演出《黄河大合唱》,演剧三队的人和我妈妈就在我家里学唱,可以说,我的胎教就是《黄河大合唱》。”冼妮娜说。

提起在延安冼星海故居里的那张全家福,冼妮娜说这张照片颇有来历:“这是萧三的妻子叶华给我们拍的。那个年代无论是谁都很少拍照,也极少有人有相机,在延安胶片更稀缺。叶华是记者,她有相机。有一天,她来我家说我父亲就要去苏联了,一定要给我们拍一张全家福。我父亲出发去苏联时我才8个月大,照片拍照时还不一定有8个月。”

8个月大的冼妮娜对拍照没有记忆,对于鲁艺的窑洞也没有任何印象了。听母亲说,父亲走后,因为山坡的土路下雨泥泞行动不方便,鲁艺特别安排了留在鲁艺任教的李焕之照顾她们娘儿俩。冼妮娜整天在李焕之的背上出门、回家,后来鲁艺安排她们搬到了平房住。

稍微大一些时,冼妮娜就在延安鲁艺过上了集体生活,在幼儿园跟小朋友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有爸爸妈妈,我就问:'我怎么没有爸爸?’以后我听父亲的学生、同事说冼星海要回来了,他们都很想念他。我就想,我的父亲是这么好的一个人啊!慢慢地,父亲的形象就在我脑海里形成了,我也盼着他赶紧回来。”再后来,“在学校我们经常要唱我父亲写的歌,就会有人对我说:'这是你父亲写的。’还有人问我:'《吹起小喇叭》你会唱吗?’我说:'不会。’他就教我学唱。就是在这种懵懵懂懂中,我对父亲的形象也从模模糊糊变得逐渐清晰完整。”冼妮娜说,虽然从小在鲁艺的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黄河大合唱》的歌声,但真正第一次完整听到《黄河大合唱》已经是1955年了。那是时乐濛指挥《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纪录片。

冼妮娜说:“父亲去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就是抱着拯救危难中的祖国的目的去的,所以他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能够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挫折,才能够回国以后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谱写出来更适合人民需要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心声,这也正是它不受时代的影响,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屈奋进的根源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