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飞针法,大家都应该学一学

导读:广东省中医院自2009年开始,在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杏林寻宝——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广邀有一技之长、掌握特色疗法的名家能人到现场展示交流。此后,每年举办1次,至今已走过10年的征程。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和内治法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药特色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最能体现传统医学体系的一部分,也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一招鲜”,往往来自这些特色疗法。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针药联用,外治内调,内治外调,形成组合拳,在维护健康及其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屡建奇功。今天我们介绍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原发性失眠中的特色手法——岭南陈氏飞针法

“岭南陈氏针法”历经陈氏三代逾百年的发展、传承与创新。第一代创始人是陈宝珊,于1895年在广州西关开设中医馆,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陈氏针法的雏形。

第二代传承人是陈宝珊之子陈锦昌,子承父业,博采众长,诊治病种扩大到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在两广地区声名鹊起,港澳台及周边地区求医者络绎不绝。

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传承祖业,在岭南针灸名家司徒铃教授的指导下,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岭南陈氏针法”。在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华主任医师和第五代传承人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陈全新针灸学术思想及针法体系得到系统继承和推广。

首创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学术思想,遵循“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为原则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使其成为我国岭南针法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岭南陈氏针法”包含了“岭南陈氏飞针法”“ 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岭南陈氏导气手法”,其中独创的“岭南陈氏飞针法”以“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深受欢迎,奠定了我国“无痛针灸技术”的里程碑;“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受明代杨继洲“刺有大小”之启发,将手法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三类,首次对补法和泻法进行量化,分轻、平、重三级,乃针刺手法规范化的重要学术进步。

近年来,该针法体系广泛应用于临床,形成原发性失眠、颈椎病、面瘫、多囊卵巢综合征、特应性皮炎五个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较显著。

原发性失眠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失眠引起显著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不属于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心理障碍疾病的一部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配方

(1)主穴:三阴交(双)、安眠(双)、神门(双)。

(2)配穴

①心脾两虚证,配足三里(双)、内关双。

②阴虚火旺证,配大陵(双)。

③心胆气虚证,配足临泣(双)。

④肝郁化火证,配太冲(双)、太溪双。

⑤痰热内扰证,配丰隆(双)。

⑥瘀扰心神证,配神门(双)、内关(双)。

操作手法

包括岭南陈氏针法的操作、取穴部位、针刺深度和方向、施术手法、量学标准等。

岭南陈氏飞针法

“陈氏飞针”的操作只有经过针法练习后,才能在患者身上操作,具体练习步骤如下:

①徒手练习:主要是锻炼腕、指的配合,上肢肌肉放松,拇指指腹平放在稍弯曲的食、中指指腹前端,当拇指向后拉的同时,食、中指则向前推(这是推动针旋转的动作),腕随着惯性向前后伸展,如鸟展翅飞状。练习至如指及腕动作协调,则可转入第二阶段捻针练习。

②捻针:将针先插在纸垫或结实的棉垫上,刺手的拇、食、中三指如上法将针柄转动,目的是增强指力,使动作协调。这是进针的基本功,必须坚持训炼。

③持针垂直旋转刺入:这是飞针的初级动作。开始时,可选用0.5 寸毫针,针尖距刺入点0.2 ~ 0.3 寸垂直旋转刺入,抵刺入点前加速旋转并放针(如放针过早则刺入力量不足,难以刺透皮肤,放针太慢则形成反弹力或弯针),以后可随熟练程度改用1 寸毫针,垂直旋转刺入主要是锻炼指、腕力的进一步配合及控制刺入点的准确。

④摆动旋转刺入:这是利用腕、指摆动的惯性,增强刺入的力量。操作时,持针斜放在刺入点旁,当手向刺入点移动时,持针指即搓动,针旋转至高速并抵刺入点时,随着刺手向前移动的惯性,用指、腕将针弹刺入穴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杏林绝活》

《杏林绝活——中医药特色疗法操作规范》(一)

本书为广东省中医院10年来开展“杏林寻宝”工作引进与传承的40种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汇编,涵盖了针、砭、灸、药、导引、按摩以及诊法等多个技术门类。该书充分体现我国传统中医学在多个领域内的独特技术内涵,内容丰富多彩、真实可靠,入选技术兼顾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这些特色技术经过了临床实践的验证,编写单位有关同仁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具有较为可观的推广价值。为了便于传播,本书采用了相对统一的编写体例,适配相应的视频内容,适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的读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