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走笔』第103期:陈戈丨致岁月先生的一封信
致岁月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而亲爱的岁月先生:
您好!近安。
咱们犹如牛郎织女一样,每年见一次面,只是节日不同,前者是七夕节,咱们是春节,如今见面54次了,也没有给您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今天也不等什么年节了,将半个世纪憋在肚里的话,凝聚笔端,一吐为快!
岁月先生,其实,我并不是傲视您的存在,早就想给您写封信,但由于童年的贪玩,少年不识愁滋味,青年意气风发,人至中年多事之秋,一直拖至暮年,才给您写这封信,敬请海涵。
家,是神奇的归处,是幸福港湾,是生命的加油站。所以,每到新年来临之际,我们早早做好迎接您到来的仪式:城镇街道边挂起彩灯,萧疏的枝头,一盏盏红灯笼,照亮了您回家的梦,梦的尽头,家中亮着一盏灯。灯光可亲,心境光明,春意盎然。2018年春晚,王菲、那英合唱的那首《岁月》是专门迎接您演唱的,唱出了众多游子思念您的心声。“我为你留着一盏灯,让你心境永远不会近黄昏。”“我心中不会有黄昏,有你在永远像初春的清晨”。一岁将尽,您带给大家一种特有的企盼与欢乐。按大众民俗把年终岁末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让我们顿感一棵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让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于是,您降至人间放帐要帐,像法官一样铁面无私审判各自时间的利用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如此虔诚地迎接您降临,并把您视为心中之神倍加呵护、爱戴。您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白天与黑夜的界限是灯光,而今天与明天的界限还是灯光,每一个明天都是从灯光熄灭时开始的。所以,您馈赠给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一本厚厚的日历,随手一翻,花花绿绿纸页光溜溜的滑过手心,散发着油墨的芳香。刹那间,我内心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一时间我感觉我是时间上的“富翁”。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对时间的利用程度。勤奋的人,获得丰厚的回报,不珍惜时间的人,将一事无成。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岁月先生,古往今来,人们对您贬褒不一,懒惰的人恨您,勤奋的人敬您。应验了一位作家的一句话,“岁月如歌歌如刀,雕刻出不同的人生百态”,请允许我幸运地回顾一下往事:我国庆16周年出生,虽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但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长知识的时候赶上动乱,恢复高考的时候,初中还没毕业,等到参加高考,由于天生营养不良导致两次高考败北。所以,我们不恨您,只恨自己生不逢时。当年更没有什么青春期判逆,有的只是望年兴叹――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真可谓“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有人说,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必打开另一扇窗。八十年代初正值南方战事之时,我怀揣“踏破贺兰山缺”之志,奔赴广西南疆边陲。“带那么本本干什么?”当我胸带大红花准备启程时,送行的人都被我这一举动惊呆了,他们哪里明白我的意思,我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在部队这所熔炉里,百炼成钢。
来到部队,我被火热的军营生活感动,那是学习文化知识比生命还重要的时期。战友们利用点滴时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以弥补“十年浩劫”造成的知识空白。我也不例外,为了量化学习时间,我制定日计划周小结月总结,在战备训练间隙或节假日刻苦学习,特别是晚上熄灯后,钻进被窝里,打着手电悄悄地学习,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衡,以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因为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就这样半年时间,复习完初、高中全部课程。有人说,机遇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后来一个偶然机会,我被调到营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但写多少稿就有多少退稿单。正当我灰心之时,营连首长及战友们给我极大关怀和帮助,送书籍送温暖,特别是营教导员吕龙彪亲自修改稿件,很快电台有声,报刊上有名,成为军内外“小记者”。转业地方后,更是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两部散文集,加入省作协。如今虽年近花甲,但不忘初心,正如叶帅所言“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有人说,保存葡萄的最好方式是变为酒,而保存时间最好的方式则是写日记。在某种意义上说,日历就是日记,它是生命的忠实见证者和记录者。我每撕一张日历,就感觉扯掉一页生命码,所以,每撕一页日历,必写上一则日记,我把每天所见、所闻及喜怒哀乐记录在案。如今写日记已经34年了,共有40多本日记。“老骥伏励,志在千里”,始终保持军人退伍不褪色,永葆革命青春的精神,谱写更加壮丽人生之歌。
夜已至深,情长纸短,就此搁笔。
祝晚安!
追随您半个多世纪的朋友:陈戈
2018年8月8日
陈戈
陈戈
原名陈玉洲,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大专文化,河北博野县人。1983年10月入伍,在广西边防法卡山战斗中担任战地记者,因战地报道突出,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河北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两部,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