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于成龙初仕之地,一个汉族女人与650年仫佬族古村的不解情缘

“勤劳智慧的仫佬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文化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把仫佬族古村的根留住,我倾家荡产都在所不惜!”说这话的女人曹莹璐并非仫佬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族。她祖籍武汉,出生在河池市的金城江。上世纪60年代,她的父亲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来到金城江。从小与少数民族为邻的曹莹璐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生一直就有浓厚的兴趣。6年前,她放弃自己的生意,带着500万来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石围屯。千金散尽后,渐渐融入这个仫佬族大家庭。

罗城,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九万大山南麓,绵绵群山中,古老的仫佬族文化在这里延续。1983年,罗城被确立为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全县仫佬族人口13.4万,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60%以上。罗城是家喻户晓的歌仙刘三姐的出生地,也是被康熙皇帝亲笔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初仕之地。罗城县的双合古道上,至今伫立着一块“于公旧治”的石刻。清顺治十八年,44岁的于成龙就任罗城知县,此时的罗城在经历了20多年的战乱后,城内只有六户居民,三间县衙也是断壁残垣,杂草丛生。于成龙只能寄居于关帝庙中。于成龙一生为官23年,始终秉持“此生绝不以温饱为志,勿昧天理良心”的信念。他在罗城任职的7年间,政绩突出,罗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2年,石围屯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列为“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试点村。恰好那一年,曹莹璐作为维修水渠的负责人也来到石围屯,她至今还记得当时屯子里破败的景象:古屋年久失修,砖松、木烂、瓦掉……70多幢极具意义的古民居成了仫佬人的负担,也成了村子里最破旧的房子。如果不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石围古村就会与千万个已经消失的村落一样踪影难觅。靠什么留住你,我的乡愁?就是从那时起,曹莹璐与地方政府开始一道对石围屯古村落、古民居进行修复保护。建起仿古仫佬族门楼,修复青石古巷道,创办仫佬族民俗博物馆,编排仫佬族风情舞……2014年,石围屯被国家民委列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此,这个古老的仫佬古村醒了!活了!火了!

提起石围屯650年历史和民俗风情,曹莹璐如数家珍。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娄苗”、“木娄”等。明、清以后,相继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称见于史册。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仫佬族服饰极具特点,女子的上衣很短,仅及腰,袖背上全部绣上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筒裙,脚上穿的是钩尖鞋。男子多穿对襟衣,年轻男子常戴瓜皮碗帽,男女均以长帕包头。青蓝色是仫佬族服饰颜色的象征,是仫佬人最喜欢的一种服饰颜色,很多年老的妇女腰上都会束青色的围裙,朴素而雅观。他们家家户户都会自织、自染这种青蓝色土布,工艺制作别致,织出的布色泽鲜亮,既美观又耐用。

“石围”意指石头围墙。在石围屯后保留着一条长70多米、用三合土拌浆砌筑的石墙,墙中设有枪眼和哨口,是罗城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防御墙。据银氏族谱和永安功德碑记载,石围屯始祖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居到此,现居130多户人家,均为银姓仫佬族。石围古村现存古屋48座,其中一座古屋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他多数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古屋多为青石作门框、门墩、用雕花木窗或古白陶土制作的花窗装饰,古典雅致精美异常。如村头银星月户,古屋建于清代,其大门、房门、庭院石板均有雕刻的花鸟动物,栩栩如生,大门顶梁满格雕“凤穿牡丹”,老人房间花窗雕“富贵花开”,儿子媳妇房间花窗雕“麒麟送子”,庭院石板雕“四方来财,人丁兴旺”等,寓意深刻,表达了仫佬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仫佬族在选择村落环境时,既要依山傍水,又要林木环绕,以负阴抱阳的原则来确定朝向,村后一定会有一片风水林,就图腾崇拜来说,是用以保佑族人,但就生态环境来说,这是仫佬族追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反映。仫佬族讲究卫生,习惯人畜分居,因而室内比较整洁。猪圈、牛栏、鸡鸭笼,都设在隔天井与正屋分开的门楼下,楼上贮存各种饲料。厕所、灰粪房多建于巷尾或屯外。院内院外,室内室外,每天打扫,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仫佬族的立体居住形式,完整地体现了农耕经济所需的生活空间,从耕作家具的存放到耕牛的饲养,从对粮食的加工和保管,到人们每天的活动空间吃、穿、住等等,复合式经济结构特有的小而全的经济模式在仫佬族个体家庭中极其实用。

“抬头望见香火堂,低头看见地煤炉。仫佬族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仫佬族很早就有了保暖和炊火兼用技术,明代田汝成《炎徼纪文》中记载“木佬其俗——掘地为炉。”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地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首先在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里挖个坑,在坑内用砖砌好炉子,炉子旁边安放一只大水坛,除了炉门和坛口外,其他地方都用泥填平。这样,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也总有热水,不仅随时可以架锅做饭,冬天象土暖气设备一样,使堂屋显得舒适温暖。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屋里的粮食和衣物等都不致发霉。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围着地炉吃“火锅”,热闹和谐。因为仫佬山乡盛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非常普遍。

仫佬族人常年以稀饭为主食,又因好酸,家家备有酸坛和捣酸菜的陶钵子,用在钵边刮酸菜的筷条常常被磨刮得尖尖的,当地文人墨客便戏谑罗城有三尖:山尖、筷子尖、笔头尖。这笔头尖自然是指这里的人文化程度高,秀才多。重教是仫佬人的传统,仫佬人的香案上常写着这样的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早在明清时代,仫佬族的书院和私塾便很发达。明洪武二年,这里大办塾馆,私塾逐渐遍及圩镇及较大的乡村。清朝乾隆四十年复建凤岗书院。据记载,明清两代,仫佬族地区科举及第和选贡入仕者达249人。今天,在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该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仅次于朝鲜族。仫佬族主要文化教育还体现在生儿育女风俗上,产妇无论生男生女,就在临盆水里投放一支笔,意在祝愿孩子将来聪明伶俐,读书超人,做出好文章。

“要保护、抢救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资源转化为收益,让群众有获得感,才能自发地延续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听着曹莹璐的述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敬佩仫佬族世世代代的人们对自己本族文化基因和历史血脉的珍视与保护。对这里的喀斯特地貌更是敬畏有加,无数难以逾越的山川,在客观上成了这里原生态文化的天然保护屏障。正是有众多的仫佬族同胞和曹莹璐这样的人与自然的合力,共同保护和传承着这里古老民族的古老文化基因,为我们留下了穿越时空、古老而沧桑的历史之美。“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能让人记住乡愁又体验到归属感,这便是石围古村迷人的地方。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