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出”二字上为脚趾,杨各庄、张各庄的“各”本为“家”字

'各'字的原始意义为'到来'

'各'字现在多用为指示代词或副词,其义为不同的个体、每个及各自之意。其实'各'的原始意义为'到来'。如:

商末帝辛时器《宰椃角》铭文:'王在东门,夕,王各。'西周《师艅簋》铭文:'王各大室。'

这两处铭文中的'各'均为'到来'之意。甲骨文金文中的'各'均为本义。再如:

《人》2941:'贞:王其各叀辛,王弗每(悔)?'(贞问:王在辛日来,王不会有灾祸吧?悔,悔吝义,即指灾祸)'

关于'各'字原始义的荒谬猜测

有学者认为:'各'字形如脚趾踏于独轮车上。'口'为'〇'(轮子)的讹变,因为甲骨用刀刻写不便刻成圆形,所以才讹变刻写成似'口'之行。独轮车是无辐的椎轮,古代社会只有独轮车而没有两轮大车。该学者还认为:'客'字,是乘坐独轮车到别人家作客的形象描述。 路、络是独轮车行走于路上。

独轮车

此说实在不敢苟同,原因有三:第一,甲骨文虽刻写不便,但是'车'字、'雷'字等字形圆形轮子仍清晰可见,并未刻写为似方形的'口'字。'车''雷'二字字形如下:

由此可证,甲骨文刻写之时仍可以刻写圆形笔画,'口'不是讹写。

第二,乘坐独轮车去作客,不但费力,而且让人觉得不可理解。独轮车多是载货之用,只是偶尔载人,把坐独轮车去别人家作客看作常态,实在是牵强。另外,从字形上看,上为脚趾,下为一轮,若是人和独轮车的减省,那减省部件也确实太多。况且,远古时代走亲访友亦当以徒步为主,能坐上自制的独轮车那是比较晚的事儿了。

汉语中带'走之'的字,常常与道路或者交通相关,比如古'遴'字指称行路艰难,金文中的'走'字,以'人'代替'足',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人徒步行走的形态。可见,古时还是以徒步为主。

第三,这独轮车出现之前,'各'字已经造出上千年了。根据汉代画像和一些文字记载,独轮车的发明应该在西汉晚年,当时或称之为'鹿车''辘轳车'。(参2)在四川成都一带发现年代为118年的墓中壁画,其中就有推着独轮车的人。这种独轮车在远古时期基本可以断定是不存在的,当时人们还是以容易保持平衡的双轮车为交通或战争工具,“车”字的甲骨文形体也是最好的佐证。

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各':各,异辞也。从口,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许慎亦从字形释义,认为'夂'的意思行走和停止,也就是说有人使之行走,又有人使之停止,谁也不听谁的,以此表示不同个体的言辞。许慎之说显然不是'各'之本意,而是后来的引申之意。

'各'字的形义关联分析

以上关于'各'的原始义渊源的猜测并不可信,我们可以借助字形比对来加以分析,甲骨文金文字形是分析字义的最为可靠证据。我们先看一下'各'字的甲骨与金文字形:

从字形可见,'各'字由两部分构成,上为'夂',为倒的脚趾,正像对面走来的人的脚趾之形;下为'口'字,此'口'当为古人穴居之时的房屋,或为当时的地窖,远古之时穴居生活是比较普遍的。'各'字字形及造字示意图如下:

参2

为了进一步说明'各'由脚趾和穴居房屋或者其他房屋的出口构成,我们将'各'与'出'二字字形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各'之本义。见下图'各'与'出'字形对比。

由上图可见,'各'脚趾向下即向内,寓'到'之意;'出'字则脚趾方向向外,为脚在门口向外走的形象,离开地穴。'各'与'出'在造字之时互为参照。若也按照上述'乘坐独轮车'的说法来解释'出',显然是行不通的。

与'各'同源的'客'字以及对村庄名称中'各'字的解释

'客'与'各'同源,'客'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从字形可见,'客'字为会意兼形声字。字形从宀,从各,上图甲骨文'客'字又增添了从跪坐之人,以表示人从外面来到了房屋里,并且已经被招待坐下。宀为房子,'各'为到来之意,几部分相合以'从外面来的人'会'宾客'之意。

说到'各'字,我们顺便说一下'各'字在村庄名称中的含义。在北方不少村庄的名称带有'各'字,比如'杨各庄'、'张各庄'、'留各庄'“王各庄”,为什么这些村庄都有一个'各'呢?无论按照'各'字的哪个意义都很难说得通。

其实,从语音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北方的村庄不光有'X各庄'的说法,还有'X哥庄''X戈庄'的叫法,这三者皆源于'X家庄'。也就是说,'各'只是记录'家'的发音的,现在看来'家'与'各'读音相差很远,但是在中古时期'家'的读音并不是jia,而是经历了从ga到gia再到jia的发展历程。汉语的语音系统最初与现在差距很大,j、q、x在之前是不存在的,'家'在中古时期的声母是g,读作ga,方言中目前仍存在此音,比如广东话、客家话、台南话、粤语、福州话、及部分安徽方言等。(参3)其实,j读作g的情况我们并不陌生,之前韩国比较有名的《江南style》,其中'江'的发音就是gang,保留了中国的中古音。见'各''家'中古音图示:

参4

参4

因此,第二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X家庄'中的'家'保留了古音ga的读法,由于'家'在村庄名称中常常读为轻声,所以听起来便于今天'家'的读音较远,而与'各'的读音反而更近,因此便有了北方普遍存在的“某各庄”。如下的县志记载也验证了这一说法。

见于昌黎县志

从语音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古音'家'与'各'音近,且方言中保留了这一读音,很具有说服力。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肯定'某各庄''某哥庄''某戈庄'三者应该都是来自'某家庄'。

总 结

'各'字为会意字,与'出'字相对而造。“各”上为倒脚趾之形,下为远古之人居住的类似地窖的房屋,两部分相合而会'到来'之意。'客'与'各'同源,多数甲骨文金文由'宀'和'各'相合构成,以'从外面来的人'会'宾客'之意。我国北方含有'各'的村庄名称,如杨各庄、张各庄、陈各庄等,最初“各”当为“家”,因为“家”古音为ga,与“各”音近,就写成了“各”,也有写为“某哥庄”或“某戈庄”的。


参考文献:

1.王维主编,《交通工具伴我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2.唐译编著,《图解说文解字》,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4年6月。

3.参见《百科知识》,1986年,第2期。

4.原图见于国学大师网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