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蛙声十里出山泉”看懂全息、全观与全程

文/郝宇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啄二少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乱的。”

看到这句话,大脑自然会因久而久之培养的语感,自动、迅速地为我们处理并加以整合。无疑,这种思维定势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使纷杂事务得以高效处理。

然而,这种思维在助益我们的同时,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我们的思维呢?

如上所示,你会为这幅图取何名呢?或者说,你会想到什么?

你或许会想到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或许会感到凄清幽冷;或许会感慨“一线天”之景;你或许会为之取名为山幽、孤崖。按思维范式,想到此处已足矣。

这实则是齐白石先生的代表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一出,已是精妙,再加“十里”,更添意境。

“蛙声十里出山泉”一出,时空之感具备,在清幽山水外,更多几分历时性与发展性。从这幅图中,我们便能领会思维定势的禁锢和“三全”思维的精要。

何为“三全”思维?即“全息”、“全观”、“全程”。

换句话说,这番对比便是实体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的碰撞。要阐释三全思维即生成性思维,便先要了解思维定势即实体性思维。

一、实体性思维体察外物的特点是什么?

1、静止性。

2、共时性。

3、闭环性。

1.静止性

用实体性思维体察外物,往往将外物视为无生命的、静止的对象。观照的只是对象本身。“万物皆备于我。”“我”便是衡量一切的主体,而外物,不过是冷冰冰、静止的对象罢了,仅供“我”观察、分析,外物本身不具备自主意识。

比如看到上图,我们感受到的凄清幽冷、高山孤崖、流水潺潺,无疑不是从“万物皆备于我”的角度去体察。因此,蝌蚪这样的生命体便会被忽视。蝌蚪与高山流水一同被视为与人无交互关系的、冰冷的视觉图案,而非被当做真正的有机体。以这种方法体察到的万物无一丝鲜活之气,思维也会随之僵化。

2.共时性

实体性思维中游离于时间因素外,只有横向的、瞬时的、当下的发展,并无延续性发展,更不存在过去与未来。时间的断裂使实体性思维陷入当下的泥淖中,既难以总结以往经验,也无法预见未来。观照对象只是瞬时存在的个体,本身不具有任何延展性。

“蛙声十里出山泉,蝌斗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老舍这样评价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无蛙至有蛙,此时,画作便被赋予未来感,时空的延展性得以呈现,直接从二维空间跨越到四维空间,实现质的升华。而以物观物、所见即所得,正是实体性思维体察外物的共时性弊端。

3.闭环性

“万物皆备于我。”主体是自我,并无他者存在。既无他者介入,观察主体便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游离于外物,进而形成孤立于对象的状态、形成空间的闭环。

主体与对象、与空间之间无任何内在联系,因此,主体在体察外物之时,看到的对象都是被割裂的。观察部分自有观察部分的益处,但部分相加,并非等同整体。我们在看《蛙声十里出山泉》时,便无法用系统的、整体的视角去体察,更不用说对系统进行优化组合、重新部署。

由此,我们便可推演出生成性思维体察外物的特点:

1、动态性即全息。

2、历时性即全程。

3、关联性即全观。

二、我们如何培养生成性思维呢?

1.把握体察对象的动态性,即“全息”

在生成性思维中,体察的对象是有机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青山与我的交互此时便属于平等的双向互动。以这种态度去体察外物,得到的信息便不仅局限在定势思维的“万物皆备于我”中。

通过这种全息视角,便可逐渐延展思维,拆掉思维中的墙。世界正是对随着你的动态性而变得丰富。这并非是世界变得主观化,而是在赋予生命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2.注重体察对象的历时性,即“全程”

以全程思维来考量外物,无限性、可能性、潜在性得以呈现,因此,思维不再局限于无与有、必然与绝不,而是充满流动性。

现下,思维不再是断裂在时间链条上的一环,而是从古至今、通向未来的全程思维。可能性在思维中迸发,经验在对过去的回首中被总结,未来的多元性在对以后的展望中被期许。个人经验不被漠视、个人未来得以存在,由此,对对象的体察也转变为链条式的探知。以全程为基础的生成性思维使我们了解事物的多元性,不仅生发出对现下的感悟,更能了解事物历史、展望事物未来。

3.整合体察对象的关联性,即“全观”

在全观思维中,他者介入其中,宇宙被视为一个整体。任何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本质取决于自身所处的环境。我们对事物认识得越全面,就越接近对象的本质。将对象作为整体来体察、对系统加以整合优化,进而在关联性中把握事物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并非孤立的个体,都是关系链条中的一环,与团队、其他个体乃至客观对象,都有丝丝缕缕的联系。因此,以平等的态度对自己观照的对象交互,便可以把握更全面的信息,突破固定视角,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以史为鉴,可以观古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都强调了日常生活中对全程性的把握,只有将过去、现在、未来贯通,我们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在未来目标的指引下坚定地做好当下。同样,他者介入其中,我们才得以与结合周围的环境,更好地整合纷杂的琐事。当然,“全息”、“全程”、“全观”并非孤立的个体,整合三全思维去体察外物,便往往能像“蛙声十里出山泉”那样画龙点睛。

在“全息”、“全程”、“全观”的视角下,把握生成性思维体察对象的动态性、注重体察对象的历时性、整合体察对象的关联性,自然帮助我们冲破定势思维的桎梏,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