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南员外》连载(29-30) || 作者 刘军
廿九
南家辈辈五只虎
文武全习传美誉
南员外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请了当地有名的大儒当教书先生和地方上的武林高手作武术先生。每天凌晨,武术师傅带弟子们闻鸡起舞,练武一个半时辰:苦练基本功,如背石头上山,两臂伸直到银泉取水,走梅花桩,击剑射箭舞棍抡刀等之后,转为文先生领读孔孟之书。
在习武课上,一次,武术先生教罢课问弟子:“我们练武主要是健体,其次是护身保家,再次是除暴安良,请问:当对方向你动手时,你应如何治服对方?请大家下去完成这一作业。”
放学后,南小虎上街打酱油,冷不丁被一武林高手从后面把他击落在地。一般情况下,习武之人碰到这种不讲义气的突然袭击,会缓过神来,看清对方,拳头捏得“咯咯”响,准备决斗。可这时,对方又笑呵呵地迎了上来,两手扶起南小虎,小虎看到这种情况,心中的怒气也就渐渐消失了。对方说:“传闻南家五虎高不可攀,个个很厉害!没有机会认识你们,的确是不打不相识,今天总算相逢了。”说罢双手搀扶起小虎并牵着他的手进了酒店,二人开怀畅饮,志趣相投,无话不说。
小虎回来后,对师傅说,今天您留下的作业弟子悟到了。师傅道:“说来我听!”小虎笑兮兮地走到师傅跟前,握住师傅的双手,把街上遇到的事说了一遍。师傅听了,高兴地道:“和对手相逢,不是打倒对手,而是扶起对手,把对手拿到自己一面,成为自己人,不结怨而结友,这才是高明的习武之道。这个作业,你悟对了,真棒。”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之谓也。
三十
先生教书又传法
时刻潜移在默化
老夫子主要给南家后生授的是圣贤书,习的是周公道,讲的是仁义礼智信,做的是温良恭俭让……
老先生一次领学生读《三字经》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惯,读书籍。”读后,先生讲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苏洵字老泉,他廿七岁,开始发愤读书,它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教育家。
苏洵小时候和苏轼苏辙一样都很贪玩,他廿七岁时突然醒悟,就惜时如金,发愤苦读。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和自己儿时一样贪玩,没有采取棍棒式教育,而是躲在轼、辙玩耍能够看见的角落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有时捧腹大笑,有时掩面而泣……当轼、辙围过来时,他顾意把书“藏”起来,哥俩感到很好奇,看他偷偷摸摸地要做啥?这时,苏洵假装慌慌张张,但嘴里不住地说“没事,没事!”你们玩去吧!苏洵这样越说,哥俩越怀疑,越想看个究竟!这样的事一连发生了好多次,这更加激起了哥俩的好奇心,他俩商量一定要弄清探明父亲倒底在干啥?于是,某日趁父亲不注意,哥俩突然出现在面前。父亲来不及躲避,让哥俩逮了个正着。他俩弄清楚了,父亲手里捧着书看,他俩兴奋地说:“原来父亲在念书呢!”谜团随解,但哥俩更奇怪了:父亲为何躲着看书,难道书中有秘密?好奇心驱使哥俩来到父亲书案,把父亲读过的书,一本接着一本去看,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哥俩,欲罢不能。从此苏轼、苏辙兄弟谜上了书。
苏洵看到儿子谜上了书,喜不自胜。后来他们成了“词门三客”,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他们父子就占了三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