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 四虎买娇妻
时光悠悠,岁月匆匆。转眼我就快奔五零了。回想起我在大同生活的那几年,经历了很多的人和事,跟你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当时矿上有一家当地的婆媳打架,婆婆岁数大了没占到便宜,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边哭边骂:“等我儿子下班回来让他打死你”。围观的人们逗她:“打死她你儿子得打光棍了”。“打死再娶,娶不上个当地的,还娶不上个内蒙的,再不行就买个四川侉子。”其实这位婆婆道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大多数山西人仗着自已家门口有煤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优越感,比外地人高人一等。这和现在的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的感觉是一样的。我这也不是批评别人,就是分析这个道理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话说那会儿山西也有家穷的,哥弟兄多的,岁数大的,娶不上媳妇的。花上几干块钱,买个侉侉,也凑合着是家人家,能给传宗接代。不过买侉子也是有风险的,说不定那时看不好就跑了,弄得人财两空。那会儿法律可能还没健全,花钱买媳妇也挺正常,也没有人会去管那事儿。
人们也不懂得那是犯法的。
话说我们矿上的四狗刚买回个侉侉,她也就是个二十五、六岁,皮肤白皙,浓眉大眼,樱桃小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四虎的老家是咱们商都西井孑的,当年四十来岁,个子不高,头还秃顶,反正长得不咋好看,咋看俩人也不班配。矿上的男人们即羡慕又嫉妒呀,四虎娶了个那么好看的媳妇。那些光棍人没事干老上人家家串家为了看人家两眼。人们背后议论,这媳妇肯定过不长,迟早也是个跑路,四虎白花钱。我们几个岁数差不多的老在一起玩,慢慢地熟悉了,四狗媳妇就给我们讲起来她的故事,她边讲边哭,我们也跟着掉眼泪。原来她生在贵州十分贫穷的边远山区,十七、八岁就嫁给了邻村的小伙子,比她大三岁,小伙长得也不错。婚后生了俩个女儿,他老公变得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家里也不管,地里活也不干,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她早想跟他离婚了,可人家死活也不答应,也就凑合地过着。
她告诉我们,她们见过最有钱的大队书记,有天出来穿了一双皮鞋,全村人都来观看,羡慕得要死。当时村里人都穿的家做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有一天,村里来了几个招工的,说是到纺织厂上班,一个月挣七,八百块钱,还管吃管住。说得天花乱缀,只收女工。当时她老公不在家,于是她把俩个女儿交给爷爷奶奶,简单地收拾点儿行李,拿走了家里仅有的十几块钱和村里面四五个姐妹跟着这几个人走了。等到了车站一看,一共招了二,三十个女工。大家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她们无比激动和兴奋。在火车上那几个人给她们买了好多好吃的,她们非常开心满意。她们那儿太穷了,好不容易逮到了次改变命远的机会,她们坐了好几天火车才来到了大同,找了旅馆住下了,这帮人才露出了真面目,就直接挑明了给她们找对象。有几个胆大的姑娘说不愿意,让人家拿皮带就是一顿了狠抽,还用刀子在脸上比划着给她们毁容,大家都屈服了。就象任人宰割的小鸡,只能听从人家的摆布了。然后就安排一组带几个女孩出去分销。她还笑着说数她卖得价钱高了,六千多。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才卖了四千多。那会儿一个下煤窑的骡子还三,四干呢。他们这帮可恶的人贩子把她们当牲口卖了。
可是后来没有随了大伙的心愿,人家硬是过住了,还给四虎生了个可爱的小男孩。我还记得小名叫猫溜孑,我也搞不懂啥意思。大概就象咱叫亲个儿道理是一样的。你知道四虎是咋对待媳妇的吗?家里有好吃的紧着人家吃。比如炖一只肉鸡,四虎一口肉也不舍得吃,就喝点儿鸡汤。挣上钱全部上交媳妇,一分也不留。媳妇买衣服了,买吃的了,随便花。俩口子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后来我们搬走了,听说四虎媳妇回老家跟男人离了婚,把俩个女儿也接过来了,死心塌地跟四虎生活在一起。
愿善良的人都有好报,愿他们一家人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