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史:01.先驱者

这回我们开讲一个新的系列,我们来讲讲航天史,讲讲人类是如何征服太空的。提起航天呢,我们就不得不想到火箭。金政委常说,航天科技是“送人上天的”,航天科工是“送人上西天的”。我家呢,就出身于航天科工,我老爸就是搞反舰导弹的。不管是导弹也好,火箭也罢,其实都是类似的,都离不开发动机,特别是离不开火箭发动机。
要说起来,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是很自豪的,最早把火药用作军事用途也是我们中国人。世界上最早搞出火箭的也是我们中国人。这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因为能够当做火箭燃料的东西,在古代也只有黑火药这一种东西。大家都知道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黑火药究竟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呢?其实时间并不确定,唐末五代时期有一本书叫《真元妙道要略》,一听就知道是一部道家的典籍。里面有一些记载,说雄黄、雌黄、硝石和蜂蜜放在一起炼制的时候一定小心,弄不好就会烧到手和脸,弄大了连屋子都能烧掉。
蜂蜜含有大量糖分,高温下会发生炭化,变成炭,和硝石这种强氧化剂混在一起的确很不安全。后来有人做了测试,把硝石和雄黄以及松香混合在一起,加热到300多度,就会发生爆炸。也就是说,那个时代的炼丹家一不留神就能弄出点儿爆炸物来。所以《真元妙道要略》里面也提及,这些东西最好不要放在一起烧。由此可见,黑火药是不太可能比这本书的年代早。否则炼丹家们应该是知道这就是某种火药配方。

硝酸钾的结晶

对炼丹家来讲,硝石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司马迁的《史记》里面就记录过硝石。而且古代的医生研究出了提纯硝石的方法。那就是把硝石溶解在水里,过滤掉杂质,然后加热,让硝石里面的有效成分重结晶。这样就比较纯了。重结晶以后会出现细六棱柱的晶体,有点像游戏里的水晶矿,带刺带芒的。所以结晶以后的硝石被称为“芒硝”。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但是,古人可分不清楚那么多种白花花的结晶体。他们管硫酸钠也叫芒硝。这就出问题了,药方上写的是芒硝,到底指的是硝酸钾还是硫酸钠呢?南北朝时期的名医陶宏景在《本草经集注》里面特别说明了,“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他的药方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冒紫烟的硝石。这是因为高温下,硝酸钾发生了分解,钾离子的火焰就是紫色的。
能够辨别和提纯硝酸钾,这一点很重要。我国为什么能抢先发明了火药,因为只有纯度比较高的硝酸钾才能制作黑火药。要是没摸到这个窍门,那就只能在门外转悠,这就是个运气问题了。

《武经总要》里的抛石机

到了宋代《武经总要》里面就记录了很多用火药的配方。大概是 [ 60%硝石+30%的硫磺+10%木炭 ] 这个配方比例。还要加上漆做粘合剂,掺杂进一些砒霜狼毒等等毒药,出来都是膏状的,不是粉状。做成5斤重的一个大丸子,用烧热的锥子插在中间点燃这个大球。然后用抛石机扔出去,砸向敌军。这种火球哪怕强风也不会吹灭。由此可见,看古书上的火药要分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些就是个燃烧弹,爆炸的威力是有限的。关键是硫磺的比例太高,硝石比例太低了。好一些的黑火药,硝石比例起码达到75%。
早期北宋开始使用这种火药燃烧弹的时候,都是用烧的滚烫的铁锥子引燃的。因为火药的配比不合理,所以不像现在的鞭炮那么容易点燃,后来解决了点火引燃的问题。这使得爆炸物可以轻松的走向民间,变成焰火和鞭炮。鞭炮被广泛使用还是在两宋时期实现的。反过来,焰火也促进了火药本身的进步。
同样,“火箭”这个词在古书上也经常看到,但是还是要搞清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的就是在箭上绑一个“呲花”,会往出喷焰火。点着了以后,用弓射出去,引燃对方的易燃物,是放火用的。这玩意儿也被叫做“火箭”,其实就是“放火用的箭”。真正出现火药推进的箭要到更晚的时代才出现。

完颜亮

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小朝廷偏安。就在这时候,金朝皇帝完颜亮进犯宋朝,和宋军在采石矶大战了一场。虞允文以少胜多,打败完颜亮。在这次战役之中动用了一种武器叫“霹雳炮”,有人分析,可能是一种火药推进的爆炸物。能从船里飞出去,炸敌军。当然,我国古代文人在记录这些武器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不够细致严谨。因此很多地方只能靠推测,不是特别准。如果真的像某些人分析的那样,霹雳炮是自己飞出去炸敌人的,那就可以认为是原始的火箭弹。
金国后来面临蒙古的打击,中都城丢了,不得已,把国都搬到了过去北宋的首都开封府。窝阔台派兵南下攻击开封府。双方都动用了大批的火器,也就是用抛石车发射火药丸子。但是,金兵也有独门武器,也就是飞火枪,他们靠着飞火枪打败蒙古军队。飞火枪可能已经具有火药推进武器的特点了。一根2米长的枪杆子上绑着一个长60厘米的火药推进器。点着了以后,飞火枪自己飞出去。飞多远,古人没记载。明朝茅元仪的《武备志》上也记录了类似的玩意儿,大概能飞500多步,大概是3~4百米吧。

火笼箭

到了明朝时期,火器就非常复杂了,比如著名的“火笼箭”,这是一种集束式火箭,一大把起发射。总之,各种火箭品种繁多。但是《武备志》这种书毕竟是文人写的,有时候文人写的你不能全信,他们会有各种YY夹杂在里边。这就是技术史研究不能光凭文献考据的原因。
比如《武备志》里面写到了一种武器叫做“火龙出水”,插图画的还像那么回事。一个筒子,前边是个龙头,下面插着4支火箭作为推进,飞到半空中,从龙嘴里往出发射火箭。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二级火箭的雏形。其实这种东西飞起来不翻跟头才怪呢,根本无法保持稳定性。现在4旋翼无人机都要靠电脑来控制四个螺旋桨的转速。这个火龙出水可是完全没有控制的,四支火箭的推力稍有偏差就乱翻跟头,谁敢用啊?所以这事儿就属于文献上写的信誓旦旦,实际上不能采信的案例。
有些事儿,可能大家觉得事情从逻辑上和可能性上都挺靠谱儿的,但是在史书文献上就是查不到。万户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说是明朝初年有个人叫万户,坐在绑着一捆礼花弹的椅子上,手里举着两个大风筝,然后就让人点了火。他想飞上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可能连尸骨都没找全。
这个故事在中文典籍里是找不到的,最早出现在1909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主人公也不叫万户,而是叫“Wang Tu”,原文是英文,因此对应的是具体是哪个汉字,没人知道。时间是公元前两千年,那时候是传说中的夏代,哪来的火药啊?这个“Wang Tu”自己作死,被礼花弹炸的浑身是伤,但是没死,还被皇帝打屁股。人都炸成这样了,皇上还打屁股?这是什么皇上啊?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所以这个记载是不靠谱的。

马歇尔太空中心提供的万户图片,汉字您就别认了,估计是画图的老外乱划拉的

1944年,威利·莱的一本讲述火箭的书里提到了万户这个名字。1945年,赫伯特·齐姆在自己的书里才提到了我们今天所知道这个万户的故事。到底万户是名字还是官职都很难说清楚。元朝是有万户这个职位的,到明朝都改了,改成了“都指挥使”。所以很多人都不认为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明朝中后期,国家太平,因此对武器的发展没了需求,发展速度就慢下来了。到后来清朝也是这种情况,着急要用的时候就买外国人的,一旦太平无事,就又松懈了。没办法,这是自然规律。欧洲在不断打仗,火器进步非常快。

中央稳定杆版本的康格里夫火箭

1805年,康格里夫发明了新的火箭,稳定性就比我国当时的火箭要好。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用过这种火箭。洋务运动的时候,国内仿造过这种火箭,还仿造过性能更好的哈尔火箭。
为什么总要把火药筒子捆在箭杆上呢?因为箭杆可以提供稳定性。但是火药筒并不在箭杆中心,而是偏移了一点。所以对稳定性有影响。康格里夫火箭的改进就在于此,他把箭杆放在了尾喷口的中心,这样就是完全对称的,所以精确度比较高。
哈尔火箭更加先进,它是靠偏斜火箭喷射的气体,引起了火箭的旋转,靠陀螺效应看来稳定火箭姿态,不需要长长的箭杆,这就省事多了。去掉箭杆这是火箭演化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步,所以2004年哈尔入选了国际航天名人堂。
尽管如此,当时的火箭并不是一种非常主流的武器。主要的火器基本上不是枪就是炮。儒勒·凡尔纳就写过一本科幻小说叫《从地球到月亮》,里面就描述了用一种超级大炮,把人装在炮弹里打到月球上去。当然凡尔纳很"阴险",在他的小说里,这一炮打偏了。这颗炮弹成了环绕月球运转的卫星。这说明凡尔纳是很了解牛顿定律的,知道会有引力捕获这种事儿发生。

《从地球到月亮》1872年版插图

凡尔纳的小说引发了一个人的兴趣,他知道,靠大炮发射炮弹是根本无法载人的,因为短时间内剧烈的加速,人根本就受不了。加速度就等于受力,F=ma对吧。要想去太空,只能靠不起眼的火箭。这个人就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如今公认的航天之父。
1857年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在俄国梁赞地区一个林业官员的家庭里。但是这个孩子很不幸,10岁的时候,他得了猩红热,丧失了听力。所以他没办法听课,也没办法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的玩耍了。从此他就没能再上学,不过这个孩子很刻苦,对各种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他还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幻想有一天能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倒是跟我差不多,我小时候拿几根竹子+报纸糊了个大翅膀,还想飞呢。在草地上跑了半里地也没飞起来,别提多丢人了。
总之,齐奥尔科夫斯基全靠自学,16岁那年,他自己一个人来到了莫斯科,在莫斯科他读了大量数学、物理、化学、机械以及天文方面的书,还去大学旁听,估计听是听不见,靠眼睛看还是可以的。他一边读书,一边自己做实验。以后他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后来他搬到了比较偏僻的地方,比较闭塞,重复发明轮子的事儿,他一点没少干。
光读书没用啊,总要挣钱活下去吧。他倒是考出了一个中学教师的资格,到了离莫斯科100公里远的博罗夫斯克当了中学老师。俄罗斯当时比较落后,你只要有点文化,到穷乡僻壤当老师,还是能混口饭吃的。
齐奥尔科夫斯基白天上课, 晚上就继续做他的实验。自己闷头鼓捣,1881年他独立的搞出了气体动力学理论,是基于分子运动论的。其实这是典型的重复发明轮子,他并不知道类似的理论25年前就有了。第二篇论文题目是《动物机体的力学》,他转了个方向,开始研究生物学。这篇论文得到了当时著名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的支持,所以齐奥尔科夫斯基进入了俄国物理化学学会。所以人家也不是个民科。

齐奥尔科夫斯基

1884年开始,他把注意力放在了热气球上。19世纪末,人类飞上高空的唯一方式就是坐热气球。但是,当时的热气球是用涂满了橡胶的布做的, 不怎么结实, 还容易着火,最大的缺点是无法控制,全靠风吹。于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开始研究人可操纵的金属气球,也就是飞艇。
整个19世纪,发明家们都在想方设法增强气球的操控性。有人给气球安装了人力驱动的螺旋桨,但是人能有多大力气呢,这种飞艇做不大。当时蒸汽机太重了,要想带上天很困难。只有等内燃机出现了,才有可能被装到气球上。果然1879年,有人把内燃机装到了气球上,1883年又有人把电动机装到气球上。所以,齐奥尔科夫斯基有这种设想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设计的是一种全金属的飞艇,因为金属的有足够的硬度来维持自己流线型的外形。还要能膨胀和收缩,这就难了。他花了不少心思完善细节,但是做实验总要花钱,向俄国陆军参谋部申请经费吗,人家不批。最终,根据他的研究, 他写成了《气球原理》和《可操纵的金属飞行器》这两本书。给他点赞的粉丝都寥寥无几。最后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1892年,他搬家到了离莫斯科200公里远的卡卢加,越搬越远了。职业还是中学教师。他的注意力又开始转向飞机设计。他的飞机是用两块固定的平板当做翅膀, 装有两个推进器。根据这种设计,他写了论文《论用翅膀飞行》, 但没有引起关注。
1897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自己家里建造了俄罗斯第一个试验风洞。当时风洞还是个新鲜玩意儿。该如何使用,大家也没经验。早期研究飞行器的人都是把飞机装在一个旋转木马上,只要高速旋转就能对飞行器进行空气动力学研究。航空先驱李林塔尔就是用这种方法研究机翼的升力特性的。但是这个方法有个缺陷,那就是旋转太快的话,气流会往出甩,方向不对。而且飞机一直浸泡在自己制造的空气旋涡里,这跟在空中自由的飞行不是一码事。

文纳姆

1871年,英国人文纳姆首先发明了风洞,这一下,测量变得非常方便了。齐奥尔科夫斯基利用一个离心鼓风机建立了一个开放式风洞,算是风洞方面的先行者。1900年他申请到一笔经费,用风洞测量了很多几何形状的气动特性。方的圆的扁的都测量了一遍。他的研究给后来俄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茹科夫斯基很大的帮助。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时的俄国政府总是不肯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花钱。
没办法,齐奥尔科夫斯基开始寻求下一个目标,这一次,他把眼光瞄向了没人敢想的太空。我们下次再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