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方案获通过 锂资源供不应求开发力度有望加强

本报记者 李立平

近日,《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及行动方案》评审会在北京举行。该方案获专家委员会评审一致同意通过,下一步专家委员会将建议国家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推进落实实施。

具体来看,方案围绕优势产业聚集地、重要产品主产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人才培养输出地、循环经济示范地、全国区域合作示范地建设,制定了“1+4+12”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

所谓“1+4+12”,即构建1个世界级现代盐湖产业体系;完成“组建中国盐湖集团、设立盐湖产业发展基金、成立青海盐湖大学、建设盐湖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任务;实施钾盐稳保障促提升工程、锂产品扩规提质工程、镁系新材料创新突破、钠资源高效开发工程等12个重大工程。

据了解,方案旨在打造“盐湖+”绿色低碳循环盐湖产业生态,推动盐湖产业与轻金属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新能源以及碳中和战略等紧密协同联动,全面构建产业规模居前、创新能力领先、绿色低碳循环、国际影响凸显的青海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这一方案出台的背景是因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锂资源的供不应求,锂化合物价格呈现总体上涨趋势。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储能等领域的发展,锂行业需求未来将持续增长。强劲的电池需求将对上游锂资源供给提出严峻的挑战,到2025年,全球碳酸锂需求量将达到150万吨,较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27.4%。

有盐湖企业有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或将迎来涨势,对于锂盐的需求或将继续扩大。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提及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从而将大大提振锂元素的需求。

据了解,我国锂盐湖资源储量丰富,盐湖卤水资源占90%,主要集中在青海和西藏地区。其中,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盐湖资源的聚集区,探明无机盐保有资源储量达3400亿吨,占全国盐湖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氯化钾7.35亿吨,氯化锂资源储量1700多万吨,镁盐50亿吨,被列入国家“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

公开资料显示,*ST盐湖和科达制造旗下的蓝科锂业采用吸附工艺,2020年碳酸锂产量为1.36万吨;藏格控股(000408.SZ)采用蓝晓科技(300487.SZ)的产业化吸附方案,2020年碳酸锂产量达到4429.83吨。

五矿证券表示,中国本土优质锂资源开发进程正在加速,青海盐湖提锂已具备大规模扩能的基础,国内盐湖提锂正在从过去的边际供给成长为主力供给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最大的锂消费国,但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颇高。

还有分析师提到,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盐需求爆发式增长,为尽快摆脱对海外锂辉石供给的高度依赖,丰富锂盐生产原料供给渠道迫在眉睫。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锂资源的需求特别大,但中国目前锂资源的需求主要是靠进口来完成的。”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现在建立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就是从政府层面来规划有限的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避免出现滥开采资源浪费的现象。

张翔还认为,这对相关上市公司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可以让锂矿开采更加规范,不合格的公司尽早关门,比如像青海、西藏的锂矿,让有资质的大公司来开采,在开采过程中能充分保护当地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让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一个环保的产业。

(编辑 上官梦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