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写作中的用典、化用、借句、仿写和改写的区别

文:清溪先生

近来和诗友探讨了一些古诗中常用到一些写作手法,其中也有朋友对用典、化用、借句、仿写的区别不是很清楚。因此,想写一个小文章探讨一下。

一、什么是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用典在于从典故中求新,在于不露痕迹。用典不在多,而在于能够与诗文契合。切忌生搬硬套,切忌杂乱无章。

典有人物故事,如刘伶醉,指的是不拘小节,放浪形骸。

有物典,如陶潜柳,门前五柳,指的是陶渊明好柳,自称五柳先生。诗中引用,多为了表达高洁,归隐,不向世俗低头等含义。

地志典,如塞外、关山、龙城,表达大多是为国戍疆的情感,多用作边塞诗。

例:感怀(一)

香残春去各西东,亦有榴花别样红。

名利到头皆是梦,荣华转眼一场空。

忙时种豆师陶令,闲日游山学谢公。

朝汲清泉书作伴,晚逢烟雨卧云中。

我在这首诗里边用了师陶令,学谢公两个典故。陶令指的是陶渊明,谢公指的是谢灵运。

二、什么是化用

'化用',也称作'套用',所谓'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化用,是取我所需的一种重新整合形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现代与古代的界定,写作者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

化用与借句是区别,化用在于化,把你的变成我的。借句在于借,把你的照搬过来,但是又形成整体上的差异,句子的版权还是属于原作者的。

例:感怀(二十五)

听说江南雨不休,水中荷叶自沉浮。

红衣褪尽香消骨,闻者黯然半白头。

我在这首诗里边用到的:“红衣褪尽香消骨”,是化用贺铸了《踏莎行》中的“红衣脱尽芳心苦”。里边所表达的意思和句型与原句是有所区别,但是也没有完全脱离。可以说化用是向经典学习

三、什么是借句(借用)

很简单,借句也就是原封不动的照抄。一般来说,不是经典不借。一句话就是叫做我看得起你,我才借你的

借用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李贺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借无数。借用原句,一是向经典致敬,二是原句与“我”所要表达的高度契合。借句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是经典名句,借得不好就落了个下乘,拉低了自己作品的风格。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我在感怀二中借用了太白的《清平调.其一》中的“会向瑶台月下逢”。

例:感怀(二)

故乡远隔三千里,牵引离愁几万重。

窗外何时天际白?墙头哪日海棠红?

梦从荷叶池边起,会向瑶台月下逢。

漂泊已经无所谓,想来不过雨和风。

有人会问,借句算不算抄袭?古诗写作中使用借句不算抄袭,并且能被其它的诗人借用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对古诗抄袭一说没有标准,就我个人的观点,是借句不算,整首诗用词遣句相似度不超过40%不算,就算超过40%,但是二者风格迥异也不算。

但是,我们应该鼓励原创。古诗词发展到现在已经二千多年了,历史上的作品多如牛毛,而诗词中因为局限于平仄、押韵。变得能使用的文字并不太多,有时候难免有所重合。

这个时候我们判定一首诗算不算抄袭,一是有没有超出40%的重合。二是要看内容有没有创新。三是有没有主观上的恶意抄袭。

四、什么是仿写

每一个人在刚开始学习写诗的时候,无法避免的是会对前人的经典作品进行仿写。通过仿写让我们快速的掌握如何布局,如何立意,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快速地掌握平仄、押韵。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我早期仿写过罗隐的一首诗。

《丁亥岁作)唐.罗隐

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

谷畔气浓高蔽日,蛰边声暖乍闻雷。

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

例:《夏》—清溪先生

了却浮华梦几回,十年沈结已成灰。

早知世事长如此,只是痴情最不该。

墙角紫薇花满树,池边并蒂莲一枚。

心烦惟怕听蛙噪,知了偏偏趁热来。

我在这首诗里边的前半段几乎是全部套用了原作,后边加入了自己的东西。特别是十年心底仅成灰,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这三句已经是照抄原句了。这首诗就算不得原创,只能算是仿写。

仿写和借句不一样,和步韵诗也不一样。步韵诗是诗人之间的友情唱合,讲究的是同韵不同义,虽然有一个大框架,但是要各自发挥。步韵是诗人圈子里边最好玩,也是大家最喜欢玩的游戏。

五、什么是改写

古诗里边改写的情况不多,但是也有。比如说把七律改成五律,把七绝改成五绝,或者是诗改成词,把词改成诗。改写只能算作一种游戏,我之前改写过李煜的一首《乌夜啼》。

乌夜啼(李煜)词

昨夜风兼雨,

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滴频欹枕,

起坐不能平。

…….........................................................

世事漫随流水,

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

此外不堪行

例:乌夜啼—清溪先生

昨夜风兼雨,间闻号角声。

去留皆遗恨,起卧不能平。

世事如流水,浮萍似此生。

醉乡无觅处,一路燕歌行。

可以从这首改写中看到的就是改写的一些准则,一是押韵需要一致。二是内容要有所保留,至少也要有个五分象,不能说是改头换脸。三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我在做这首诗的改写时想要表达的是希望李煜有一个不一样人生结局。

(本文中的一些观点只代表个人,所举例子全是个人作品,不喜勿喷)

(0)

相关推荐

  • 七绝 感怀《集雅诗心》出版

    **************************** 七绝 感怀<集雅诗心>出版文/格林集雅收金播玉田,耕寒种暑出芳鲜.恩辉个馆香岩地,德礼骚人谢小编.

  • 一日一诗 | 世事无常,愿你坦然。

    "   张爱玲说: "你以为日子既然这样一天一天过来, 当然也应该这样一天一天过去, 昨天.今天.明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   在你放手,一转身的一刹那, ...

  • 浅谈楹联创作中的抄袭与化用

    近年来,在楹联创作中,特别是在各类大赛中,抄袭之风有所抬头.如: 2009年"中山市南头镇第六届楹联大赛"中征嵌字联"南头--:小镇--."就有山东姜某获奖的& ...

  • 浅谈为什么西方油画中塑造的丰腴女人形象看上去却是那么美?

    丰腴,直白地讲,就是有些胖或者微胖的意思. 喜欢油画艺术的朋友不难发现,西方油画中表现女性题材的作品非常多,其中有不少表现的是丰腴的女性形象,以至很多人认为西方人是以胖为美的. 现实中,通常人们多不以 ...

  • 浅谈语言材料中逻辑推理的“还原”

    浅谈语言材料中逻辑推理的"还原" 邓旺林 不少语言材料尤其是说理性语言材料中包含着逻辑推理,而这些逻辑推理大都不像逻辑学教材所概括的那样单纯.完整和规范,难以让人一目了然.因而将其 ...

  •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泰来县江桥镇中心小学 赵巍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在教学中提出环 ...

  • 浅谈钣金行业中的精益生产管理变革

    钣金行业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市场价格在逐年降低,而制造成本却不断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如何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向内部要利润.这自然都想到了精益生产,也是很多企业突破瓶颈 ...

  • 浅谈担保司法解释中抵押担保新规定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法律事务部 陈福录 为正确适用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在深入研判.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并经分析论证,于2020年12月31日发布了<关 ...

  • 浅谈Transformer模型中的位置表示

    作者:哈工大SCIR 徐啸 0. 何为位置信息 首先简单谈一下位置信息.一般将位置信息简单分为绝对位置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并且前者对句子语义的影响不大,更为重要的是后者. 以情感分析 (Sentime ...

  • 吕梁楼承板厂家浅谈多高层建筑中的楼承板

    楼承板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领域,这种结构工业化.商品化程度高,施工快,综合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很大.接下来,吕梁楼承板厂家与您一起分析:     1.因楼承板可做到大跨度.大空间,分隔使用灵活,而且施工速 ...

  • 浅谈产品结构设计中的改模与修模

    改模与修模是我们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必不可少的阶段,说的专业点叫设计变更.行业内都说改模和修模. 当一个职场新手进入产品结构设计师这个行业的时候,可能会把改模和修模两个弄混,而且很不严谨的去对待改模与修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