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拥抱岁月——记陕建一公司工地二三事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平 子

古城的天空,正接受严冬的凛冽,太阳时而透过云层露出笑脸,时而几天不见它出来遛弯,曾经肆虐大地的狂风暴雪杳无踪影,不管天气多么寒冷,时间并未停下脚步,分秒不差的从我们眼前流过,12月19号是我离开下乡的地方,来到陕建一公司的日子,一转眼四十年过去,眼泪蓦然模糊了双眼,日子过得好快啊,时间都去哪儿了?回忆在西安干过的每一个工地,认识的每一个同事,是那么亲近又那么遥远,每一粒沙子,每一块砖头,每一块玻璃都真实记载着建筑工人的岁月,几度风雨几度秋,我一直记得在工地上发生的许多故事,在建筑单位一起流血流汗的领导和师傅。
刚去单位上班,就遇上我父亲的徒弟孙潼太,有他在队上当书记家人很放心,这么多年孙潼太既是我的领导又是老大哥,在工作、生活各方面给与方便和照顾,因为他我没有去过外地,没有吃过大亏,每逢升级考试,他就派我去给那些不会写字的师傅代笔,从木工、架子工、粉刷工到瓦工、起重工等等,劳资员笑我几乎考遍建筑单位所有工种,其实我并不聪明,因为是开卷考试,我看书领会考题快,考试卷门门得分九十以上,给老师傅升工资帮助很大,他们高兴我也觉得快乐。在陕西粮库工地,交工前我们油漆班要刷最后一道清漆,我扛着梯子提着油桶,走廊里水磨石地面光滑如镜,我把梯子靠在窗户上,人刚一站上去就摔了下来,一桶清漆结结实实的倒扣在我脸上,强烈的油漆味刺激的我睁不开眼睛,来检查工作的孙潼太和方连福赶紧扶我起来,在王根富工长的办公室里,他们提来热水和松香水,帮我擦洗脸上头发上沾染的油漆,方连福打趣地说:小张,你这一跤摔得好,说明粉刷工把这个地坪磨出真功夫了,可见在八十年代初,陕建一公司就以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个工程项目,力求达到甲方满意放心。
一幢楼没有盖起来之前,油漆工们就在工地干杂活,拉水泥、沙子、清理垃圾,有时候到库房整理材料,有一次我和齐芳拉了一车沙子,走到西郊白家口学校工地,就看见木工班的刘瑞龙师傅,在三层楼高的脚手架上一脚踩空,幸亏他练过功夫人挺机灵,用一只脚勾住钢管,可是人头朝下吊在半空,两只手没有地方可抓,整个人就像耍杂技一样来回晃荡,安全带、安全网只是做样子,遇到危急情况一点派不上用场。前几天我们油漆班在屋面上做防水层,送防水材料的张毛毛就是一脚踩空,把滚热的柏油泼在脸上、手上,烫起一个个明晃晃的大泡,当时我看到这惨状吓得腿都软了,坐在屋面上半天不敢迈步,没有勇气站在那个来回活动的脚手板上干活,这才过去几天又赶上一个出事的,我们在下面看着看着就笑开了,方连福气得直跺脚,厉声呵斥我们笑什么笑!万一人掉下来摔死,你们还笑得出来!我们马上意识到犯错了,就听从方连福的指挥,在楼底下用沙子堆起一个大沙窝,时间长了倒挂着血液积聚在脑门上,小刘已经支撑不住,他把头上的安全帽戴正,便两手抱头松开脚,向我们垒起来的沙窝俯冲而下,从三楼到一楼不远不近,我们看他下来不约而同惊叫着扑上前,但是接不住他人,小刘幸好掉在沙堆上他一个翻滚就瘫软在地,方连福第一个上前抱住小刘,还好他没有外伤只是短暂的昏迷,方连福亲自拉着架子车把人送到医院,看到小刘确实安然无恙,他才放下心来。
俗话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们可真的接到一项工作:补屋顶上的瓦,我站在下面看师傅在两面倾斜的屋面上检查,把每一片瓦下面腐朽的枯木烂草铲掉,抹上水泥再铺新瓦,看着很简单的活,等到我爬上去两眼就晕了,坐在屋脊中间看着瓦片,不敢动手也不敢走路,不知道武打小说里那飞檐走壁的功夫是怎么吹出来的,方连福看见我们一个个熊样,就亲自上来拉着我们慢慢走,他耐心的教我们怎样换瓦,怎样在瓦片上走路,几天下来我们就可以在屋面行走自如。不管到哪个工地,方连福对我们这些油漆工、木工、粉刷工一直关爱有加,因为我们是建筑工地的三大工种,他以前就是粉刷工,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他不爱坐办公室,每天都在工地和我们风里来雨里去,我本不出色,不奢望在工地出类拔萃,但是遇到了好书记、好队长,他们用行动告诉我:工地是我们大家的命根子,不管外人用什么眼光看我们,我们自己要行的正走的端,用好技术说话,用好质量说话。
八十年代有机会去丈八沟宾馆工作,在那里曾经有多少纯真虽渐行渐远,但越来越清晰,多少危难,惊心动魄后站起,多少友情,刻骨铭心成记忆,多少不舍,依旧不肯离去,我感恩工地,让我们在这里相遇,虽然方连福离开工地,从一个粉刷工华丽转身成为丈八沟宾馆总经理,我一直忘不掉他留在工地的身影,和蔼可亲的笑容。
那一年我调到房产科工作,在吉祥村车站偶遇,他在等公交车我骑自行车路过,他叫住我愉快的聊了几句,没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面,看他脸色不好我还劝他要注意休息,人生就是这么残酷,带走一个个亲人、朋友,也带走我对工地的那份情那份爱。如果一个地方,让人禁不住爱上它,一定有特别的理由,而我爱上工地,是它给我启发、历练和成长,在这里我品尝了无尽的酸甜苦辣,上过屋顶爬过厂房大框架,在几十米高的钢管架敢上敢下,练出了胆量,干出了成绩,如今回想这四十年,竟有这么多值得留恋的人和事,拥抱岁月,走过万水千山,我们已渐渐老去,要在世界的另一边相聚,有一个地方那种质朴的美,一直扎根在我的心底,想忘也忘不掉,那就是工地,建筑工人把青春献给它,而没有得到回报,依旧对工地尽心尽力,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德啊!
(注:文中插图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平子,实名张慧平,汉族,1956年4月生,中共党员,从1980年起,在《陕西工人报》《陕西建筑报》《华商报》多次发表通讯报道和散文。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