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发表主题演讲《智能化给汽车产业带来的新机遇》——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于6月25日在南京开幕

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于6月25日在南京开幕,期间举办了“第二届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合作产业峰会”分论坛,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发表主题演讲《智能化给汽车产业带来的新机遇》。

根据公众号“汽车俱乐部Plus”整理发表的

《同济大学朱西产:手机公司来造车我基本上是看好的心态》
,部分精彩内容分享如下:

一、智能座舱是“逆驾驶安全”的噱头

一辆智能汽车还得看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更多娱乐服务、娱乐功能的智能座舱,在自动驾驶没有做好之前,是要受到安全约束的。驾驶人的注意力、视野等等被智能座舱吸引了、分散了注意力,安全无法保证。自动驾驶技术做不出来,一切智能的功能,智能座舱等更炫的东西都是无法使用。

二、智能座舱、ADAS系统的方法做不出自动驾驶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初级智能阶段的汽车,就是驾驶ADAS辅助系统,为车主带去的自动驾驶服务是非常有限的。这种一辆具有“车规级芯片”的驾驶ADAS辅助系统汽车,大约有十几、二十个电控单元,也叫做“嵌入式”电子架构。车门管车门、车灯管车灯,各管各的、各自独立。现在一些汽车推出的智能座舱、ADAS系统,也是用“嵌入式”电子架构扔上去,最豪华的汽车最多会用上去70多个“各自独立”的电控单元。这样的做法,显然没有办法满足更高智能驾驶的要求,这样一种“各自独立”的组装结构下,要做出来更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技术是不太现实的。

三、当下的新一代智能汽车仅仅是L2+,仍然是驾驶辅助功能

L3自动驾驶最主要用途或者应用场景,就是驾驶员双手可以脱离方向盘,驾驶权交给汽车,“撒把”驾驶。但是,L3它一叫你,你马上就得接管,最多给你几秒种,所以L3不能深度“撒把”驾驶。“嵌入式”没法实现自动驾驶,于是,环境感知从毫秒级雷达变成了人工智能支持的算法摄像头为主,更多需要激光雷达。长城、吉利、华为等新一代的智能汽车都有了百兆以太网、激光雷达支持,计算能力要求很强,很多算法上还需要不断去改进,所以还不能达到L3的能力,叫做L2+。达到L3、L4才能真正叫自动驾驶,目前为止,没有经过法规认证的、市场上可以销售的那些车,企业叫做L2+,其实它仍然是驾驶辅助功能。

四、落入“恐怖”的自动驾驶

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的确会比现在传统的ADAS辅助驾驶系统要好很多。但是较多特斯拉类自动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证明,它平常表现非常好,无法知道它什么时候不行,你无法信任它。鬼才知道它什么时候行、什么时候不行,所以,落入了非常恐怖的局面。能力更强相较于能力稍差的自动驾驶车,反而会更不安全,更让人恐怖。之于“用户期待”,能力差一点的,用户不相信它,也就不敢“撒把”驾驶。但是,能力更强的会给用户“无人”驾驶的期待,觉得它什么都行,事实一定还存在着很多边缘场景搞不定的情况。当“用户期待”大于系统能力的时候,就会发生交通事故,或许事故率并不高,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所以太“恐怖”。

五、三万公里就撞一下的L4无人驾驶仍然不能用

L4无人驾驶的落地水平,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有相关报告。截止到2019年排在第一名的头部企业数据显示,一次接管才需要3万公里左右,这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统计水平。头部企业做出的无人驾驶的乘坐体验已经相当不错,搞不定的边缘场景已经不多,做到了大约三万公里才会需要安全员有一次接管。但是这句话深度理解一下,什么情况?如果没有安全员接管、或者有安全员但是没有及时接管,是会发生事故的!头部企业牛不牛?牛,但是单车智能的无人驾驶仍然是无法落地的,因为3万公里左右会有撞一次的情况。无法知道那辆车究竟能不能用,假设没有配没有安全员,平均三万公里、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撞一下,太恐怖了,所以不能用。这种情况下,出租车也是不能用的,本来一辆十几万块钱的车,挣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出租车或网约车司机,干的挺好,要是换成无人驾驶,就要配安全员,不知什么时候会碰撞的高级安全员人才,估计要年薪百万,肯定不现实。

车联网研究院评论:

朱西产教授非常客观的从系统、安全、商用等方面,基本是定义了“单车智能”无人驾驶面临着较长时间做不出的窘境。哪怕它再翻3倍才需要安全员接管一次,10万公里、但是不确定什么时候它不行、它会碰撞交通事故,还是不能用。

那么,近年来风靡中国的“车路协同”技术,就能支持无人驾驶吗?笔者认为,更加难上加难!要想依赖于路侧设备把环境、场景传导给自动驾驶,一方面更多极端道路环境条件下,设备性能“绝对”可靠性和稳定性几乎无解;一方面车、路、云三方面的系统融合、数据通信延时问题也是几乎无解;再一方面,那些所谓的红绿灯、倒计时同步到了车辆内的屏幕上,根本也算不上是支持无人驾驶的车路协同。

那些“支持无人驾驶的未来高速”、“写有无人驾驶专用道的智慧高速”、“建成无人驾驶开放道路的城市”,拭目以待,短短三两年、几年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收场?不得而知。

建议是,车联网、智慧高速,还是要冷静,回到务实的支持人工驾驶、支持有智能网联数据上传功能的车辆,之于安全和效率,更加靠谱,更加落地。

原创 朱西产 刘干 车联网研究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