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林:寻一处精神栖息的岸——致女子读书会十周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曾经与老家的读书会一起走过多年,我作过所谓的几次讲座,和读书会的不少成员都成为阅读与写作上的好朋友。那些熟悉的网名和真实的名字,都是一份份亲切与美好。
我会一直关注,这片一直青春而活力的精神栖息之岸!
读书会的创始人之一美女千针鱼央我为读书会十周年写几句。我欣然应之,仓促应景,半小时完成此小文,算是最美丽的纪念与回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寻一处精神栖息的岸
——致女子读书会十周年
陈振林
十年了!她们走在一起,捧着一本书。
她们,从四面八方走来,从各行各来中来。带着清新,带着欣喜,带着疑惑,寻一处精神栖息的岸。
她们,没有年龄的大小之别,都有一颗年轻的心。因为,读书留下了她们的青春;她们,因读书更年轻、更美丽。
她们,将几张桌子一围,就成了自己的阵地。来一次讲座,说一段交流,开一场朗诵,唱一支歌儿,跳一曲乐舞,自由而欢乐,简单而幸福。
她们,是读书的种子;她们,更是读书推广的天使。
读书,成了她们最美丽的化妆。
读书为径,掬香满衣。每一本书里,都住着一个人,藏着一种精神。她们,用读书的方式在与伟大的灵魂交谈。吟读《诗经》,不知是她们走向了远古,还是远古走向了她们;精读《红楼梦》,为书中的众多人物命运而扼腕,为书中的社会百科描写而叹服;细读《古文观止》,品经典散文,说世间风情;赏读刘邦与项羽、张爱玲与胡兰成、梁实秋与鲁迅……让他们的影子走进她们的生活。
读书成景,魂灵有趣。因为读书,她们会勇敢面对一切困难,会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因为读书,她们的生活变得丰富有趣,成为一个个热爱生活的人;因为读书,她们能够从容面对社会,乐观面对生活;因为读书,她们的人生更加明澈、丰满。她们,也拥有了一个伟大而有趣的魂灵。
哪里有风景?她们,就是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向前走,寻一处精神栖息的岸,让自己驻留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附才女静水闻音当时听讲座所写的美文一篇:
一剪梅
静水闻音
昨天听完陈老师讲的《李清照其人其诗其情》,突然很想让自己变成一位相思中的女子,然后用淡淡相思的口吻来解读《一剪梅》。呵呵,YY狂啊~~
手的余温尚在指尖缠绕,人已如渺渺飞鸿,倏忽无半点踪迹。
匆匆一面,不知又要抵挡多少个暗无天日、不可言状思念着的日日夜夜?
思念苦无药。既然无药可治,那不是比病入膏肓还可怕?细细想来,是没有错的。思念是那般那般苦,苦到心头泛出绝望。人生的终极还是孤独,因为——情到深处人孤独。
窗外是摇曳生姿的初夏,连空气都渐渐变得热情而生气了。
午后悠长的时光,将思念愈拉愈长,足以做成一个漫长而又空灵的梦。
瑟瑟秋意中红荷凋谢,唯余残香。斜倚于浸凉竹席,空气中仿佛还有他的味道,孤独无望地思念一个人,思念独独属于他的味道。望穿秋水,如果望穿这一潭寂寂秋水能盼到他的身影,那该有多好,守得云开见月明,也终是徙劳的臆梦呵。她的叹息像秋露般无声滴落,只轻轻在如血般朱砂笺上写下一行:“红藕香残玉簟秋”。
想是寂寥到了极致。这欲说还休的思念,这恼人又薄凉的秋风。“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悄然提起罗裙,只希冀于深波浅舟处洗掉这难以言说的离愁。
曾那时,欢歌笑语漾漾,温情眼神脉脉。“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是离梦杳如关塞长。“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深秋之月,月光如银,无端凭添几分清冷。月再好,也如滴滴珠泪洒满离人心头;月再好,也只使人坠入凄凉梦境。所谓世上最苦的不是黄连,而是相思。最伤人的不是刀剑,亦是相思。凭栏远眺的月夜,思念如照满楼头的月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连鸿雁都已双双归来,而她,唯一盼着的只是他寄来的片言只语。
花自飘零水自流,女人如花,却无可奈何随时光的流水飘零。青春的年华呵,红颜独对流水。花开 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不能与他共度朝朝暮暮,不能与他同赏花开花谢,那么就幻想靠在他的肩上,娓娓诉说相思的煎熬,轻轻唱那一曲: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
薄暮,日已阑珊。朱砂笺映残阳,秋风独自寒。悠长的相思两端,紧紧地系着两个人。此刻,他或许手捧信笺,一字一字细品那跃然于纸上的蚀骨思念。或许夕阳西下,遥遥望着家乡的方向,想像衣带渐宽的妻子,为着相思消得万分憔悴。此一端憔悴不堪,彼一端断肠人在天涯。在晚霞消逝于地平线的最后一刻,她终于明白,原来同一种相思,换得两处闲愁。
百转千回的相思没有解药。朱砂笺上留下最后一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人早已写尽一切人生滋味。相思却千年不变。把思念化成梦境,和古人一起品相思之苦,也算是一种不是慰藉的慰籍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陈振林,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以文学养教学,以教学促文学。冰心儿童图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青铜骏马文学奖、麋鹿文学奖、吴伯箫散文奖、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得者;教育部认定中小学校图书馆图书作者,校园文化研究专家,教师培训专家。全国“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评委,“原生态”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者与践行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全国各地进行语文教学、文学创作、校园文化、教师成长等专题讲座(讲课)60多场次。50多篇作品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4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月刊》等报刊发表教学文章410多篇;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说月报》《读者》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27部。系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作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经典”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教师博览》等刊签约作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是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自留地,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小作坊。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报告、总结、交流材料,演讲稿,小说,剧本,策划书,广告词,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