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王红玉】我的时尚婆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19

我的时尚婆婆

原创/王红玉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我的婆婆,短烫发,板栗色的颜色;她身高约1.6米,身材高挑;身穿长款以灰色为主的连帽外套毛衣,手掌大小的菱形拼接体,菱形里面是很精致的灰白两色组成的图案,做工精细,质量非常好;不宽不窄的黑裤子;黑色的中跟皮鞋;整体搭配时尚洋气。婆婆现在快70岁了,她穿着依旧时髦大方,无论哪个季节或是哪个年龄段,她都穿得时尚入时。比如冬天,一件长款黑色羽绒服,搭配黑色打底裤,略带跟的棕色低靴子,依旧短烫发,随便围一条绛红色围巾,咋看都时尚。

婆婆不仅衣着时尚,思想还前卫有远见,也称得上时尚。婆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她说她那时没条件上学,只上了几年家里硬是让停学了。农村的条件艰苦,她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她铁了心让两个孩子好好上学,脱离农村。小孩子嘛,单就父母的说教难免力度不够。婆婆说她和公公多次把他们带到地里干农活,让他俩亲身经历干活的辛苦,说三伏天也让他俩地里干过活。家里的各种活也让他俩没少参与。目的就是让他俩知道农村干活的辛苦,从而激励他俩好好学习。老公和小姑子也争气,如愿跳出农门。那时候,老公说只要是学习上买资料、买学习用具公婆是一点不打折扣。公婆用自己的行动教他们正确做人。老公曾说他初三就转到城里上学了。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公婆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还是很有远见,很有前瞻性的。他们的思想境界在三十多年前可是不多见的哦,那个时代的农村父母,大多数人对待孩子上学的态度是能上则上,上不了就回家劳动。公婆那时算得上思想前卫。

公婆对待孙子辈上学也是全力支持。我孩子高三补习他们也支持去西安,说那里教学水平高;小姑子的老大小升初考到了交大附中,随之而来的是小姑子在西安的买房,他们都给予各方面的支持。我的这个婆婆,自己虽然没啥文化,但却有年轻人的思想,一点都不落伍。

婆婆勤快,心灵手巧,还有一双时尚的慧眼。我女儿小时候穿的毛衣花色好,款式新,样式别致,毛线颜色搭配洋气时尚。这些基本都是她奶奶针的。记得有一次婆婆和我在街上逛时,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穿了一件红白相间的既时尚又洋气的毛衣,特别惹眼。她悄悄对我说:“没见过这么洋气的毛衣,给咱娃也织一件。”婆婆为了弄清小女孩的毛衣是如何织的,急忙前去搭讪,给小女孩的妈妈说了几句好话,小女孩也很配合。于是呢,婆婆手从毛衣底下把花子撑开仔细看了又看,又从正面掰开看了看针法,自言自语道:“哦,是这样织的。”她又把领子细细“研究”了一番,说会织了。婆婆悟性高得惊人。这件毛衣的特别之处在于:是从领子往下织(正常织法是从下往上织)。一周后我孩子就穿上了她时尚奶奶给织的绿白相间我还叫不上花色名字的新毛衣了。这件毛衣在单位院子里一经亮相,几乎惊艳了每个年轻妈妈的眼睛。2000年以前大人小孩的毛衣基本都是纯手工织就。毛衣是那个时代衣着时尚的因素之一。

老公说他刚上初中那会儿她妈给他做了一身陈真服,当时在班里的男生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我家里的沙发坐垫,车上的坐垫也是婆婆钩的。无论垫子的颜色搭配、图案花色、质量品质、细致的活路、整体的效果、都无可挑剔。 婆婆自己家里的沙发上、大小凳子上、靠背椅子上也都是她钩的垫子,包括小姑子家的部分坐垫也是。 她还给我们家里织了几个黄色大小不一的南瓜,作摆设用。婆婆、我、小姑子我们每人都有几个不同款式、不同大小、不同颜色、手提的、挎肩的包包,全是婆婆不同时段用钩针钩的。我的婆婆呀,老年人的年龄,年轻人的思维。

好几年前,我和老公给婆婆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她虽是第一次接触,但悟性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极强,老公稍稍加以指导,她就会用了。没几天功夫她就能熟练操作了。2018年的冬天,那个智能手机用了三四年不好用了,婆婆要求换个新的。刚好赶上周天我们就在老家,婆婆说这次坚决不花我们的钱,她出钱,我们给她负责买就好,并且说她要好一点的。于是就给她2599元买了oppo最新款的淡蓝色智能手机。她把智能手机的功能也算是用到了极致。语音、视频、群聊、私发微信、发朋友圈、转发文章、拍照、制作音乐相册等等,她无不精通。忽有一天,我看到微信时大惊,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长串汉字留言。我问起缘何打字?婆婆说她在练习打字呢,说有时候她需要用这个。并解释说晚上如果图图(小姑子的老二,四岁多一点)睡着了,她和小姑子说话就不怕吵到孩子了。联想到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她就曾给我发过短信,这样一想,这么一长串汉字就不足为奇了。她的手机上有抖音、微视、刷宝、快手、各种小游戏等等,百宝箱,啥都有。她手机玩得忒顺溜,一点儿都不比年轻人差。我会的她都会,我不会的她也会。哈哈,我是一百个佩服。

我的婆婆呀,一点不像老年人。她的护肤品和年轻人的没什么两样,什么洗面奶呀、水呀、乳呀、霜呀、眼霜呀、防晒霜呀,统统都有。保养烫发的那些东西也是样样齐全。婆婆呀,做饭特别好吃,经常创新做新菜品,花样饭。婆婆和她的小外孙也是用普通话交流,虽然有时频道的确不够准确,但足以说明婆婆是个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思维不僵化、追赶时髦的人。

70年代末80年代初,婆婆在他们村上的小学做过几年饭,后来婆婆又在他们村上开了小卖部,带布匹床单之类的,婆婆说她的小卖部不仅是村上(十一个生产队,四五千口人)也是周围村子最大的,也算是最早的,生意特别好。渐渐地周围开小卖部的多了起来,利润也薄了,婆婆就不开了。之后公婆又承包了生产队一二百亩荒芜闲置的土地用来种植苹果,赚了不少钱。结果队上的人害了红眼病,要求分割土地,因此公婆放弃了继续承包。第二年公婆又去80公里以外的黄龙承包果园(已挂果的成品树),包了两年。80年代,老公家是村里少有的万元户;家里还买了村上第一台黑白电视;箍了钢筋窑;婆婆给自己买了村上第一台建设60摩托。1990年公婆又开始给南方的客收苹果(即在自己家里做苹果代办,时机好的时候自己也收货发往南方),由于从不拖欠果农苹果款,生意呢还不错。这个生意做了好多年。

我的这个婆婆呀,好像骨子里就自带时尚气息 ,自强不息,没有刻意,没有做作,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婆婆思路活泛,脑子灵光,思想前卫,思维超前,衣着时尚。婆婆就如努力向上生长的苍柏,片片叶子面向阳光,积极向上。愿婆婆余生还按照自己的意愿健康快乐生活,并能轻松享受生活!

写于2020年6月20日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王红玉】妈,生日快乐!
【大荔文学·诗歌·王红玉】忆西湖
【大荔文学·散文·王红玉】这一片热土
【大荔文学·散文·王红玉】红薯面削削
【大荔文学·散文·王红玉】家有小外甥
【大荔文学·散文·王红玉】清明,抹不去的思念
【大荔文学·散文·王红玉】三月的味道

作者简介

王红玉,水利工作者。喜欢旅游,爱好美食,热爱运动。阅读丰盈了灵魂,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因而闲暇时也写写小文充实自己的生活!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