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郝晓玲】七夕前游七夕公园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67

七夕前游七夕公园

原创/郝晓玲

七夕前的一个礼拜六,暑假的末期,秋高气爽,空气宜人,和楚楚约好,带上潼潼,一起去昆明池七夕公园游玩。昆明池建成已经好几年了,虽然相距不是很远,但一直也没挤出时间去。
楚楚,潼潼的干妈,我一个非常要好的姐妹。她个子不高,瘦瘦的,很干练,性格也温和,潼潼特别喜欢她。她是个工作狂人,常常是工作占用了业余时间,阴差阳错的,到现在还孑然一身,不免让人心疼又牵挂。
我打趣她:“咱们今天去七夕公园,虔诚的给你祈个福,给潼潼找个干爸”。
她也很配合地来了一句:“哎呀呀,但愿今天能让崔莺莺碰到她心仪的张生啊”。
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昆明池是西汉时期建立的。当时,武帝为征讨西南诸国,在今天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一带,开凿了此池,用于训练水军。在当时,昆明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大人工湖泊。自汉至唐,昆明池在不同时期皆发挥了军事、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重作用,一度成为汉唐皇家园林“上林苑”的重要构成部分。汉武帝把它比作天上的银河,为了顺应天象,在池的东西两侧,分别立了牛郎和织女两尊石像,天上的两颗星星也称做牛郎星和织女星。
不巧的是,我们去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七夕会场,我们没能上鹊桥,只能远远地眺望,内心不免有些许遗憾。站在七夕湖边,凉风习习,看拱形的桥倒映在湖水中,在湖面上又映出一个半圆,倒是像一轮明月了。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清澈的湖水泛起层层涟漪……昆明池七夕公园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七夕《天下有情人此夕最相思》特别节目,再一次要来昆明池,在七夕公园完成部分录制,以现代影像和舞台技术表现虚拟与现实的时空交替,展现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和大唐盛世道不尽的良辰美景。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这是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七》,追忆了往昔昆明池的情景,昔日盛唐国力强盛,物产富饶,昆明池景色壮丽,反衬今日之衰微,也有作者自己的漂泊孤独之感。
《古诗十九首》是最早提到牛郎和织女故事的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但在这首古诗中,他们却并不幸福。这首诗,低吟着牵牛与织女之间无限的思念,可就是这又清又浅的银河,使得他们只能相互对望,却说不上话。牛郎织女这个感人的传说,传唱了千年,也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和自由的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伴着“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之句,七夕成了国人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更多关于七夕的经典名篇,也从长安城传诵至今。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有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七夕节,才有了一点缠绵悱恻的爱情味道。
最喜欢的还是秦少游的《鹊桥仙》,且来读一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要经得起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心相爱,即便千里万里,也只是天涯咫尺。不管是天隔一方,还是朝夕相处,牵起对方的手,就是一辈子。缘分,一次相遇,就是一生相守,来的时候是突然,或偶然的,所以请珍惜缘分,彼此长情到老。
在我们家乡,七夕节,也是有一些风俗的。
每年节前,有出嫁了女儿的家庭,都要蒸花馍。蒸花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通常要好几个妇人合作才能完成。在我们家乡,花馍叫“糕”,是娘家人给出嫁的女儿送的“七月七”。花馍种类繁多,造型奇特。主要有“老虎”,是专门给男同胞吃的,寓意男同胞在外面要厉害一点,不能被人欺负。女同胞的是“石榴”,取多子多福之意。若是出嫁第一年的女儿,花馍就更气派,数量也更多。哈哈,这也是寄托了娘家人的绵绵爱意,希望女儿生活幸福吧。
另外就是做自己家人吃的“陋食”(“陋”字怎么写,我也无从考究,暂且用它来代替吧)。将面擀成面饼,裹上糖,包成圆形面团。模具内均匀撒满面粉,将面团放入模具中,按压实在,随即倒扣模具,轻轻敲打,模坯便倒出来了,然后放在锅上蒸。现在才知道这就叫“巧馍”。小时候体验过它的制作过程,知道它类似于现在的点心,是一种带馅的面食制品。中间有各种花纹,有的是龙凤呈祥,有的是鸳鸯戏水等等。
七夕的晚上,星空浩渺,朗月清风,树影幢幢。一家人围坐在院子中,摇着蒲扇,吃着西瓜、苹果,品尝着巧馍,真真的是甜在心里。这也是朴实的农家人对甜蜜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那时的七夕,我们这群孩子们都傻傻的。大小一群都聚集在隔壁家葡萄架下,初秋的夜晚,蚊虫叮咬,露水湿重,大家叽叽喳喳,只听得蛐蛐不停地在歌唱,也没听见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我清楚地记得,回到家以后,硬是缠着母亲,要母亲给我们院子也种一棵葡萄树,我要独自一个人看星星,看月亮,听悄悄话。
有这样一副描写七夕的对联 : 云汉秋高,凉生七夕;天街夜永,光耀双星。这被认为是由唐代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两句改编而来的,作者拈诗撰联,蕴含深意,浑然成趣,颇有趣味。
说到底,七夕,更是一个美丽、浪漫、幸福的日子。说起浪漫,想到了林清玄先生《人间有味是清欢》中写到的: 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愿美好温馨的爱情永远浪漫下去,日日如此,不止在七夕。
你给生活意境,生活给你风景。亲爱的楚楚,你想要的,都在下一个转角,等你。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郝晓玲】家乡的秋
【大荔文学·散文·郝晓玲】夏日的雨

作者简介

郝晓玲,渭南大荔人。喜欢文字,喜欢诗词,作品散见《渭南文坛》《华山文学》《金水文学》等网络平台。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织女曰

    七夕短诗,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缝缝补补天庭内,心心念念云雾外. 星眼望穿万缕华,碎心痛过千重世. 一年到头盼七夕,记过日子扮红妆. 无数喜鹊变彩桥,世俗牛郎按期到.

  • 【大荔文学·散文·郝晓玲】怀念父亲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32 怀念父亲 原创/郝晓玲 再过几天,便是父亲的忌日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脑海里盘旋.   坐在书桌 ...

  • 【大荔文学·散文·郝晓玲】初冬感怀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41 初冬感怀 原创/郝晓玲 二十四节气已过立冬,但阳光依旧暖暖的,照在身上很是惬意.尤其喜欢这个季节的太阳.晨起,远眺日出,看朝阳穿越地平线,光芒万丈 ...

  • 【大荔文学·散文·郝晓玲】初冬的清晨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55 初冬的清晨 原创/郝晓玲 立冬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了,往年一进入11月份,气温就下降了,寒气袭人.可是今年,好似初冬比较仁慈,专门给深秋留了最后一次妖 ...

  • 【大荔文学·散文·张晓娟】再游大荔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65 再游大荔 原创/张晓娟 大荔,多么大气的名字,作为一个地道的关中人,一生不到大荔真不知道渭北平原上这个大荔有多大.大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二十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巧玲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68 巧玲 原创/高晓茜 巧玲是乡里乡亲面馆原来后厨服务员.巧玲,不巧,是个可怜娃.娘家在洛河南的耿园,姐妹仨人,爸有精神病,妈嫌弃抛下姐妹仨跑了,奶奶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牛娃娘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1 牛娃娘 原创/高晓茜 物愈旧,情愈深,纠缠的时光,一旦有了年头,便眷恋难舍-- 周日在家,八十有二的老妈说起了牛娃娘.  在我的老家,年龄大些的女 ...

  • 【大荔文学·散文·马瑞玲】又是一年冬至时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2 又是一年冬至时 原创/马瑞玲 立冬一个多月,冬至又到了,时光好快.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北方,冬至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一碗稀饭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8 一碗稀饭 原创/高晓茜 人生中无疑会有很多珍惜的事,朋友间的一席长谈.内心深处的一点点共鸣.风尘中偶然逢得的"知已",还有把客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傻老李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39 傻老李 原创/高晓茜 老李是乡里乡亲面馆的老板,开面馆四年多了,和他投缘的来吃饭,他恨不得把最好的呈现出来,吃完收一点点钱,吃上一百,他只收五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