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用药加减工具箱

艾御享堂 2021-06-25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台湾中医药博物馆镇馆之宝——清朝皇帝"急救箱"


临床选药工具箱(一)
一,发热
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
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
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
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
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栀子,
6、少阳证----柴胡,黄芩,
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
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
二,一切头痛
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
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
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
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
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栀子,黄芩 ,
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
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
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
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
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
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
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
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
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
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
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
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
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
三,眩晕
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生姜,
2、内伤眩晕----人参,当归,茯苓 ,枣仁,菊花,天麻,桔红,
3、肝风内动----菊花,钩藤,天麻,地龙,薄荷,
4、肝阳上亢----珍珠母,代赭石,石决明,龙骨,牡励,
5、肝热眩晕----夏枯草,菊花,龙胆草,草决明,
6、气虚眩晕----黄芪,党参,升麻,人参,
7、血虚眩晕----当归,熟地,首乌,白芍,
8、肾阳虚晕----鹿茸,紫河车,锁阳,仙灵脾,仙茅,
9、气滞头晕----木香,丁香,砂仁,桔皮,花苓 ,炒白术,
10、痰湿头晕----半夏,陈皮,茯苓,白术,
四,咽喉痛
1、外感风热----牛蒡子,蝉蜕,薄荷,元参,竹叶,
2、肺气不利----射干,桔梗,麦冬,
3、肺胃热盛----山豆根,牛黄,马勃,通大海,花粉,
4、热毒----银花,连翘,板兰根,栀子,
5、失音----通大海,川贝,款冬花,
五,口舌痛
1、心胃火盛----川连,栀子,石膏,黄芩,木通,竹叶,灯芯草。
2、肺胃阴虚----生地,元参,石膏,玉竹,沙参,麦冬,
3、虚火上炎----元参,生地配肉桂,
4、阳明腑实----大黄,芒硝,元明粉,
六,口感
1、口渴----花粉,葛根,芦根,沙参,
2、口苦----龙胆草,茵陈,枝子。
3、口甜----川连,黄芩,栀子,石膏,佩兰,茯苓 ,竹叶,
4、口臭----炒黄芩,川连,木通,连翘,荜卜,各香,砂仁,川朴,槟榔,
七,牙痛
1、牙齿肿痛----当归,生地,丹皮,升麻,川连,防风,荆芥,石膏,
2、胃火牙痛----升麻,川连,生地,当归,丹皮,生石膏,大黄,芒硝,甘草。
3、风火牙痛----羌活,防风,藁本,白芷,川芎,薄荷,细辛,生地,
4、虫牙痛----元参,生地,川连,川椒,细辛,白芷,乌梅,薄荷,
5、阴虚牙痛----熟地,生石膏,麦冬,牛膝,知母,
6、牙齿腐烂----芦荟,胡黄连,栀子,牛蒡子,银柴胡,桔梗,川军,玄参,薄荷,
八,鼻疾
1、鼻流清涕----石膏,玉米,辛荑,麻黄,赤芍,桔梗。
2、鼻流臭涕----苍耳子,白芷,黄芩,胆草,知母,牛蒡子。
3、鼻流浊涕----苍耳子,辛荑,白芷,薄荷,各香。
4、鼻流黄涕----黄芩,栀子,银花,鱼腥草,苍耳子,辛荑,知母,防风。
5、鼻衄----生石膏,白茅根,侧柏叶,茜草根,淮牛膝,生地。
6、鼻内生疮----黄芩,麦冬,炙桑皮,栀子,连翘,赤芍,桔梗,荆芥,薄荷,甘草。
艾御享堂

中医心法的交流推广平台
1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九,耳疾
1、肾虚耳鸣----熟地,山药,山萸,云苓,泽泻,丹皮,磁石,五味子,
2、肝火耳鸣----龙胆草,泽泻,牛膝,黄芩。
3、突然耳聋----知母,生石膏,柴胡,香附,路路通,甘草,
4、耳内流脓----银花,连翘,栀子,柴胡,黄芩,防风,荆芥,当归尾,赤芍,
5、耳内生肉----当归,川芎,炒白芍,靶子,柴胡,丹皮,黄芩,川连,牛蒡子,生石膏,甘草。
6、耳底疮----银花,连翘,薄荷,桔梗,蒲公英,菊花,路路通。
7、耳痒----熟地,生地,天冬,麦冬,玄参,郁金,泽泻,甘草,
十,目疾
1、眼流泪----苁蓉,熟地,山药,菊花,丹皮,泽泻,
2、眼前黑花----磁石,菟丝子,远志,神曲,石斛,苁蓉,熟地,
3、肝火上冲----龙胆草,栀子,黄芩,夏枯草,秦皮,
4、风热目翳----密蒙花,谷精草,草决明,木贼,蝉蜕,青葙子,菊花,
5、肝肾虚----熟地,女贞子,枸杞,复盆子,白芍,黑豆,
6、瞳孔散大----山萸肉,五味子,知母,菟丝子,枸杞,
7、瞳孔缩小----元参,丹皮,
8、白内障----菟丝子,五味子,谷精草,
9、只能视上物----(肾阳不足)酒当归,黄芩,熟地,麦冬,五味子,人参,柴胡,枳壳,枸杞,
10、只能视下物----夜明砂,石决明,蝉蜕,当归,木贼,
11、肝虚雀目----柴胡,白芍,熟地,茯苓,菊花,细辛,防风,甘草,
12、眼不能远视----(气虚血明)生地,麦冬,枳壳,菊花,
13、眼不能近视----(血虚气明)人参,远志,菖蒲,茯芩,
14、视物异色----人参,黄芪,蔓荆子,黄柏,白芍,葛根,升麻,炙甘草,
15、目眩----熟地,菟丝子,车前子,杞子,菊花,
十一,胸胁痛症
1、气滞痛----薤白,瓜萎,枳壳,桔梗,橘叶,乌药,木香,
2、淤血痛----丹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
3、痰阻痛----白芥子,瓜萎仁,半夏,陈皮,枳实,
4、阳虚寒凝痛----桂枝,肉桂,制川乌,附子,
5、胁痛----(左痛)柴胡,陈皮,川芎,赤茯芩,枳壳,木香,甘草,香附,(右痛)桔梗,陈皮,枳壳,郁金,
十二,呕吐呃逆
1、胃寒----半夏,陈皮,丁香,柿蒂,砂仁,良姜,干姜,吴萸,
2、胃热----竹茹,批杷叶,枝子,赭石,
3、痰湿----半夏,陈皮,生姜,茯芩,
4、伤食----山楂,莱腹子,炒麦芽,炒谷芽,神曲,
5、一般呕吐----藿香,半夏,橘皮,云芩,川朴,枳实,伏龙肝,甘草,生姜,
6、一般呃逆----旋复花,赭石,半夏,党参,陈皮,砂仁,甘草,生姜,
十三,腹痛胃脘痛
1、寒痛----干姜,高良姜,吴萸,附子,肉桂,乌药,小茴香,
2、热痛----川黄连,栀子,黄柏,川楝子,
3、虚痛----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
4、寒积实痛----附子配大黄,干姜配大黄,
5、气滞痛----木香,厚朴,枳壳,枳实,砂仁,香附,乌药,沉香,檀香,
6、血淤痛----元胡,五灵脂,没药,丹参,蒲黄,
7、虫痛----乌梅,使君子,槟榔,川椒,
8、食痛----山楂,莱菔子,炒麦芽,炒神曲,鸡内金,
十四,消化异常
1、食欲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
2、消化不良----炒麦芽,炒扁豆,鸡内金,五谷虫,焦山楂,神曲,木香,
3、痞满腹胀----丁香,木香,沉香,砂仁,槟榔,青皮,陈皮,二丑,
4、吞酸----川黄连配吴萸,乌贼骨配浙贝母,煅瓦楞子,
5、嘈杂有佘----川连,栀子,白芍,神曲,橘皮,云芩,白术,
6、嘈杂不足----当归,白芍,川连,人参,白术,云芩,神曲,甘草。
十五,腰痛
1、肾虚腰痛----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巴戟,
2、气滞腰痛----(闪挫)当归,官桂,玄胡,杜仲,小茴香,木香,
3、风湿腰痛----独活,羌活,防风,桑寄生,狗脊,木瓜,稀莶草,威灵仙,
4、寒湿腰痛----干姜,苍术,细辛,附子,肉桂,
5、血淤外伤----乳香,没药,川牛膝,三七,桃仁,红花,
十六,四肢关节痛
1、风湿痛---羌活,防风,细辛,木瓜,威灵仙,海桐皮,秦皮,
2、寒痛---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
3、经络阻滞痛---鸡血藤,络石藤,青风藤,威灵仙,地龙,
十七,部位引经药
1、肩部—--姜黄,
2、上肢—--炙桑皮,桂枝,羌活,
3、下肢----牛膝,木瓜,
4、膝关节----牛膝,松节,
十八,四肢痛,关节肿
1、湿在表---白术,苍术,羌活,防风,川芎,独活,桂枝,
2、湿在里---白术,苍术,云芩,泽泻,陈皮,半夏,神曲,炙草。
3、湿在上---玉米,杏仁,桑皮,藁本,荆芥,橘红,半夏,云芩。
4、湿在下---白术,苍术,防风,防己,羌活,泽泻,玉米,牛膝。
十九,失眠
1、心虚--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花,合欢皮。
2、心神不定--龙骨,龙齿,远志,茯神,牡蛎,磁石,琥珀。
3、痰浊壅滞--远志,菖蒲,半夏,茯神。
4、火热扰心--川黄连,栀子,竹叶,木通,灯芯。
5、心肾不交--肉桂配川连,远志。
6、用脑过渡--茯神,熟地,远志,炒
临床选药工具箱(二)
中风卒倒不语,须用皂角、细辛,开关为主。
痰气壅盛,须用南星、木香为主。
语言謇涩,须用石菖蒲、竹沥为主。
口眼 斜,须用防风、羌活、竹沥为主。
手足搐搦,须用防风、羌活为主。
左瘫属血虚,须用川芎、当归为主。
右瘫属气虚,须用参、术为主。
诸风,须用防风、羌活为主。
伤寒头痛,须用羌活、川芎为主。
遍身疼痛,须用苍术、羌活为主。
发汗,须用麻黄、桂枝为主。
久汗不出,须用紫苏、青皮为主。
表热,须用柴胡为主。
止汗,须用桂枝、芍药为主。
里热,须用黄连、黄芩为主。
大热谵语,须用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为主。
发狂大便实,须用大黄、芒硝为主。
发渴,须用石膏、知母为主。
胸膈膨闷,须用桔梗,枳壳为主。
心下痞闷,须用枳实、黄连为主。
懊 ,须用栀子、豆豉为主。
虚烦,须用竹叶、石膏为主。
不眠,须用枳实、竹茹为主。
鼻干不得眠,须用葛根、芍药为主。
发斑,须用玄参、升麻为主。
发黄,须用茵陈、桅子为主。
中寒阴症,须用附子、干姜为主。
中暑,须用香薷、扁豆为主。
中湿,须用苍术、白术为主。
泻心火,须用黄连为主。
泻肺火,须用黄芩为主。
泻脾火,须用芍药为主。
泻胃火,须用石膏为主。
泻肝火,须用柴胡为主。
泻肾火,须用知母为主。
泻膀胱火,须用黄柏为主。
泻小肠火,须用木通为主。
泻屈曲之火,须用桅子为主。
泻无根火,须用玄参为主。
内伤元气,须用黄 、人参、甘草为主。
脾胃虚弱,须用白术、山药为主。
消食积,须用麦芽、神曲为主。
消肉积,须用山楂、草果为主。
消酒积,须用黄连、干葛、乌梅为主。
消冷积,须用巴豆为主。
消热积,须用大黄为主。
六郁,须用苍术、香附为主。
结痰,须用栝蒌、贝母、枳实为主。
湿痰,须用半夏、茯苓为主。
风痰,须用白附子、南星为主。
痰在四肢经络,须用竹沥、姜汁为主。
痰在两胁,须用白芥子为主。
老痰,须用海石为主。
肺寒咳嗽,须用麻黄、杏仁为主。
肺热咳嗽,须用黄芩、桑白皮为主。
咳嗽日久,须用款冬花、五味子为主。
气喘,须用苏子、桑白皮为主。
疟疾,新者宜截,须用常山为主。
疟疾久者宜补,须用白豆蔻为主。
痢疾初起者宜下,须用大黄为主。
痢属热积气滞,须用黄连、枳壳为主。
里急后重者,须用木香、槟榔为主。
久痢白者属气虚,须用白术、茯苓为主。
久痢赤者属血虚,须用当归、川芎为主。
泄泻须用白术、茯苓为主。
水泻须用滑石为主。
久泻须用诃子、肉豆蔻为主(或柴胡、升麻,升提下陷之气,其泻自止)。
霍乱,须用藿香、半夏为主。
呕吐,须用姜汁、半夏为主。
咳逆,须用柿蒂为主。
吞酸,须苍术、神曲为主。
嘈杂,须用姜炒黄连、炒桅子为主。
顺气须用乌药、香附为主。
痞满,须用枳实、黄连为主。
胀满,须用大腹皮、浓朴为主。
水肿,须用猪芩、泽泻为主。
宽中须用砂仁、枳壳为主。
积聚,须用三棱、莪术为主。
积在左是死血,须用桃仁散结为主积。
在右是食积,须用香附、枳实为主。
积在中是痰饮,须用半夏为主。
黄胆,须用茵陈为主。
补阳须用黄、附子为主。
补阴须用当归、熟地为主。
补气须用黄 、人参为主。
补血须用当归、生地为主。
破瘀血须用归尾、桃仁为主。
提气须用升麻、桔梗为主。
痨热痰嗽声嘶,须用竹沥、童便为主。
暴吐血,须用大黄、桃仁为主。
久吐血,须用当归、川芎为主。
衄血,须用枯黄芩、芍药为主。
止血须用京墨、韭汁为主。
溺血,须用栀子、木通为主。
虚汗,须用黄、白术为主。
眩晕,须用川芎、天麻为主。
麻者是气虚,须用黄芪 、人参为主。
木者是湿痰死血,须用苍术、半夏、桃仁为主。
癫属心,须用当归为主。
狂属肝,须用黄连为主。
痫症,须用南星、半夏为主。
健忘,须用远志、石菖蒲为主。
怔忡惊悸,须用茯神、远志为主。
虚烦,须用竹茹为主。
不寐,须用酸枣仁为主。
头左痛,须用芎、归为主。
头右痛,须用参、为主。
头风痛,须用 本、白芷为主。
诸头痛,须用蔓荆子为主。
乌须黑发,须用何首乌为主。
耳鸣,须用当归、龙荟为主。
鼻中生疮,须用黄芩为主。
鼻塞声重,须用防风、荆芥为主。
鼻渊,须用辛夷仁为主。
口舌生疮,须用黄连为主。
牙痛,须用石膏、升麻为主。
眼肿,须用大黄、荆芥为主。
眼中云翳,须用白豆蔻为主。
翳瘴,须用蒺藜、木贼为主。
内瘴昏暗,须用熟地黄为主。
肺痈肺痿,须用薏苡仁为主。
咽喉肿痛,须用桔梗、甘草为主。
结核瘰 ,须用夏枯草为主。
心胃痛,须用炒桅子为主。
腹痛,须用芍药、甘草为主。
腹冷痛,须用吴茱萸、良姜为主。
止诸痛,须用乳香、没药为主。
腰痛,须用杜仲,故纸为主。
胁痛,须用白芥子、青皮为主。
手臂痛,须用薄桂、羌活为主。
疝气,须用小茴香、川楝子为主。
香港脚湿热,须用苍术、黄柏为主。
下元虚弱,须用牛膝、木瓜为主。
痿 ,须用参、 为主。
肢节痛,须用羌活为主。
半身不遂,须用何首乌、川、草乌为主。
诸痛在上者属风,须用羌活、桔梗、桂枝、威灵仙为主。
在下者属湿,须用牛膝、木通、防己、黄柏为主。
消渴,须用天花粉为主。
生津液须用人参、五味子、麦门冬为主。
赤白痢,须用茯苓为主。
遗精,须用龙骨、牡蛎为主。
小便闭,须用木通、车前子为主。
大便闭,须用大黄、芒硝为主。
便血,须用槐花、地榆为主。
痔疮,须用黄连、槐角为主。
脱肛,须用升麻、柴胡为主。
诸虫,须用使君子、槟榔为主。
妇人诸病,须用香附为主。
妇人腹痛,须用吴茱萸、香附为主。
妇人经闭,须用桃仁、红花为主。
妇人血崩,须用炒蒲黄为主。
妇人带下,须用炒干姜为主。
妇人安胎,须用条芩、白术为主。
妇人产后虚热,须用炒黑干姜为主。
妇人产后恶露不行,须用益母草为主。
妇人难产,须用芎、归为主。
妇人乳汁不通,须用穿山甲为主。
妇人催乳,须用白芷、贝母为主。
小儿疳积,须用芦荟、蓬术为主。
小儿惊风,须用朱砂为主。
诸毒初起,须用艾火灸之为主。
发背,须用槐花为主。
痈疽,须用金银花为主。
败脓不去,须用白芷为主。
恶疮,须用贝母为主。
疔疮,须用白矾为主。
便毒,须用穿山甲、木鳖子为主。
鱼口疮,须用牛膝、穿山甲为主。
疳疮,须用五倍子为主。
杨梅疮,须用土茯苓为主。
疮,须用轻粉、黄柏为主。
杖疮跌伤,须用童便、好酒为主。
疥疮,须用白矾、硫磺为主。
癜风,须用密陀僧为主。
诸疮肿毒,须用连翘、牛蒡子为主。
破伤风,须用南星、防风为主。
汤烫火烧,须用白矾、大黄为主。
犬咬伤,须用杏仁、甘草为主。
癫狗咬伤,须用斑蝥为主。
蛇咬伤,须用白芷为主。
中诸毒,须用香油灌之为主。
中砒毒,须用豆豉、蚯蚓为主。
诸骨哽喉,须用,戌尨,涎频服为主。
(0)

相关推荐

  • 安东柱常用方2  段英廉   七画

    七画 杨方 黄芪10g 半夏10g 红参10g 甘草7.5g 独活7.5g 防风7.5g 土芍10g 羌活7.5g 陈皮10g 白茯苓10g 柴胡10g 泽泻10g 土白术20g 川黄连3.5g 干姜 ...

  • 当归拈痛汤:羌活、 ...

    当归拈痛汤:羌活. 防风.苍术.炙甘草.葛根(风寒湿闭)-----茵陈.黄芩.泽泻.白术.猪苓.知母(肝胆湿热水饮)---苦参当归(痛痒)---人参白术防风(正虚). @浙江子樵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 ...

  • 方药集验方( 162首)(下)

    101.回春壮阳冲剂 淫羊藿40仙茅40韭菜子40菟丝子40补骨脂40巴戟天40五味子30枸杞子40当归20黄芪50附子20覆盆子30蛇床子40黄狗肾一具蛤蚧1对紫河车1具.研粉8g,日三次口服. 1 ...

  • 中风卒倒不语,须用皂角、细辛,开关为主。...

    中风卒倒不语,须用皂角.细辛,开关为主. 痰气壅盛,须用南星.木香为主. 语言謇[jiǎn]涩,须用石菖蒲.竹沥为主. 口眼喎[wāi]斜,须用防风.羌活.竹沥为主. 手足搐搦[nuò],须用防风.羌 ...

  • 临床常用中药配伍药对口诀133对,灵活运用你也可以当名医!

    "张胜兵中医"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 ...

  • 临证用药加减工具箱(果断收藏)

    台湾中医药博物馆镇馆之宝--清朝皇帝"急救箱" 临床选药工具箱(一) 一,发热 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 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 ...

  • 『名医经验』临证用药加减不当辨析

    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但疾病原因往往是复杂的,症候表现有时也有疑似之处,故遣方用药稍不留意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外感表虚证 王某,女,47岁,2005年11月6日初诊. 诉外感10余日,始发热,体温 ...

  • 常见病临证用药加减

    2020-05-29 10:57:05 一,发热 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 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 3.温病-----(卫分)或 ...

  • 伤寒论之小柴胡汤病证的经验用药加减1.风...

    伤寒论之小柴胡汤病证的经验用药加减 1.风寒的柴胡汤加荆芥.防风. 2.风热的,小柴胡汤加薄荷银花加连翘. 3.风湿的,小柴胡汤的可以加藿香.白芷.佩兰. 4.气郁,小柴胡汤加木香郁金. 5.血郁,月 ...

  • 伤寒论之小柴胡汤病证的经验用药加减

    伤寒论之小柴胡汤病证的经验用药加减

  • 诸病症用药加减

    度夕阳 随症加减用药 一,发热 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 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 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 ...

  • 刘渡舟丨温胆汤证及其加减运用

    温胆汤的主证 症状:口苦.呕涎.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以及头目眩晕.幻见.幻闻.幻觉等证象.脉弦或弦滑,舌质红.苔白腻,面颊或见黑斑. 证候分析:口苦反映胆热.<伤寒论>说:" ...

  • 症状用药加减

    症状用药加减

  • 李东垣用药加减规律研究

    目的 李东垣是金元著名的补土派医家,其脾胃学说及对内感与外伤的辨证思想,独树一帜,临床加减用药也别具特色,对后世以至近代医家均极有指导意义.东垣在一系列的著作中,记载了大量加减用药的经验,本文试图从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