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七十四章 杨、董第二次十局赛

第一百七十四章 杨、董第二次十局赛

杨官麟和董文渊争雄棋国,在五十年代初期,实际上是全国棋坛最高席位的争夺战,每一局的得失,都为海内外棋人所关注。
一九五二年,杨官麟开始击败董文渊,使天平上砝码的比重逐渐倾重于杨的一方,然而在董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因而在一九五三年以后,他们之间的历次战役,仍然是龙争虎斗,倾动一时。
在华南和华东棋手争雄的战史上,三十年代的黄松轩和周德裕之战,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页。但黄、周二人未作过连续十局的决胜赛,而且到黄松轩在公开比赛中取得多胜一局的战绩之后,两人即没有再行角逐,因而胜负之势并不明显。事实上,周德裕并不承认黄松轩能高出他一头地,他对华南棋人的评论,除了衷心称许李庆全“坚如铜墙铁壁,虽临以大力,亦复颠扑不破”之外,其余则绝少置论。
这与杨官麟、董文渊之间的决胜就有所不同。自五十年代开始,数年之间,两人反覆较量,而且作多局决胜比赛,胜负之势,并不系于一局之微,也不系于一年的暂胜,而是取决于屡战屡胜,因此高下就判然了。
一九五三年秋,当陈松顺在北京大战群雄的时候,杨官麟又出现在上海棋坛,正是“人似秋鸿来有信”,他每年一度访沪,都激起了棋国波澜。杨、董第二次公开十局决胜赛,从八月中旬到九月中旬间歇地举行。
这一战对于杨官麟来说,是考验他能否乘胜追击,保持上一年的胜势;对于董文渊来说,则是考验他能否扭转乾坤,重获一九五一年以前的优胜,两人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这次十局决胜赛,前数局的形势是互有得失,比分拉近,所以赛程紧张,直到第九局决定了双方的胜负,便不必续弈第十局了。下面选择九局中的四个对局。
这一局,八月十四日弈于一乐天。董文渊本来极端注意在开局阶段不失法度,但对付强敌杨官麟,反而在开局有所疏失,这是他想以偏着求变的缘故。这局的第八手,官着应卒7进1,他却走炮2平1,由此为对方所乘。仅仅走到二十着,他即被迫以一车换二子,兼兑一车,形成了无车对有车的局面。到了如图的形势,董应接走炮8平5,以重兵控制中路,使红马不易跃出。但他先挺了3路卒,平白地被红方渡过七路兵,以后就无所作为了。末后,杨势必劫得一子,董溃不成军。
这一局,九月六日弈于小广寒。杨官麟先行而败,是因为走了一些躁着和劣着,但董文渊却是妙着叠见,获胜不是幸致的。这中间有几个关键的地方:第十四手,董车1进2保炮,官着,如果误走炮2进2,车二进一,炮8平2,车二平三,后炮进8,车三平七,前炮退1,炮五进四,将5进1,车七进一,将5进1,车七退三,车1平2,炮六进二,杨方可胜。又如第二十九手,杨应改走车八平六拦马,局面仍稳,现误走车八进一躁着,被董马4进5吃中兵,从而取得空头炮,对杨不利。
到了如图形势,杨应走车八平四,如董方马6进7,则相七进五捉车。如董方走马6进4,则车四平六,只失一相,可能守和。现在走帅五退一,则立成败势了。
这一局,九月八日弈于永安公司。按照一般评论,都认为董文渊在开局时走了飘着而致失势。这表现在第十八手炮8进4行险抢先,反映了他有急躁情绪。这一着仍以炮8进2较稳。杨方是一直握先手。第三十二手,董方本宜象3进5,现走炮5平9,虽得一兵,但失一象,宫墙残破,使杨方得以扩大优势。到如图,杨方叫将,必得一子。胜定。
这是第九局,九月十二日弈于小广寒。这时棋赛到了尾声,前八局的比分是杨胜四局,董胜三局,和一局。在杨官麟多胜一局的情势下,如果董能胜了第九局,则四比四,需要在第十局决胜,要是董输了这局,则胜负已定,无须续弈了。所以这局棋对于董来说是许胜不许败,甚至他还极力避免和棋,结果还是输了。
董的失误是四十一手兵五进一,白送一兵,无济于事,而且造成无穷后患,到了七十四手,杨车9退2邀兑,如果董肯兑车,则杨未必能胜,以和局居多,董避兑以后,由于少兵,处在下风。到如图,杨车胁相,必杀边马。最后,车双兵必胜车双士。
杨、董第二次十局赛,实只弈了九局,杨五胜三负一和,又一次击败了董文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