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年轻唯有为,年老方无悔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公元1050年夏,30岁的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老家时,途经杭州写下《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了最高处。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作者在写登山观感,实则是直抒胸意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21岁即登科取士,授淮南节度判官,后调为鄞县知县。他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寄托壮怀,意欲大展宏图。
然而造化弄人,王安石39岁时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可谓春风得意,他力主变法,但因守旧派反对,后被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遭贬,遂退居江宁,65岁时郁然病逝于南京。归隐后的王安石,脱离了现实斗争,转而赋闲山林,这使其诗作由早年的论事议政,怀古砭今,转变为以写景抒情,避世意禅为主。如《谢郏亶秘校见访于钟山之庐》:“误有声名只自惭,烦君跋马过茅檐。已知原宪贫非病,更许庄周知养恬。”
唐朝诗人元稹有两句著名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经过沧海之后再也不会感到有比它更深更广的水,领略过巫山之云后,再也不会感到有比它更美的云彩。王安石晚年的作品多寄情山野,富有佛道深意,在淡泊中见深远,于宁静里透哲思,不能不说这是与其早年宦海沉浮有关,他对元稹的诗应该更有切身体会吧。
人们常说:年轻时要学儒家,积极修身入世,干一番事业,年纪大了应学道家,在清静中悟道养生,成就圆满人生。此话有理,如果开始不拼搏进取,经历过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楚,大概很难对生活有深刻领悟,再面对艰难困苦时怎能淡然处之,可以说是:年轻唯有为,年老方无悔。元稹的诗便可演绎成:曾经沧海才识水,除却巫山不悔云。
【作者简介】乐山乐水,一个漂在北京的满城人,一个年龄逼着早起的知命人,一个不会抱怨的傻子,一个不知后悔的呆子,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