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辙合写的一首诗,句句是经典,最后10字更是无人能及
据苏辙《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并引》记载:苏东坡贬居海南儋州时,琼州(今琼山市)人姜唐佐曾从学于苏东坡半载。苏东坡“甚重其才”,赞扬他的文章“文气雄伟磊落,倏忽变化”;言行“气和而言遒,有中州人士之风”。
东坡遇赦离琼时,赠姜唐佐两句诗,其中就用到了“破天荒”这个典故 ,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不久,唐佐果然中举,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
岁月总是捉弄人。当姜唐佐高中举人之时,苏东坡却已辞世。崇宁二年(1103年),他在汝阳遇见苏辙,时苏东坡已去世。辙为胞兄给唐佐补足赠诗。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这首七律,只有颈联是苏轼写的,其它三联都是苏辙之笔。个人觉得从诗作本身的水平来看,苏辙还是稍逊色了哥哥几分,若是苏轼自己填写应该会更出色些。
东坡善于识人,那是时局风雨的历练,让他变得睿智通透。姜唐佐不负众望,果然以过人的才华高中。如今,海口五公祠中的苏公祠,陪祀的有两个牌位,其中一个就是姜唐佐的,足见其地位。
姜唐佐未曾进士及第,但他的中举对海南来说确也意义非凡,历代琼士均将他作为东坡遗泽、开一代文风的榜样,故琼州人士为纪念他,曾将琼府近旁“尖秀如笔”的一座小山峰命名为“雁塔峰”,取唐代中进士“雁塔题名”之意。
苏轼一生三次被贬,黄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贬得惨烈,一次比一次贬得边缘,一次比一次贬得绝望,每一次都几乎要接近人生的终点了。
但是在这三次被贬的过程当中,苏轼对自己的反省,对自己的反思,对自己人生的定位,一次比一次更接近于自己本真的状态,更接近于自己生命的本质的状态。换句话说,虽然贬谪让他更加地边缘和绝望,但是反省和对生命的体验,更接近于苏轼的本真的自己。
我们经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个“险峰”指的就是人生的痛苦和苦难,只有久经磨砺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真谛、生命的珍贵和可爱之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他才成为了一个我们心目当中的千秋的苏东坡
细细品味他坎坷的人生之后,你更能感受到他的豁达与上进,着实让人奋发。我读的这本《苏轼词传》中选取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诗。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让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读懂了他的豁达。只有等我们真正走进他的诗词才能走进他的人生,进而学会他的心境。
《苏轼词传》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整套书分为《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李煜词传》《李清照词传》《纳兰性德》《仓央嘉措》。
内容讲得很精致,涵盖政治、历史、人文等很多的领域。可以说,这是最不可错过的一套经典诗词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