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阙《一剪梅》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以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小令,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等变体,声情低抑。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相残玉簟秋》等。古代时候,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词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
其一

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

【宋】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译文
一枝梅花风情万种的娇美。斜插在树枝上,仿佛是眉梢上的一点。在那里微笑着,风中的舞姿轻盈得飘若惊鸿,仿佛是在对酒宴上的人们拍着手招呼。
      夜渐深、渐冷,酒意也慢慢消去了。经常可以听到美人的衣袖里玉镯敲碰的声音。城头上是谁在催促着打更,银饰的漏壶怎么样了,让明天的早晨来得更晚一些吧。
注释

尊前: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玉钏(chuàn):用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恁(nèn):那么,那样。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景咏物,把梅花比作娇美的女子,又是眉梢,又是微笑舞蹈,又是拍手相招,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下阕抒发情感,词人原本是饮酒赏梅甚是乐趣,可是随着夜深,用来消愁的酒也慢慢消散,清醒的他又想起来心里的那个她。然后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的打更声,不甚哀伤。他不愿太阳升起,不愿第二天的到来,只想慢慢享受这凄清的夜晚。

其二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这里指小船。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而现代词学家王仲闻编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见芜陋。《琅嬛记》乃伪书,不足据。”

  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李句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其三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岸上酒楼酒旗飘摇,我那满怀羁旅的春愁只能用美酒来消除了。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江风迅疾,落雨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清洗衣袍,在家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型的盘香呢?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注释
吴江:今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浇:浸灌,消除。
帘招:指酒旗。
秋娘渡:指吴江渡。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
渡:一本作“度”。
桥:一本作“娇”。
萧萧:象声,雨声。
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型的香。
创作背景
南宋消亡之初,也就是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春元军破临安后,词人开始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以及伤国作者写下这首词。
赏析
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词人的愁绪因何而发,这片春愁缘何而生。接着便点出这个命题。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上片这五句,用跳动的白描笔墨,具体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这“江”,就是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即吴江。一个“摇”字,刻画出他的船正逐浪起伏地向前划动,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一个“招”字,描写出江岸边酒楼上悬挂的酒招子正在迎风飘摆、招徕顾客,也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这两句都着笔于景物的动态。句中特别点出了吴江的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表现他的船已经驶过了秋娘渡和泰娘桥,以突出一个“过”字。这个渡口和桥都是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的,船经此处,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作者偏偏挑出这两个地名,这里透露出他触景生情,急欲思归和闺中人团聚,漂泊思归,偏偏又逢上恼人的天气。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并连用两个“又”字。表示出他对这“不解人意”的风雨的恼意。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这里是白描,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白描是为了渲染归情,用美好和谐的家庭生活来突出思归的心绪。作者词中极想归家之后佳人陪伴之乐,思归之情段段如此。“银字”和“心字”给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谐的意味。
  下片最后三句非常精妙。“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词人在词中逐句押韵,读起朗朗上口,节奏铿锵。大大地加强了词的表现力。这个节奏感极强的思归曲,读后让人有“余言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一剪梅》这个词牌,有叶六平韵和逐句叶韵两种写法。作者采用了逐句叶韵的格式,读起来更加铿锵悦耳。他还充分发挥了这种格式中四组排比句式的特点,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节奏感。这都使它更像一支悠扬动听的思归曲,增添了它的余音绕梁之美。
其四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译文

回忆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台举杯赏月,可是乌云密布,雨水浸湿了纱窗,哪里还有月光。
      我简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高照,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慢慢把曲唱到终。

注释
尊:同“樽”,酒杯。
浑欲:简直想。化工:指自然的造化者。
从容:悠闲舒缓,不慌不忙。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公元1182年(宋孝宗淳熙九年)到公元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具体年份已不可考。诗人的那种报国无门、济世无望、壮志难酬的悲愤全都倾注于问“月”之中,通过该词表达出来。
赏析
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忆曾经在一个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丛中,月波花影荡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湿了纱窗,只有蜡烛闪光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只得在烛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上片,用对比的手法写今宵中秋无月之遗憾。
  起首二句,逆入,因今思昔。起笔入题,回忆先年中秋之夜,碧霄无云,皓月当空, 桂影婆娑,桂花飘香,伴桂倚花,把酒赏月,“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怡然自得的情景。“花在”两句,笔意极工,透显空灵静境,欣喜之情。
  “今宵”三句,折转写今宵中秋楼台赏月,人酒依旧,却不见明月。原因是“云湿纱窗,雨湿纱窗”,今晚是个雨夜。曲笔写出赏月而不得月的沉闷而遗憾之情。
  下片写无月之夜的孤寂愁怀。换头紧承上片。
  “浑欲”三句,写企盼中秋之月的心情。“浑欲乘风问化工”写出盼月心情之急切,倍见其遗恨之深。此句暗中透出词人被朝廷闲置不用,报国无门之恨,他要“浑欲乘风”去质问皇上,为何如此对待他。“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写出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之情状,其怨恨之情显而易见。
  结末三句以景作结,写中秋无月之夜的寂寞愁情。词人在无奈之下,只得以红烛为伴,借酒浇愁,慢歌独饮,聊以自慰,以此来打发这个无月的漫漫长夜。其孤苦之状,历历在目。
  在这首词中,作者明伤“中秋无月”,实则有英雄末路之叹。全词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语言明白晓畅,婉曲蕴藉,韵味无穷。
其五

一剪梅·桂花

【宋】吴文英

      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峨鬟。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剪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译文

上楼远望,只见山丘不见人。人在离别后明显瘦了:眉毛显得更长,发髻显得更高。在楼上一直呆立到夜幕低垂 。为何孤鸿先归来,而相思的人却未回。

冬尽春来,梅花绽开、雪水解冻,而自己独倚溪桥,孤身只影,泪水抑制不住流淌。剪些方胜花鸟只待相思人回来再贴戴。更深人静,烛光阑珊人无眠。

注释
峨:一本作“蛾”。
剪:一本作“翦”。
赏析
《一剪梅·赠友人》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名为赠友人,作者却通过一个女子的形象,借女子思郎之意,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在这首词中,女子在楼上盼郎归,看着归来的大雁,她不禁问一句:你怎么先回来了?言下之意是,我的归人为什么还不回来。
“远目”三句,写登楼远眺。言伊人为“友人”离去而登楼远眺,但是她只见绵绵群山,却不见友人离去后的踪迹,不觉悲从中来,眉宇、发际都显出了她伤别离的形态:因愁别而双眉紧锁,因离恨而云鬟不梳也。“暮云”三句,触景生情,发泄心中的悲愁www.slkj.org。言暮霭沉沉笼罩在小楼栏杆外的上空,这压抑得凭栏眺望的伊人更觉得苦闷烦恼。因此见到天空有只离群的孤雁飞过时,她就借题发作,怨愤地说:你(指孤鸿)为什孤零零地独自返归?鸿雁本来是传递音讯的候鸟——所谓鸿雁传书即是,现在却既没有传递来离人讯息,更没有伴他而归,所以不能不怨愤。上片伊人登楼观景而思念离人。
  “瘦倚”三句,为伊人设想思念离人一景。此言伊人因思念友人久游不至而日渐消瘦。然而为了能够早些见到自己的爱人,她还是不顾自己身瘦体弱,依然每天去溪桥边斜倚着梅树盼郎归来。可是她自早至晚一盼再盼,直盼到寒雪消融,仍旧不见郎君归,所以不由得双泪涟涟,不能抑制住心头的悲哀。“剪成”三句,承上盼郎归。“钗胜”,即花胜,妇女头上的饰物。“西窗灯火”,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句意。“阑”,尽也。此言伊人将梅枝剪成头饰,欲待爱人归来后,可以在西窗下两个人挑灯共同欣赏,并且两人互相嬉笑,谈论别后之事,直至夜深更尽。下片设想中伊人盼郎归的情景。全词以一个女子形象出现:思别离、盼郎归,从中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离别后深深的思念之情。又可释为此是赠去姬之作。因为“钗胜”系妇女所载物,而“西窗”、“更阑”非友是姬则更明。
(0)

相关推荐

  • 跟着李兵背诗词 | 第578首·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 吴江:今隶属 ...

  • 「每日背诗」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这两天去了趟"大码头",许是许久没有出门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竟让我莫名的心生恐惧,脑神经的弦崩的生紧.回到小县城瞬间就放松了下来,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 ...

  • 南宋词人蒋捷,一句红了樱桃千古留名,三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让人津津乐道.在众多词人中,南宋词人蒋捷相对比较冷门,但是他的一首词却是大名鼎鼎,几乎每个诗词爱好者都会背诵. 南宋词人蒋捷,一句红了樱桃千古留名,三首词被选入宋词三 ...

  • 五阙《雨霖铃》

    [词牌名]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双调一百三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 ...

  • 【精品文学】山抹微云词五阙.

    诗海追梦文学第1246期 作者:山抹微云.编辑:玫瑰 山抹微云词五阙 <调笑令变格> 三首 从事建筑工程感赋 一,工程运作 批款!最难办? 主管三审原预算. 监理五令操作难, 百分之五扣还 ...

  • 【首届《中国宝典金榜杯》赛●12号作品山抹微云】应玫瑰精品大典作词五阙ll主播云菲.

    羽墨飘香文学第1307期 首届<中国宝典金榜杯>全国征文赛12号作品展.2018震撼钜献. 应玫瑰精品大典作词五阙 作者.山抹微云.主播:云菲.主编:玫瑰 收听以上音频朗诵 <凤凰台 ...

  • 【《中国世纪文学》签约作家诗人*25号山抹微云】山抹微云词五阙∥2018震撼钜献.

    山抹微云词五阙 作  者:山抹微云.主审:玫瑰.主编:玫瑰 音频总监:王志勤.总监:张洪福.云之翼. 收听以上音频 作者风采 段天池,网名,山抹微云,笔名,燕云生,号,半坡居士.山西省原平市平地泉(半 ...

  • 【诗词分辑】姜金龙|步韵闲咏十五阙

    [诗人简介] 姜雨桐,本名姜金龙,字雨桐,一字易之,1974年10月出生于河南开封,现定居北京.北京市凝香斋画廊负责人,停云诗社会员,西山诗苑会员. [步韵闲咏十五阙] 望处风吹杨柳絮,闲边韵步李朗词 ...

  • 雷徕|寅月卯日醉翁亭记五阙

    <寅月卯日醉翁亭记五阙> total duration:00:08:11,2020-2021 作品自述: 这是一件分五场的影像作品,主要由仿佛有所隐喻的风景名物构成. 所谓"醉翁 ...

  • 五阙《踏莎行》

    [词牌简介]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喜朝天'转调踏莎行'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 ...

  • 五阙《临江仙》

    [词牌简介]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曲多用于咏水仙,故名.初双调小令,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 ...

  • 五阙《念奴娇》

    词牌简介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 ...

  • 五阙《水调歌头》

    [词牌名]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据<隋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