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育儿书单|不仅是妈妈,也是女人,更是自己人生的CEO
一直以来,评论区里都有很多妈妈让我推荐书单——通常是推荐完孩子的书,再让我推一些大人看的书。
既然大家呼声高涨,我就翻箱倒柜把自己看过的对自己很有帮助的书再找出来和大家分享。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都是一些“非主流”育儿书籍。(如果你是想学习育儿知识,而又没看过我之前推荐过的两次书单,那我强烈建议你先从“主流”书籍读起。)
虽然这些书都不是很“新、近”了,但是我一直相信好的书、真正的精华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贬值。
此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书买的多了反而读的少,因为总是会觉得,反正已经买回来了,以后再读。所以不管是谁推荐的书单,我的原则都是不贪心,挑一本是一本,读完一本是一本。
我读书的时候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飞机的舱位决定了大家看什么书籍:基本上头等舱的人都在看自我成长相关的书籍;商务舱的人都在看管理类的书籍;经济舱的人都在看时尚八卦杂志。
工作后,我第一次坐头等舱的时候,还真的睁大眼睛去看,邻座的那些人到底在读什么。后来才发现,哪有多少人在读书啊,要么在睡觉要么在办公,尽管如此,我一直都是相信,你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会把当妈妈等同于“就是带个娃”, 我倒是一直觉得要当好妈妈是需要具备CEO才能的。
(最近开放三胎了,虽然很多人表示压力大生不起,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孩子是会越来越多的,妈妈对家庭的作用肯定是越来越大的,面临一个或多个小孩,我们既是养育者,也是领导者,需要管理自己,让自己更有魅力更有影响力)
我们在培养接班人,希望她在我们的激励和引导下成为更好的人;我们也在管理一个团队,如何调动队友积极性如何协调隔代育儿矛盾。要做好这一切所需要的能力真的不亚于一个CEO。
今天想和大家推荐一些非主流育儿书,这些书籍乍一看根本和育儿无关,但却对我的育儿产生过巨大影响,它们在时刻提醒我当妈妈之前,先做一个魅力女人,做一个聪明领导。
1、《一辈子做女孩》(《Eat, Love, Pray》)
[美] 伊莉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
相比中文书名,我更喜欢它的英文名字,它是关于女人自我治愈、自我发现,学会重新和自己成为朋友的过程。这本书很有趣,喜欢的人很喜欢(比如我),不喜欢的读完觉得都不知道在讲什么。
这很正常,因为这本书其实是在向我们展示女性怎样去探索自我的过程,但最终的答案或者结论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这本书并不会告诉你。
女人的一生会随着生命阶段的变化而经历无数次的重塑:从小受教育获得的世界观在接触社会经过自我思考后被重塑;遇到对的错的人,被爱情和婚姻改变的爱情观;以及因为有了孩子以后带来的全新的人生观等等。
于我,读这本书,更像是跟随着作者一起经历一次自我探索之路。
2、《向前一步》(《Lean In》)
[美]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这本书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吧,作者是Facebook首席运营官,第一位进入Facebook管理层的女性成员。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没有小D,书里很多的金句曾经对我的职场生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比如,“女性对自身评价低于实际,而男性则高于实际”、“完成胜过完美”、“假装自信,直到变得自信”。
而其中影响我最大的一点就是让我明白,不管角色如何变化,女人的幸福是需要自己去努力的。很多的纠结焦虑归根到底来源于恐惧,每每这时我都会问自己,“如果没有恐惧,我会做什么?”所谓“为母则强”, 所谓的幸福,其实不过就是“向前一步,放手去完成”。
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史蒂芬·柯维 (Stephen Covey)
成为妈妈时间越久,我越会发现,好多核心管理理论和育儿都是相通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讲故事角度切入而已,这就是所谓大道至简,“育己育儿”吧。
这本书对我来说就不是单纯的管理类书籍,它影响的是我整个思维模式,它给到我的就是最最核心的那些道理。
“以终为始”, 让我的育儿少了很多的盲目性;“双赢思维”,让我和队友的育儿过程中少了很多矛盾;“知彼解己”,让我始终先从小D角度理解她,而不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而对她贴标签...
4、《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日]古川武士
这本书本来不会在我第一批“非主流”育儿书的推荐之列,但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你和社会脱节不是因为当了妈,别再让孩子背这个黑锅啦,很多妈妈给我留言,说看完觉得热血沸腾,马上列了改变计划,坚持了三天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这时,我就想起了这本书。
这本书将“坚持”比喻成“复利”,坚持所产生的效果初期会很慢,但到了某个时期就会产生爆发性的效果。很多人总觉得坚持是靠意志力,而这本书却给了方法论,它将培养习惯分成“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并给了每个阶段会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非常易读的一本书,如果你恰巧有这方面的问题,不妨买来看看。
5、《精要主义》《Essentialism》
格雷戈·麦吉沃恩 (Greg McKeown)
这本书是职场版的断舍离实践手册,精要主义思维模式的核心就是如何做选择。不懂得筛选,总是什么都想要;明明是效率低,却用忙碌来掩饰;每天都在担心或者期待未来,却忘记了踏实过好当下。
现在社会不缺信息,反而是信息太多,让我们精力外散,无法看清哪些才是真正重要需要花精力的事。
一直有不少妈妈询问我,当年是怎么决定做全职妈妈的。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很多时候不会做“选择”,不是“缺乏选择的意识”,而是“不知道选择后的后果”,缺少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预估而导致的不敢选择。
选择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但面对选择时的患得患失以及选择之后的后悔才是最消耗意志力的。
6、《驱动力》《Drive》
如何激励他人?奖励或者惩罚?如果这些都没用怎么办呢?这个话题对于企业团队有关,对于养育孩子也一样有关。如何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需要一辈子思考的命题。
这本书就非常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影响内在驱动力的三大因素:自主(autonomy)、专精(mastery),目的(purpose)。
但这本书写的挺拖沓,比较啰嗦,放在最后推荐。对于没有专业心理学知识的人,还是推荐一读的,了解一下核心概念,对实际生活工作中的运用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最近很流行说的一句话,“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如果这句话真的成立,那就多读书吧,读各种各样的书,而不仅仅是育儿书;
那就多出门吧,去见各种真实的人参加各种活动,而不仅仅是微信群里那些“最熟悉的陌生人”;那就多发展几个兴趣爱好吧,保留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不是让“屎尿屁”困住了自己。
这些事情看似是偏离了“当妈妈”的轨迹,但我们从那里汲取的养分恰恰可以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提升我们对于幸福的感知。对我而言,这就是所谓的“眼界”吧。
以上,就是我今天推荐的“非”强刚需育儿书,我育儿的很多道理、方法论,反而不是从育儿书上得来的,而是从一些心理、社科、甚至报告里,获得了很大的体悟。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助到对育儿、自己人生迷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