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我们身边的 “小寒”
在不同的节气体验中认知节气的存在,
记录身边的各种变化,
培养自己持续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上个节气大家分享了你们身边的“冬至”
有关于“冬至”的体验、观察,发现的:
云朵:虽然冬至了还没下雪,南昌的天气干冷干冷的,越是烤火越是干燥,手上起了一层白白的皮,褶皱也多了,烤火特别是烤电炉子会有痒的感觉。
问冰:在这南方的山城,寒冬已至,不是穿多少衣服的问题,只有暖气才能驱赶湿度赋予的湿冷。睡觉一半冰凉,一撮恒温
兰:这几天济宁的天气一直暖洋洋的,昨天下了一场小雨有了“进入春天”的错觉。郊外芦苇都黄了,树枝上有的叶子已经掉光了,跑在路上尘土飞起,一场雨后是不是该发芽了。
PoeziaFilozofio:冬至,阳江。天气晴朗温和,太阳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极圈极夜开始解禁。海上一般温度比较平和,到了陆地冬天比较冷,热天比较热。突然发觉只对约定时间闹钟有概念,对节日完全没有概念。冬至从规律上来说是冬天结束了,太阳光到了南的尽头向北半球移动,大气环境和物候一般比时间慢。突然有点伤感,是成长了,还是世故了。
Echo:这几天深圳还是暖和的,南国在温度的体验上并没有太多“冬天”的感觉,对于冬天的直接记忆大约是日历上四季的划分。树的叶子还是掉了一些,早晨的街道上堆积了落叶,可能树太茂密树叶看上去还是感觉一点没少,三角梅虽然不开花了但叶子还是在的,纪念冬至的仪式感好像体现在那天包了饺子然后晒了朋友圈。
有介绍当地“冬至”某种习俗的:
还是叫逍遥好:在我的家乡,冬至的主要活动是祭祖和进补。一般是上午祭祀先人,晚上一家人喝鸡汤!
流星雨。:“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的冬至,从甜甜糯糯的汤团开始,吃了它一年才团圆美满,所以汤圆在上海也叫“冬至团”呢。
飞燕相遇夕阳中:汤圆,还准备买榴莲馅的,冬至快乐~
俞强:冬至要吃饺子,一大早奶奶就包好啦,中午家人都会回来吃中饭。河北保定
阳光与树叶子:上了大学才知道冬至要吃饺子,今天才知道冬至还可以吃汤圆
珊珊来迟不算晚:我们这儿不争……因为我们这儿是喝羊汤,山东滕州,墨子故里
丛心启飞:必须得是羊肉汤,满满一碗羊杂,配豌豆尖嘛~重庆大足。
悠哉日常小王:饺子
平凡人生:南方吃汤圆。
有关于“冬至”的故事的:
山清水秀:现在我对带馅儿的吃食并不是特感冒,不过小时候对饺子可是情有独钟,尤其是妈妈包的羊肉胡萝卜馅的饺子,更是一直是最爱。每年过年和冬至的时候,还保留着这份想吃一口羊肉馅饺子的习俗。小时候,一进入冬天,就开始盼望着能够过冬至了,因为知道这一天是肯定可以吃到饺子的,即使家境再不好,也会把积攒下的散碎钱置办一些羊肉的,胡萝卜是自家地里种的有的是,闻着浓郁的饺子香味那种感觉,在寒冷的冬季,是可以让浑身都暖和的一种感触。
还有关于现在的生活分享的:
雪中送炭:祝大家冬节快乐!每年过冬节都很温暖,因为节气也是我们纪念生活的一种仪式,留给了我们对食物的记忆,饺子的味道,代代相传,包和吃的过程又是对家族观念的巩固。
HL_1998:冬至,赶上了考研的第一天。
张霖:今年都快结束了,才第一次吃川味,不是没找过,而是都不正宗。朋友老家自己养的猪做的腊猪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能存放一年之久,只从腊猪脚入住我家,每天都要打开冰箱里的袋子,闻一闻那美妙的味道,一种对食物的满足感油然而生。今天也品尝到了川朋友送的饺子,都是平常的菜组合,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能调的那么好吃,好吃的只想骂人。请原谅一个吃货赤裸裸的表达。上学时川菜湘菜没少吃,今天才发现依旧爱的是川味湘味。也没人能阻挡一定要向朋友讨教川菜的做法。冬至快乐!吃货万岁!坐标:江苏常州
今天是“小寒”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小寒仅仅只是“小”寒吗?俗话说“冷在三九”,所谓“三九”就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而小寒恰恰是二九的尾巴。虽然冬至是全年光照最少的一天,但地表的余温导致了气温的滞后性,所以三九最冷,小寒的到来也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小寒节气时,广东传统早上要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
关于24节气的知识,关于“小寒”大家可以自己去补课。或者,先感受、感受节气再补充知识。
这几天我们也会继续把自己的观察和认知不断地写在评论里。
我们在深圳,你们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