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自恋很正常无需抵制,但绝不能过度自恋、炫耀这3种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开题引用阿兰·德波顿的一句话:“当和我们处在同层次的人拥有比我们更好的东西,我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地位比他低,由此感到焦虑。”——《身份的焦虑》
自卑和自信是我们这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探寻的话题,现阶段衍生出许许多多其他的词汇,如“凡尔赛文学”、“身材焦虑”等等,探其炫耀的本质,无非两种类型。
自身的优越而产生的自恋型人格,何为自恋型人格?
哈佛医学院讲师克雷格·马尔金(Craig Malkin)曾经在2015年出版的《重新思考自恋:感觉自己很特殊不仅有弊,居然也有利》一书中阐明他的观点:自恋其实是所有人都具备的特质,“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就是倾向于感到自己是特别的,杰出的,唯一的。”
自恋型人格在这一类型中,充分地利用了自己本就优越的点,早就在心理上存在于我与其他人不同的观点,他并不需要在其他人的衬托中去体会这种感受,他本就拥有这些东西,故其实并不需要炫耀,因为他们本身就在这个层次。
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来巩固自己内心并不充分的优越感,而采用更为张扬的方式将自己打包装扮成与第一种人格一样的“过度”自恋型人格。
他们本身也许并不具有相等财力和物质,但为了掩饰自身的不足,堆砌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标杆形象,他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马尔金将这种行为标定为一种概念叫:自恋型人格障碍。
他们迷恋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这件事本身,于是衍生出了各种行径去表明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当自己层次和级别变高的时候,其实会自然而然地避免在生活中去刻意炫耀这些东西,境界越高的人,反而更为低调。
于是便得出了一个观点——并不是抵制自恋,而是自恋要适度。
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于他人不同或者优于他人本身的一种特质或者才华甚至是财力的时候,可以适当而简明扼要的一笔带过,自恋者往往利用周边人并没有的特点,去宣扬自己所充裕的部分。
人类本身就是社会性生物,适当的炫耀可以作为自身在择偶过程中的资本,毕竟在大环境下,每个人确实需要一些优于常人的特质去吸引异性的注意,但炫耀的橄榄枝切记不要动用在职场中的三个方面,层次越高的人,越不会炫耀这三件事,只有傻瓜才会喜欢到处说。
一、人脉
现代职场中人们普遍会存在一个错误的心理,就是结识的人越多,对自身的帮助和体现自身价值的程度会越深刻。
其实本质并没有错,但人脉的强大,一定是需要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上才有必要去延伸去联系去维持那些需要我们维持的人脉关系,甚至于若是我们误将不该炫耀的关系拿出来纸上谈兵,那结局必然百害而无一利。
职场中动用了许多社会心理学,焦点效应指出我们常常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而形成不自知的误判,简而言之,当我们自身不够强大的时候所炫耀出来的人脉,也许在他们心目中的我们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二、地位
其实这个观点在中国古时候便有谚语已经反复的说明,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等等耳熟能详的谚语均十分口语化的说明了这个观点,自己也许是一群人的正中心,但不要强调自己是整个团队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大家对某个人身上的能力给予重视的时候,那一定这个特质在团队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而组成团队的每个人也许或多或少都拥有这样的特质。
优秀的领导者一定会有效地结合团队力量去完成每一个不好攻克的项目,而不是不断地树立自身的威严,也就是专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
三、优渥的生活
公认的成就感会很大程度上的刺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很容易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润色出许多带有虚荣意义的色彩。
通过社会比较,周围的其他人将会被作为标杆来树立我们自己的标准,正如社会比较理论所述,人类通过不断地比较来确定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当这种行为已经出现不平衡时便会出现认知失调。
当对方比我们的的确确不是一个层次,我们会崇拜,并把他作为标杆,例如马云;若在我们发现炫耀的人与我们所差无几的时候,便会产生嫉妒、或是鄙夷的心理,这就会促使群体关系的破裂,毕竟谦虚-自夸甚至远不如直接抱怨来的诚恳真切。
究其本质,炫耀并不排斥,但也不应推崇,比起凡尔赛,若是关注点更换为凡学背后的成功故事,或许更为妥当。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Ovul Sezer et al., 2015;Sezer, Gino &Norton,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