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提问大师吧
一次成功的“被提问”
深圳,在一个雨云低沉的下午四点,我改完PPT,带着忐忑的心情并向领导汇报了一下,领导前后翻了一下,问了一个问题:
“没有神韵,我们还缺了点什么?”
虽然PPT没有被领导通过,但我还是心头松了一口气,因为按照以前领导的风格,他会这样说:
“你这个咋没有观点?”
“你这个内容一潭死水,有什么用?”
回到座位上,我重新整理PPT,希望能够做得更有观点、更贴合公司当前的主题。
一个好的提问会激发对方的战斗欲望,一个坏的提问会让你噤若寒蝉。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必须不断沟通,其中提问是交流的核心。
提问是交流的关键
一、撞针式提问:让观点更犀利,让矛盾爆发得更猛烈一些
你的提问不在于语气是否和缓,而是能否直击核心,并产生强烈的爆发效果。
易立竞的采访充满了压迫感和爆发力度,每一个问题都让受访者如坐针毡,就是因为她能够直接问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不会花时间枝枝蔓蔓地迂回和旁敲侧击,她没空、受访者没空,观众更没空。
在传统儒家文化中,我们一直被要求“要中庸、要和缓、要顾大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结果这些都考虑到了,反而忘记了我们真正要做什么了,失去了初心。
例如有人向你推荐一个培训班,你肯定得问问这班级怎么样,或许可以这样问对方:
“你最不喜欢这个班级的什么地方?”
“这个班级老师教出过几个市统考第一名?”
“能否根据考试成绩付费?”
只有触及到你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最让对方头疼的问题,才能发现真相、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你提的问题越尖锐,就越能靠近问题的核心,这是一个犀利者才能生存的时代。
越犀利,越深入
二、引导式提问: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1、我们是一伙的:“共同面对问题”的提问方式
你和对方站在一起,面对问题进行商讨和交流,核心思路是:“我们一起搞定它”。
这种提问方式更符合一个充满张力和融洽氛围的团队,能够将一个团队中的战斗力凝聚在一起,而不是内耗。
所以引导式提问的核心是:“我们”,即“我们可以如何”,例如:
“我们还缺了点什么?”
“我们的主题为什么没有AI?”
“如果我有事没去,让你去演讲,你会怎么讲?”
与引导式提问相对立的就是“责问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就是呵斥“你为什么没做好”,重点在呵斥,而不在于解决问题,例如:
“你会不会做事?这写的什么内容?”
“你为什么不在主题中写AI,上周的会议你在睡觉吗?”
“如果你去做这个演讲,你就讲这玩意?”
共同面对问题
2、从客户的角度发现真正的关注点
在讨论问题时打不开思路,那么可能是太多从自己公司或者产品的角度来思考了,如果切换到客户的角度来思考,可能就豁然开朗了。
企业的生命线就是客户线,站在客户角度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
下面是两种“从客户角度思考”的方式,对比一下:
(1)如果客户遇到这个问题,他会怎么解决?
(2)如果我们是客户,我们会怎么解决?
第(1)种方式就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分析客户的行为,这需要对客户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非常了解,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2)种方式就是化身客户,假设你是使用者,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解决。这种方式更人性化一些,发散的空间也更大。
一次在讨论摄像机的夜间拍摄效果时,大家都从技术角度来讨论具体的参数,尤其与其他厂家的参数对比,讨论到一半时有个同事突然说:“这些技术参数客户会考虑吗?”
大家一想:对啊,客户为什么要看这些参数啊,客户最想看的是什么?于是更贴近客户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
“如果我是客户,我希望夜间拍摄效果是什么?”
“如果我是客户,我以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你这个摄像机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如果我是客户,夜间突然出现车灯时怎么同时拍清楚车牌和人脸?”
很快,针对性的重点就讨论出来了。
不贴近客户的解决方案都是伪方案,不服务于客户的提问都是在抖机灵。
一句话总结
提问的要点是用合适的方式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你的观点越犀利越好,提问的思路则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这是一个犀利者时代。
(请关注镭师兄,优势强化师,助你走出一条陡峭向上的人生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