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平|谈中国画的“写”

水墨画家陈庄2019-09-25 13:26:28

张伟平,1955年生于桂林,祖籍永福。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研究生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9年至2012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教研室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陆俨少艺术研究会理事。

张伟平:“写”在当代

文 / 徐华

人物:

张伟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陆俨少艺术研究会理事)

徐华(美术学博士 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静山岩岩》34x46cm 2018年

▌《幽壑涧流》34x46cm 2018年

世间万事万物有各自的属性,有些属性是某个或某类事物所特有的,决定该事物的本质。若要认识中国画的本质属性,辨别中国画作品的优劣真伪,首先要知道中国画画什么,童中焘先生认为中国画画的是“理法”。“理”为画理,属理论。“法”是方法与技法。那么你这怎么看中国画的本质属性。

我以为,中国画的本质属性是与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需求有关。中国画是一门生命的艺术,是释放“正能量”的艺术。无论是读画还是画作画,中国画呵护的是人的生命,所以中国画所提倡的生意、生机、生气、生动、生生不息等都与生命有关。那么对于中国画而言生命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自在”。在这一点上东西方之间是有区别的,西方人所追求的是“自由”不是“自在”,西方追求的自由常常会面临着烦恼。比如看到鸟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当这种自由无法达到之时他就面临烦恼。所谓的“天高不在高,人心比天高”。而中国人追求的“自在”是根据中国画的“自在”所求,于是我们就选择了中国画的“相间”法则。中国画的“相间”法则是最能表现人的“自在”的,这中“自在”的状态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在中国画绘画中如果脱开这个东西,非要用色彩或西方的艺术观来强加于中国画,就把本质的东西给丢掉了。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得到一种愉悦、快乐和自在的宣泄,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很郁闷、不自在。甚至会面临痛苦,画家郎世宁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他在绘画的过程中不自在的表现成为一种常态。中国画是讲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山水理趣》之一 35×45cm 2018年

▌《山水理趣》之二 35×45cm 2018年

▌《山水理趣》之三 35×45cm 2018年

“自在”是一个人某个行为表现轻松自然的状态。“自在”是感觉舒服、开心、舒适。自在是指心灵的自由放逸,通达逍遥的境界,正所谓的“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自在是一种高层的追求,若果落实在纸上,你如何看中国画的画法?

中国画的画法有两点:一、基础画法。凡是与形体有关系的,诸如“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只要是具体的东西,都属于基础画法。二、核心画法。所谓核心画法就基础画法与心性相吻合,从心中生发出来的画法(画由心生),这就是核心画法。像画家黄公望、倪云林,范宽他们各有各的核心画法。画家若一起笔就直接冲着丘壑而去或落笔就直接照搬,八大、石涛的绘画模式,我们就知道他们不懂中国画的“核心画法”。同时还要搞清楚自然和中国画之间的关系,正如董其昌所说“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画中国画一定要懂得中国画的画法,我一直是这样坚持并这样一路走来的,另外画中国画要走阳光大道。在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的修一条高速公路,让学习中国画的每个人都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上大道。

▌《云山深处》之一 34×46cm 2018年

▌《云山深处》之二 34×46cm 2018年

▌《云山深处》之三 34×46cm 2018年

书法作为中国画的基础,一些人认为线条质量最重要,而在我看来,书法的结构和平行线内的提按才是最难的,你怎么看书法对画家的启示的。

关于书法对画家有何意义,其实书法中的核心的问题就是“担夫让道”中的“争与让”的道理,驾驭书法结构之上的其实就是“争和让”的关系。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带来的争让程度也各不相同。潘天寿画语录中所说的“造险”与“破险”也就是这个道理。

▌《秋山意林》34x35cmx4 2018年

▌《古木幽石》(扇面) 2017年

中国山水画的追求“畅情”“ 聊写胸中之逸气耳”,追求自然与人的主观情绪相结合,达到一种自在。这种自在如何与中国画的时代性相融合。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这个时代有也一样,在经历了很多人的铺垫后,才能沉下来形成一个高点,这个高点是谁,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现在无法估计,但是要强调的这种高度一定体现生命最“自在”的东西。因为只有这种状态,才可以将这个时代的精神传承下去。画家李可染的作品就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李可染在写生中抓住了“逆光体”的这个点,经过不断锤炼修为笔墨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当中,所以在他后来画创作的时候他的墨笔特别亮。但同时他也有时代局限性,他的艺术是以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指导思想,所以他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把物质的“逆光体”给“心迹化”了,所以说,只要画家的心首先要有时代感,那么他的作品自然会有时代性,画由心出。

▌《叶脱渔舟》35x35cm 2017年

▌《自在秋林》35x35cm 2017年

近百年来,中国画领域关于笔墨的讨论一直未曾中断过,中国画的笔墨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能直接传递画家才思情感,作为中国画的实践与研究者,请你谈谈你对中国画笔墨认识。

“笔墨”是虚的,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感觉。犹如春的气息一样,无形无色。“笔墨”又是实的,说它实是因为这种“文化感觉”可以通过体会并带到我们的画里,也和春色一样,其气息在花开花落之间。古人对“笔墨”的感悟,创造出了各自的法式。中国画的“笔墨”演变至今,已形成了一整套具体审美法则。童中焘先生在研习前人的基础上笔,对中国画笔墨审美做了补充,它们分别从平、留、圆、重、变、清、沉、润、和、活十个方面进行阐释,“平”(指笔在力的把握下起止、转折都要平稳,不急不躁,既要有匀速又要把持它能随意在各种水平线上运动,它是运笔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留(指力蕴含在笔迹内不向外溢出)、圆(指笔迹不平扁)、重(就是有份量,不轻浮)、变(指笔迹有变化,不是一种感觉,一个样式)及“清(指墨色明透,有精神)、沉(指墨色不浮躁,吃得住纸)、润(指墨色滋润)、和(指墨色变化多而不乱,和谐统一)、活(指墨色要有生气,不死板)”。(引童中焘画语录)我想大概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审视自己的笔墨功底和对美的判断了。

▌《白冥青青一丘壑》35x35cm 2017年

▌《清泉石上流》40x22cm 2017年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

举报

50 条评论

(0)

相关推荐

  • 王自瑞:【百年光辉】百位最具影响力艺术人物

    王自瑞,笔名鬼斧,字雪舟.法号彻瑞.1956年生于辽宁鞍山,祖籍山东巨野,现定居北京.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著名画家石齐入室弟子.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士.文化部老艺 ...

  • “写生是最鲜活的记录”

    孙黎 南浔醉秋 51cmx38cm 梁基永:首先我想问一下两位老师,为什么我们这个展览是写生展而不是人物展或者是风景展? 孙黎:写生是人观照自然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家的必修课,只有在自然中,在写生的过程 ...

  • 如何画好国画?浅谈中国画的图式和韵味

    金艺丹青2018-02-20 17:44:33 看一幅好的中国画主要看两个方面, 那就是图式和韵味. 图式最好要有独创性,能体现出与以前不同的时代精神就更好.而它内在的精神韵味,又要经得起推敲.在这方 ...

  • 谈写作:写散文大忌是空洞,想提高文笔必读纳博科夫

    文/晏砚砚 刚刚读了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这位朋友请大家帮忙看一下他的文章写得怎么样,并说自己写了十年,问还有没有必要坚持下去. 在这里我就不把全文拿过来了,只摘下来一段给大家看看: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杭 ...

  • 张泽石|从“一画论”谈中国画的笔墨问题

    黄宾虹说:中国画舍笔墨而无他. 笔墨是中国画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最高级的问题,画家画到最高级别也是在讲究笔墨. 尤其是初学者,一定要注意笔墨,怎样运笔.怎样行笔.怎样执笔,都有一个大概的定式,然后按照这 ...

  • 潘天寿:谈中国画的基础训练——素描

    我先谈"素描"名称问题.去年各美术院校讨论教学方案的会议上,中国画专业的方案中也有素描课程而没有白描.双勾课.当时我就提出素描的含义和范围究竟怎样?素描这名称是否适合为中国画的基本 ...

  • “欲学作画先学做人”——浅谈中国画与美育

    "欲学作画先学做人"--浅谈中国画与美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21 03:16 作者:冯朝辉(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传统中国画领域有句老话--&qu ...

  • 从鉴赏角度谈中国画的三境界

    中国画是重气韵和意境的,既讲究形神兼备又追求象外之象.它要求画家不仅要掌握娴熟的造型手段和笔墨技巧,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停,而势无穷.在这种情与景交融中,中国画的境界也就越发 ...

  • 平凡的人:《 ​浅谈怎样才能写好文章​​》一中国羽墨飘香.

    浅谈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作者:平凡的人 文章好的或记录一段陈年往事,给人如沐春风如处暖阳,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美感.或阐释一个道理,使人醍醐灌顶如梦初醒.或励志警世,催人奋进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攀高峰.或 ...

  • 浅谈中国画的图式和韵味

    中国画讲堂2021-03-06 16:18:09 看一幅好的中国画主要看两个方面, 那就是图式和韵味. 图式最好要有独创性,能体现出与以前不同的时代精神就更好.而它内在的精神韵味,又要经得起推敲.在这 ...

  • 陈培:凸显立意抓细节 渲染点化兴波澜(谈“记叙文如何写得深刻”)

    高考语文作文,在"基础等级"中,提出了"深刻"的要求.具体解释就是: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由此,记叙文的"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