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掤捋挤按”究竟怎么练?真正弄懂“揽雀尾”就全明白了(附“按窍运身”之法))
揽雀尾名词解释
“揽雀尾”是传统拳架中最重要的拳势之一。在传统老架子中,它被重复了九次,是重复次数最多的拳势。“揽雀尾”的基本动作是,在身体重心前后左右移动、转动的过程中,手臂揽转回绕,如同一雀在手,轻捋雀尾。“揽雀尾”的动作中,包含了太极拳技击技术的基本八法、基本五行步法中最主要的“定”或“中定”。“中定”就是能够在保持放松状态下的平衡稳定,在五行中属“土”,万物土中生;因此保持平衡稳定是所有变化的基础,所有技术技法皆由此而生,失去“中定”就什么也做不成了。“中定”的意念在丹田,或者说是在命门穴与神阙穴之间,所以“中定”是动态平衡,有稳定重心之意。
“揽雀尾”这个拳势的名称与练习方法起于何时并不清楚。在宋书铭所传的老谱中所记载的五套太极功老架子中,这个拳势出现在三十七、十三式、小九天这三种拳架中。由此可见,此拳势的历史以及重要性。
揽雀尾动作图解
1. 左抱七星
两眼保持平视前方。提顶、松腰,在保持身体中正的状态下,将体重完全平移到右腿上,使尾闾对正右脚跟,右膝对正右脚尖,右脚为实,左腿完全为空,左脚为虚。同时,沉左肩、坠左肘,以左食指为引导,将左手向右前上方斜坡抬起,直到大指在身体前的中线上与鼻尖对正(图3-9)。
此动的最后定势被称为“抱七星”,是传统套路中的一个重要拳势,常常被单独拿出来作为桩功练习。“七星”是以北斗七星来映射身体上七个重要位置,以穴位为代表,七星是:头星——百会穴,肩星——肩井穴,肘星——曲池穴,手星——劳宫穴,胯星——环跳穴,膝星——阳陵泉穴,足星——涌泉穴。其中头星如天枢星,顶头悬就如同正对着紫微星,是固定的。其他六星总是处于身体上阳侧,并根据体重的虚实转换而变动,如同斗星绕紫微。比如在图3-10 中,六星即右肩、肘、手,与左胯、膝、足。
2. 右掌打挤
保持目光直视前方,左肘位置基本不动,左手向右下坠至左小臂横于身前,左小手指与左肘在同一水平线上,左臂、左手如同抱一平圈。同时,右手沿左小臂横移、前推至右掌心与左脉门相贴,右中指在身体前的中线与鼻尖对正,右臂、右手如同撑一立圈。左臂所抱平圈与右臂所撑立圈在胸前形成一个外柔内刚的球的形态。两眼向前、微微向下看。随着双手移动的同时,身体前移,使左脚落平着地;保持身体中正,使尾闾对正左脚跟,身体顺势继续向前、使体重完全移到左腿上;身体微微下沉,直到左脚完全为实,右腿完全为空,右腿蹬直,右脚为虚,成左弓步,两足之间的步幅为标准正步。这时鼻尖与左膝盖尖、左足尖需上下相对正(图3-11)。
3. 右抱七星
提顶、头向右转,眼神随之往右侧前方(西南)看去。沉右肩、坠右肘,以右食指为引导,追眼神,将右手向右前上、沿左手大指方向斜坡推起。右手继续向右推,带动身体、进而带动左腿、左脚,以左脚跟为轴向右转,直到面朝西。右手掌向西,小手指尖在身体前的中线上与鼻尖对正,左手回到右肘旁。眼神随之向西平视,右手仍有向右推之意,导致身体随之继续向右转,直到左脚尖指向西。转身时要保持身体中正,体重仍完全在左腿上,使尾闾保持对正左脚跟。左脚仍为实,右腿仍为空,右脚不动,成丁八步型(图3-12)。
右掌以小指尖为轴向外旋转,直至掌心斜坡向上。在旋转过程中小指尖不动,保持在中线上与鼻尖对正;故右掌被从中线的左方转到右方。沉右肩、坠右肘,使右掌微微左移,至大手指尖在身体前的中线上与鼻尖对正。同时,左掌以中指为轴,向内翻转至掌心朝下。中指尖在身体前与右肘曲池穴相贴。左大指微微回指胸口之膻中穴处。同时,将右脚前移,腿部舒直,右脚跟虚着地面,脚尖向上勾起,形成左坐步,两足之间的步幅为标准正步。两眼从右食指处平视前方。这时鼻尖与左膝盖尖、左足尖需保持上下相对正(图3-13)。
4. 左掌打挤
两眼向西平视远望。右肘的位置基本不动,右手向左下方坠至右小臂横于身前,右小手指与右肘在同一水平线上。右臂与右手形成一个平圈。同时,左手沿右小臂横移、前推至左掌心与右脉门相贴,左中指在身体前的中线与鼻尖对正。左臂与左手形成一个立圈。右臂所抱平圈与左臂所撑立圈在胸前形成一个外柔内刚的球的形态。在双手移动的同时身体前移,右脚随之落平着地,保持身体中正,使尾闾对正右脚跟,体重继续顺势向前移,直到完全移到右腿上;身体微微下沉,使右脚完全为实,左腿完全为空,左腿蹬直,左脚为虚,成右弓步,两足之间的步幅为标准正步。两眼微微向下直视。这时鼻尖与右膝盖尖、右足尖需上下相对正(图3-14)。
5. 右掌回捋
目光注视前方,右手似要追眼神,从大指尖起到小指尖、依次引领向前伸展,同时以大指尖为轴向外翻转,直到掌心朝下,指尖指向前。同时,左手微微下移,使左食指、中指扶在右脉门上,跟随着右手向前伸展、同时以中指尖为轴向上翻转,直到左掌心朝上。当右手翻转向前伸展时,身体微微下沉,使右腿沉稳,左脚微微向后蹬(图3-15)。
保持身体中正,右掌先微微向前展,再向右、向下、向后回捋,直到右胯前,左掌相随。眼神随右食指尖而动。在右掌回捋的同时,体重向后移到左腿上,使尾闾对正左脚跟,左脚为实。右腿完全为空,腿部舒直,右脚跟虚着地面,脚尖向上勾起,形成左坐步。两足之间的步幅为标准正步。这时鼻尖与左膝盖尖、左足尖需上下相对正(图3-16)。
微收小腹,右肘向右后下沉。保持身法、步型不变。双手以各自中指为轴,右掌向上、左掌向下同时翻转,使右掌心朝上、左掌心朝下;两掌翻转的同时略向左移动、至腹前;身体需有再向下沉之感(图3-17)。
6. 右掌前掤
微微收腹,使右掌掌心朝上、从腹前移到左胯前,左掌相随,保持左食指与中指贴在右腕脉门上。右掌上如托一物,微微向左、向上、向前掤出。眼神离开右手向左前方看,保持身体中正,重心随之前移(图3-18)。
目光向前远望,右掌心朝上,追眼神,继续向上、向前掤,左掌相随,保持左食指与中指贴在右腕脉门上,直到右臂基本伸直、右掌比肩略高出,右小手指在身体前的中线与鼻尖对正。眼神落到右食指尖上、并与之相随。保持身体中正,体重随之前移,成右弓步,右腿完全为实、左腿为虚。这时鼻尖与右膝盖尖、右足尖需上下相对正(图3-19)。
7. 右掌后掤
右掌微微向右、向上、向后掤,左掌相随,保持左食指与中指贴在右腕脉门上。保持胯部端正稳定,上身随着右掌后掤微微向右转腰,右臂随之弯曲,直到右掌在右肩外侧,食指尖指向东北,中指与右眼外眼角同高。眼神仍在右食指尖上。保持身体中正,体重随之全部后移到左腿上;微微收腹,身体有下沉之感,右脚尖随之抬起,成左坐步;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脚间的步幅仍为标准正步。这时需注意,虽然头部与上身略向右转,但是由于胯部保持端正,故左膝盖尖与左足尖仍需上下相对正(图3-20)。
8. 右掌前按
沉右肘,微微向左、向前下方推。头向左转、目光直视正南方;身体随之左转,右脚随之向内扣,脚尖指向南;身体继续左转,直到面向南。右掌追眼神、向南直接按出,背部微微向后倚。体重随之向前移到右腿,使尾闾对正右脚跟;左脚不动,仍为空,成丁八步型(图3-21)。
保持步型不变,眼神向右前方(西南)看,右掌随之向右前方推按;同时,身体微微下沉并随之向右转至面朝西南(图3-22)。
在练习此势时,首先,要特别注意重心转移时的虚实关系。在此势中虽然没有步法的进退,但是有重心的转换与身体的转动,故其中的虚实问题非常重要,千万不可被忽视。其次,要注意动作中圆与方的关系,先方后圆,从方中找圆。第三,要认真体会基本八法的含义,在它们的变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基本的阴阳掌法的变化。第四,要从整体上体会中正安舒之感,在运动中寻求平衡稳定,体会松与整、张与弛的关系。
此拳势中包括了全部基本八法的应用,是技击训练中最重要的拳势。拳势中各个动作的技术应用很灵活,也包括一些变化,应用时切忌死板。这里给出几个例子。
用法之一
当对手进右拳,我以“左抱七星”与“右掌打挤”应对,即先以右手顺其势黏住其右腕内侧(图4-37);再进左步,我左臂内旋,以掤劲管住其右臂(图4-38);继以“右掌打挤”之挤劲挤住对手(图4-39)。这时如果对手有对抗之力,我可使前脚略提,即想一下涌泉穴,使之对抗之力微微一空;然后顺势以夹脊穴与前脚涌泉穴相合,眼神向前方远望,发挤劲向前下方打击对手(图4-40)。
用法之二
当对手进右拳,我以右转身“右抱七星”中的侧身前掤之势应对,即身体略向左移,以右手顺其势黏住对手之右臂外侧,右手食指尖直指其右眉梢(图4-41);眼神向右前方远望,意念在左掌心之劳宫穴,催动右掌向前,身体重心前移,想命门穴与右环跳穴相合,直接用掤劲将其发出(图4-42);发劲后,身体微微下沉,保持自身稳定(图4-43)。图7)。
用法之三
当对手进右拳,我以“右掌后掤”与“右掌前按”两势应对,我可先略做顺势退身,身体重心后移,同时以我之右手背顺其势黏住其右小臂外侧(图4-56);保持提顶,松腰坠胯,微微右转身,以我左手轻贴在对手的右肘外侧,用以控制其右臂,想命门穴与左环跳穴相合,以后掤之劲将对手向我右后方带(图4-57)。
对手如因前倾失衡而欲后撤时,我仍保持以左手控制其右臂,而同时右手松开,脱离与其右臂之接触,以右掌直扑其前额,以右中指扶在其神庭穴上(图4-58);右掌按在对手前额时想其脑后之玉枕穴,有欲使其颈部后折之意,同时将我之左手移到对手后腰之命门穴上(图4-59);我之左手扶在对手的命门穴上,轻轻上提,同时涵胸,眼神穿透对手之玉枕穴,直视其脑后地下,想右劳宫穴与膻中穴相合,使用按劲追眼神,将对手向其右后侧发出(图4-60)。
赵泽仁,自幼习武,技艺出众。1967年起从学于武学大师王培生(印诚)先生之开门大弟子骆舒焕老师,并被骆师推荐到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被王培生师爷视为再传弟子中的佼佼者。他遵循王培生所倡导的“真东西必须能当场试验”的原则,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对,被美国、欧洲等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2016年和201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云,少时习少林拳,后经师父骆舒焕先生推荐,至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近30年。移居美国后,常年传授中国传统武术。1993年受王培生师爷委托,在美国成立“印诚功法研究会北美总会”。入选《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