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追求灿烂
1.
我在门口换鞋,他走过来:“马老师上午好!”然后又回到了阳台上,他刚刚坐在的椅子上。
我脑补了一下刚才的画面:听到我的声音,坐在椅子上说了一句“马老师上午好!”但没看到我的人,于是走过来,跟我挥挥手,说一句“马老师上午好!”像极了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你在干什么?”
“马老师我在干什么?”
“你是不是在等我。”
“你是在等我。”
“彤彤在等马老师。”他从阳台上椅子换到了客厅中的椅子上。
无数次回忆这个画面,我很感动,想起了之前,威廉听到我的声音,也是走到门口说:“马老师来了,马老师来了。”今天的他像极了之前的威廉。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走过来和我打招呼,之前都是我先向他问好,然后他坐在沙发上回应我,眼睛会看我,但是身体一点都没动。
我不知道我感动什么,但是想想他之前看到我就打头,到回应我的话,到今天听到我的声音主动像我问好,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仿佛我和他的距离又近了一些。
2.
识字是个大难题。
从最开始的白纸黑字到卡片,对于他的学习的效果都微乎其微,几乎没起什么作用。问题出现在哪里了?一定是我们的方法不对。
但也发现了有趣的事情。
每次我都会把要做的活动写下来。“自由活动5分钟”是每个活动前的活动,目的是想让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要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今天在读活动的时候,读到第三个“自由活动5分钟”的时候,他自己读出来的。我确定他不认识那几个字,但是那几个字如果是一幅图呈现的话,它们是一样的,他是不是通过这个方法记住了这个活动的名称?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虽然我现在还没想好,但是是一个思考的方向。
3.
绘本的内容我准备得很丰富,但是对于他来说也没什么用。
因为是一个新的绘本,所以我先读一遍,然后让他听。
我一读他就开始跟着说。
我提醒他,我读,你……(把手放到耳朵边,做听的动作。)
“听。”
之后他真的没有再跟着说。但是会急着往后翻。
认识动物,想以此让他学习字,但失败了。
他根本不看那些动物,我指一个动物,就是长颈鹿,长颈鹿是长颈鹿,袋鼠也是长颈鹿,他有的时候根本就没看。每当他出现不看的时候,我就不说话了,他听不到我的声音,就会转过头来用眼睛看着我,这个时候我再说。
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才让他的学习效果和我预想的不一样。
4.
把擦桌子的步骤细化,去哪里拿抹布,如何洗抹布,具体到了打开水龙头,搓洗抹布,拧干抹布这些细节,我发现,当这些细节很清楚的时候,他是知道如何一步步做的,他不知道如何判断抹布是否拧干了,把还滴着水的抹布直接放到了暖气片上,我让他重新拧,他可以拧,只是没有用力拧,我握着他的手使劲儿地拧抹布,告诉他没有水滴下来就是拧干了。
他分不清楚毛巾和抹布,我觉得这是环境的因素。毛巾和抹布都在卫生间,他进入卫生间的时候,有时拿抹布,有时拿毛巾,这个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要拿什么。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源于擦桌子训练时候他的表现。
吃完饭,阿姨让他擦桌子,他走进房间(我在房间),坐在我旁边。我说去擦桌子,他不动,阿姨又让他去擦桌子。他拿着抹布进到房间,要擦房间的桌子(每次我们练习的时候都是擦房间的桌子),我提醒他去擦餐桌,他拿着抹布去擦餐桌。
由此我联想到他与妈妈在一起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候的不同,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原因。在妈妈面前,他的行为是1234,在阿姨面前他的行为是5678,他会根据前面出现的刺激提取自己的行为模式,他不一定是故意的,我更相信他不是故意的。
5.
玩游戏。
“阿姨,我要玩游戏。”
“我不是阿姨。”
“阿姨,我要玩游戏。”
“我不是阿姨,我是马老师。”
“马老师,我要玩游戏。”
“好,给你。”我把IPad给他。
“马老师,我要玩游戏。”
“给你了,你玩呀。”
“马老师,我要玩游戏。”
“你是不是不知道密码,那你去问阿姨。”
“阿姨,我要玩游戏。”
“不是阿姨我要玩游戏,是因为你不知道密码,所以你不能玩游戏,你要去问阿姨密码。去问阿姨。”
他拿着IPad走到阿姨面前。“阿姨,我要玩游戏。”
我把他拉到一边,再次重复:“不是阿姨我要玩游戏,你想玩游戏,但不知道密码,所以不能玩,你要问阿姨密码是多少?”
他又走到阿姨面前:“阿姨,我要玩游戏。”
我又重复。如此几遍,他终于能说了:“阿姨,密码是多少?”
阿姨给他输入密码,他自己玩游戏了。
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进行了及时的总结: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他的话表达的意思,他能够自己主动表达很好,但是有的时候他的表达并不是他最真实的需求。在这里他遇到的困难不是能不能玩游戏,而是不知道密码。当他表达自己想要玩游戏的需求时,这样的表达“我要玩游戏”这样的表达是没有问题的。但当他拿到了IPad之后,他遇到的困难时不知道密码,这个时候他要表达的是询问密码是多少,而不是表达“我要玩游戏。”但他之前的经验是当他这样表达之后,阿姨就会打开IPad给他,他不涉及到遇到不知道密码的情况。我和阿姨说其实可以设置这样的“困境”,让他表达“密码是多少?”然后再让他玩。“一定记住要询问他的需求,让他知道当他有这个需求的时候可以这样表达。”
餐桌上,他会用自己的勺子盛盘子里的菜,家人不太允许,阿姨会用筷子给他夹菜。但很多时候是在他把勺子往前伸的时候,阿姨给他夹菜。我拦住了他,“阿姨,我要吃菜。”“阿姨,我要吃菜。”阿姨给他夹菜。他吃了碗里的菜,“阿姨,我要吃菜。”阿姨又给他夹,我小声地和阿姨说,少夹点,让他多说几次。我想这样练几次,他就会这样去表达。我们的目的是不让他自己去盛菜(虽然我不太赞同这样的做法),让他知道怎么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而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5.
最近总有人和我说之前的古诗诵读让孩子们的进步很大,有家长说要拿出之前的再看一看。我说不用,我再录。
找到了我们之前学习的古诗。从4月27日开始第一轮,到8月28日,中间断了一天,是因为视频没传上去。之后到10月中旬,断断续续地坚持。
坚持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可以坚持那么久。
不是我,是孩子们和家长们。
既然是重新开始,要不要换一种形式呢?换什么形式呢?还没有想好,没准明天早上一醒来就想好了。
教育,抱着玩的心态,做认认真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