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漫游徽州李白访道仙的一段佳话

李白问津亭
  古徽州歙县,还有一处古迹,是歙县练江边的一块碑和一座亭,石碑上刻李白问津处五个字。亭子叫问津亭,以纪念李白访问许宣平。李白问津,后面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说的是剑客李白,寻访同为诗人的道仙许宣平的故事。
诗仙李白是资深剑客
  诗仙李白,名冠古今。但是,知道李白还是一个资深剑客的人不多。其实,李白十五好剑术,剑法初成;廿五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还说自己,剑术自通达。
  在李白的诗词中,可以有许多对于剑术的描写。李白在他的作品《酬崔五郎中 》里写自己的剑术水平:“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
  《新唐书·文苑传》里说过,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李白年轻气盛偶尔打架斗殴是实情。无论纵横家还是游侠,还是李白最喜欢的道士,在古代都是要学点武艺才行的,因为这三个职业,都是要云游天下,没有武艺防身,在山贼出没的古代是很危险的。所以毫无疑问李白是会武功的,而且功夫不算平庸,是个行家里手。
  虽然没有参加过比赛,李白的剑术在当时确实很不错,一般公认李白名列亚军。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朝“三绝”。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这种说法只是参考,因为李白的师父就是裴旻。不管怎么说,李白确实是一个资深剑客,这点毫无疑义。
  剑客李白仗剑远游,主要是结交官吏,寻求出路,这是公开的目的。其次,还为了结交武艺高深的人,道仙许宣平李白早已耳闻,十分仰慕,只是总不知其行踪,无法相见。
道仙许宣平是诗人
  许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县(现安徽黄山市境内)人,《续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唐诗纪事》、《太平广记》等都有其传记。据《太平广记》记载,唐睿宗景云中,许宣平隐于歙县南山(如今的歙县南乡覆船山,主峰搁船尖),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马。时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以归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俨然一诗人也。许宣平还经常帮助罹难之人,救助那些危重病人。可是人们去感谢他,却找不到他的踪迹。不接受采访,生活低调,不去社会上寻求大师的名头。
  许宣平还精通剑术与拳术,太极拳就是他编创的。许宣平的太极拳功,名曰“三世七”,因传承程灵洗在“石门九不锁”的小九式,拓宽武路,结合覆船山的36道石门而成,为了隐瞒这南山的秘密,加上起式,便以三十七式而命名。199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唐代三十七式太极拳与剑术》一书。
  许宣平其人其事其诗,在唐代就有很大的影响,《全唐诗》里面就收录有许宣平的诗。《全唐诗》第八百六十卷收录有许宣平《庵壁题诗》,诗云:
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
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诗的意境,淡泊名利,远离红尘,空灵高远,乐观自娱。
李白拜访许宣平
  李白公开承认别人的作品比自己写得好,大约有两次。一次是在武汉黄鹤楼说崔颢的诗《黄鹤楼》,还有一次就是在西安说许宣平的《庵壁题诗》诗。
  元代道士赵道一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记载了当时传诵道仙许宣平《庵壁题诗》诗歌的状况,以及李白拜访许宣平之事:
  “好事者多诵其诗。有抵长安者,于驿路洛阳桐华间传舍是处题之。
  明皇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经传舍,览诗吟之,叹曰:'此仙诗也。’诘之于人,得宣平之实。
  白于是游及新安,涉溪登山,屡访之不得见。乃题诗于庵壁曰:'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大诗人李白想不到道仙许宣平不但武艺高强,诗还做得这么好。可见许宣平其人其诗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大诗人李白,其实也是一位官迷,没有遗世修仙的生活经历,当然写不出许宣平《庵壁题诗》那样空灵高远意境的诗,他不得不服。
  其中一次的造访是这样的:李白在歙县鱼梁镇练江边,即今李白问津处,向摆渡航船的船翁打听许宣平的住址,船翁答道:“他家门前一棵竹。”,李白谢了船翁,很高兴的走了。一路寻访门前栽竹的人家,遍寻不着,恍然大悟,门前一棵竹,不就是船头那一棵撑船的竹竿吗,难道就是刚才的那位船翁?于是,赶紧回来寻找船翁,可是船翁早已不见踪影。
后记:最后,究竟李白和许宣平见面没有呢?在《醉卧长安》中和李白相见两次,一次是被唐玄宗招到长安,一次是李白被贬。
  船头上撑船的竹竿,门前一棵竹

船头上撑船的竹竿,门前一棵竹

李白问津亭,是三角形吊脚亭,为纪念李白问津而建

 远眺李白问津亭

李白问津处新建的凉亭,古代这里就是摆渡的渡口,离三角形问津亭不远,旁边就是李白问津处石碑

李白问津处碑、放生池碑,禁止在放生池捕鱼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