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 | 储罐检修与VOCs排放

储罐检修与VOCs排放

石油化工行业中,储罐和开停工都是VOCs重点排放源项。储罐日常作业过程中产生VOCs逸散(储罐源项VOCs排放),一般储罐存储的物料量远大于临界量,潜在安全风险大,是石化企业安全管控的重点,储罐定期的清罐检修是储罐平稳运行的保障,在检修过程中会产生VOCs逸散现象(开停工源项VOCs排放),而此过程同时也是事故较为容易发生的地方。

改编自:石化缘科技咨询

储罐日常作业中的VOCs排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环境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导致的VOCs排放(通俗称为静置损失),二是由于储罐平时进出料过程中产生的VOCs排放(通俗成为工作损失)。

储罐检修过程则涉及清罐等一系列操作,则会涉及VOCs泄漏,属于开停工源项VOCs排放。

当储罐内存储物质本身为VOCs物质时,因该类物质最容易挥发,将直接影响存储液体质量,甚至还会影响物质本身的抗暴性。如果罐区内VOCs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就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储罐检修的工序包括:

清罐施工准备→加盲板→拆人孔→拆清扫孔、透光孔→蒸罐→清除罐底沉积物→水冲洗罐底→残渣及杂物装袋清理→拆除浮盘密封圈→更换胶皮、海绵、安装浮盘→焊道打磨、配合做检验→封罐→注水试漏→拆卸盲板、管线复位→竣工验收。

防腐施工准备→材料验收→施工工具准备→钢材表面处理(隐蔽检查)→底漆施工(隐蔽检查)→面漆施工→检查验收→交工。

主要风险:

在清除罐底沉积物时,罐底板腐蚀穿孔,罐底板下有物料,对储罐进行动火或使用非防爆的电器用具,可能引发火灾事故。涂装作业时,也可能因未使用防爆电器而引发火灾。

国家现行规范:

目前国家发布的现行储罐安全指导管理规范有:《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安全管理规范》(DB11T/140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39)、《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然而我国的大多数规范对防止事故扩大的规定比较多,而对本质安全的要求比较少,本质安全才是储罐安全运行最可靠的保证。将风险控制全部放在操作人员身上,然而操作人员又是较可能出现失误的因素。

检修过程风险控制:

(1)

球形储罐、常压储罐在清洗、检修时,必须脱开与罐体连接的管线,包括工艺管线、氮气管线、气相联通管线。常压储罐必须把泡沫管线脱开、隔离。因为泡沫管线内平时是空的,而且与其他储罐的罐内联通。

(2)

罐内必须照明时,使用冷光源移动防爆灯。禁用有线安全电压的白炽灯、碘坞灯等发热的照明。从事故中发现,储罐检修中的事故,绝大部分是使用了有线电源。安全电压只是对人体不伤害而言,但它会产生火花,足以点燃储罐内的可燃气体。

(3)

人员第一次进入储罐前,应对罐内进行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含氧量的取样分析。不要用便携式的仪器在人孔处测一下就完事,因为人孔处不代表整个罐内的情况。进入罐内首先要检查浮盘的浮筒是否有残油。有残油的话,必须清理出罐内,一般情况下,浮盘的浮筒总会有渗漏的。

(4)

认真检查罐底板,罐底有腐蚀的要进行捉漏。有漏点时,底板下肯定有残油,要修正检修方案。防止硫化亚铁自燃,清扫出来的油罐中的油泥、锈渣等杂质在收集前应用水淋湿,氧化铁必须保持湿润状态,集中后应立即送至罐区外的安全地带妥善处理。储存含硫原油或含硫物料的储罐,罐底油污泥内会含有硫化氢。在翻动罐底油污泥时,人员要佩戴防毒面具,带上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一旦报警立即撤离。需要动火作业的储罐,有条件的在储罐上开检修门。没条件的,罐内必须符合动火条件。涂装作业时,涂料使用多少拿进多少,切忌贪图方便,把涂料堆在罐内,这是常见的低级错误。进入罐内的作业人员禁止携带打火机。

要减少或避免储罐事故的发生,需从人、物、管理制度三方面入手。除了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安全外,企业日常应该制定巡检制度,采用诸如LDAR等手段,提前发现安全隐患,提高工艺安全性、可靠性,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编辑:丁莳文

猜您喜欢

石化 | 开停工与VOCs排放的关系

石化 | 火炬类别知多少

石化 | VOCs减排研修课程集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