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网红:是什么影响了当代年轻人的职场心态

(《脱口秀大会》之后,李雪琴无非是2020年迈向 “主流娱乐市场”最火爆的其中一位)

李雪琴火了,火的很另类。

这位独具喜剧天赋的北大高材生,凭借在短视频魔性喊话明星“一夜成名”,继而一发不可收拾地登上各大平台、综艺节目,成了当下网红界的一朵奇葩。

尽管已是拿着高薪的顶级流量,仍有人质疑她的职业选择:北大毕业放着正经工作不干,跑去当网红,不像话。

但李雪琴却不以为意,她选择用行动诠释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观。比如她会在微博发表诛心的文字,讽刺那些妄议自己人生的键盘侠。

其实不止是李雪琴,面对上班这件事,当下“离经叛道”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以“打工人”“社畜”自居,用不屑和绝望的形式,掀起内心的反抗。
“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我只想做一条安静的闲鱼”
一条条扎心的网络语录不禁让人思考,到底是年轻人病了还是这个世界病了?
潮哥最近在读一本名为《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的书,作者波波夫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专栏作家,他在书中致力探究当下年轻人“不想上班”的现象,并引用专业调查与缜密数据进行研究。
研究的结果让人吃惊,几乎全世界年轻人都或多或少被“丧”所困扰,无论收入高低城市发达与否,人们似乎对工作越来越挑剔了,情绪也越来越消极。
而这背后的根源,却是一种很容易被人所忽略的精神疾病:工作倦怠

0 1

工作倦怠:一种精神疾病

年轻人不是不思进取,他们是真的生病了。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它被认为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曾因工作重压,而感到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

根据调查,人们患上工作倦怠的时间近年来越来越短了,有的年轻人可能刚从校园迈入职场一个月后就产生倦怠,恨不得分分钟离职。

不是年轻人太娇嫩,那些长期重复着机械、琐碎的工作,同时缺乏对等收入回报的人们,的确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的。

而世界上有不少工作,的确很枯燥,甚至毫无意义。比如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就曾严厉地质疑过一些工作的存在价值。

0 2

不想上班,但并非不想工作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在工作中燃尽自我,以至于精力耗竭、消极厌世、效率崩塌,以及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工作、讨厌上班,希望一劳永逸地“家里躺”。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老一辈家长,大概是最无法理解工作倦怠的一群人。如果自己的孩子抱怨太累,或者不想上班,他们多半会拿出自己当年的奋斗史,要求子女克服困难。

但“上班”和“工作”是不同的,我们说“不想上班”,并非“不想工作”。

人们“不想上班”的原因通常就两点:

①利益回报:收入低于朋友圈,市场水平或者自我定位

②精神回报:重复性工作、缺乏人际回应、工作压力大

当解决掉这两点后,人们也许就会“想上班了”。

比如潮哥的一个朋友,在前任公司上班时每天很丧,但跳槽后却成了新公司里最积极的那个人,心情一下豁然开朗。

原来新公司给他加了薪水、配了团队,而且工作内容恰好是这位朋友所向往的。

于是有人就说了,工作倦怠,我跳槽找个喜欢的工作便是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但大多数时候,公司和工作内容并非总能如我们所愿,且对于一般的打工者而言,不是不会选,而是没得选。

无论选择创业、跳槽、闪辞,对于工作倦怠而言都是治标不治本。

0 3

怎样解决工作倦怠

在《倦怠》一书中,波波夫提出,倦怠并非终身监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学的学习,帮助自己转化工作心情,从糟糕的情绪中跳脱出来。

书中给了这四条建议:

首先,挖掘长处,建立自信。

(美国教育专家肯·罗宾逊,提出的8个天赋分类,可从中对照)
当你发现,目前的工作和你的天赋并不相匹配,且带来不了更多的收益,那么选择换一份不同的职业,对工作时的心理健康会更有帮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如让一个文字功底极强但口才一般的人去做销售,不如让他做内容相关的工作更有价值。
其次,认清短板,终生学习。
优秀的职场人,几乎都是终生学习者。我们不仅要看清长处,还得了解自己的不足。
有些人也许会误认为,现在的工作或工资不值得让自己如此投入到学习中。必须纠正这种观点,因为学习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为了工作或者公司,而是为了自己。
那些你大脑里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才是你最好的职场武器,没人可以偷走。
再次,挖掘意义,培养兴趣。
工作的意义大抵分两点:一、挣钱,二、实现自我价值。
有些内容枯燥但其他方面还可以的工作,容易让人陷入两难。这时我们可以尝试重新解构工作,想方法赋予它新的意义,并乐在其中。
不久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很暖心的视频:一个列车乘务员曾对自己这一眼望到头的工作充满绝望,于是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最终通过直播列车服务的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粉丝与人气,工作也被领导所认可。
有时一份工作爱或不爱,只需要换个思维。
此外,学会沟通,保持良好人际。 
套用《一代宗师》里赵本山的那句台词: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更是人情世故。
职场也一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救职场问题的良药。
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最后,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放弃不切实际的职业期待。
有时一些压力未必来自工作或领导,也可能来自我们自己。
人们对工作的焦虑、痛苦,也会源于社交圈的比拼,这时就容易给自己设置一些诸如今年要赚多少万,升到什么岗位的目标。
而一旦目标无法达成,倦怠感又偷偷来袭了。
潮哥建议,不妨选择专注当下,学会从微小成功中收获喜悦与价值。
亦如《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一书中的这段话所释:

今天人们之所以容易焦虑、虚无、倦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人生的意义何在。但对于人生的意义,很多人可能想得过于复杂,意义很多时候,来自一系列小目标的设立和达成。

我是潮哥,愿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你,都能实现work-life-balanc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