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免疫力”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一段对话——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治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这段对话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在瘟疫面前就做两件事情:一个培养正气,一个避免接触邪气。几千年前的智慧,现在仍是疫病防控基本准则,谁敢说中医理论不行?只不过很多人把老祖宗的话当成“耳旁风”,甚至还嫌弃它不科学不发展太落后。
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潮水褪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平日里,有多少人对自己的身体盲目乐观,肆意挥霍身体,暴饮暴食,缺乏锻炼,导致身体的免疫力渐渐下降。殊不知,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欺软怕硬”的特征,根据确诊病例人群分析,容易患病的人,一般为免疫力较低的中老年人和较为肥胖痰湿重的人。可以说,这次疫情,是一次对身体的大考,也敲响了警钟:身体的免疫力,才是最有效的药。余生还长,别再让自己过得太累,别硬撑,该休息时就休息;困的时候,别熬夜,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管好自己的嘴,好好吃饭;定时运动,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学会自律,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有个阳光的心态和好身体,健健康康的活着,比什么都更重要。
现阶段,虽正值新冠病邪横行之际。然无论多么凶险的传染病,并不是人人都会被感染,也并不是被感染的人都发病,发病的人也并不都朝恶化、死亡的方向发展,这就取决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即中医所说的正气。那么,在如今这个“多事之春”,是否我们统一一个方子来补充正气就好呢?并不是的!我们知道,中医讲究阴阳、五行平衡,而每个人的体质,因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自我情绪等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说,用统一一套方法来调理人的健康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合适恰当的方式来改善体质,提高自己抵抗力以防病调病,这才是正途,才是王道!
所谓免疫力即相当于中医所讲的阳气,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不足,脏腑功能问题多。因此,阳气决定寿命!古人常用“断气”来形容一个人的离世,主要指的就是阳气。故而,阳气才是身体运行的根本,是保证人体不被外邪入侵的基础。而且,阳气并不是男性所特有的,无论男女在生活中都应该注意养阳,“损阳”的事情不能乱做!“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
传统中医认为,阳气的强弱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先天之本和后天之力,因此,养生就要珍惜父母赐给我们的生命力,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好好的养护后天之正气,这才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所在。然养先天之肾,就要懂得节制房事,既要节而少,又要宜而和。主要做到节欲保精,就会阴精盈满,肾气不伤,精力充沛,从而有利健康。另外养生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平时应当对食物合理调配,烹调有方,饮食有节,食宜清淡。荤素搭配,忌食秽物,食后调养。再者,养阳还要做到“起居有常”,在春夏时节,我们应该“夜卧早起,广庭于步”,以畅养阳气,而在秋冬季节就应该是“早卧晚起,以待正光”,以收敛阴气,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脾肾气旺,而脾肾气足了,自然也就达到抗衰老、保健康的目的。最后,我们尽量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而喜能升阳,阳气足以温煦五脏六腑,维护脏腑功能活动正常,身体才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