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构筑“四道堤防” 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3月12日是植树节,在高邮市运河西堤“义务植树基地”里,来自高邮市水利局的数十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在微雨后的泥泞里,开展“庆百年建党,植千秋绿林”义务植树主题党日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大运河风光带建设。
大运河高邮段总长43.6公里,运河风光带内有着丰富的水利历史遗存,“一湖二河三堤”的独特景观,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大亮点,也是了解大运河与高邮湖关系的活化石。为做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高邮市水利局扎实开展堤防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安全、绿色、生态、文化”堤防,助力城市品质的提升。
修复后的南关坝遗址
加强圩堤管护,打造安全堤防
按照水利工程管理要求,高邮市水利局每年定期对堤岸沿线水工程进行检测,及时组织实施河湖调度闸、防汛码头、损毁护坡等项目的维修养护;不间断开展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全力做好隐患排查工作;认真编制防洪抢险调度预案,进入主汛期后,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报告制度,确保运河堤防安全度汛。
运河城区段堤防
做好林木更新,打造绿色堤防
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构建“一环一带三镇”的环湖旅游新格局,高邮市水利局每年开春都积极组织职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近5年来,累计在运河堤防范围内共栽植各类树木25万余株,顺利完成了林木更新换代,优化了品种结构,形成林水相映、浅草如茵的绿色堤防。
高邮段运河绿堤长廊
开展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堤防
结合河湖长制督查,高邮市水利局积极开展大运河水环境及岸线堤防“清四乱”整治活动,共拆除违章建筑515平方米,清运垃圾9.7万方,对沿线砂石码头进行综合整治,对运河水面进行清理保洁,清除河道内各类水生物、漂浮物400余吨,极大改善了城区段运河水面及堤防的生态环境。
打捞运河内水生植物
保护水利遗存,打造文化堤防
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高邮市水利局全面梳理大运河高邮段历史文化遗存,对车逻坝、镇国寺塔、平津堰、杨家坞、万家塘、御码头、马棚湾铁牛、界首大码头等诸多水利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保护性开发。高邮明清运河故道、南关坝等已成为网红打卡旅游胜地。
明清运河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