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什么是艺术(十六):罗兰·巴特:艺术即文本

罗兰·巴特:艺术即文本

罗兰·巴特(1915-1980),结构主义文化分析模式奠基人之一,前期结构主义者,后期解构主义者,著名的文化符号学家。
巴特认为,如果用结构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现代文学作品(比如普鲁斯特、马拉美的大作),再去探求作者的意图就成了多余的画蛇添足之举。 “作品”一词容易使人联想到作者,使人认为作者乃是某个唯一、确定意义的终极来源。因此,巴特倾向于使用文本的概念,表示一些互相竞争的写作(用现在的说法是话语)的集合;书写者只能引用已经存在的写作。而且,尽管之前的理论家都认为,艺术创作者可以把已有的多种写作塑造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巴特的看法是,书写者唯一可做的不过是将其集合成大杂烩而已。结构主义批评家感兴趣的,正是要揭示单一文本中存在着彼此截然不同而又相互竞争的话语。
作者已经不再是意义的来源,取代其尊崇地位的,是读者。在巴特看来,读者对构成文本的多种相互竞争的写作进行解码,从而取得了权威的地位。
尽管巴特的主题是文学,但他的观点完全可以引申到艺术的其它领域。艺术家乃艺术品之起源一说,可以追溯到现代个人主义崛起的16世纪欧洲,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巴特看来,现代主义的到来,标志着这一说法的终结。
巴特的理论对艺术家和理论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声称当前已经进入后现代主义时代,不再把艺术视为权威知识的杰作,不再认为权威知识完美控制着其作品的意义。恰恰相反,他们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现有的相互竞争的观点集合到一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