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同与不同

5月9日发表《人,才是责任的第一承担者》一文后,收到中国农科院张金霞老师发来信息,表示对于我关于“烧菌”说法的认同,张老师告诉我,他们的团队花了几年时间,专门研究“烧菌烂棒”的机理,现在基本上结束了该专项的工作,预计在今年10月与上海的国际交流大会发布相关报告(其有关的阶段性结论论文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已陆续刊出)。

接着,又发现华中农大的边银丙先生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香菇的烧菌问题不算温度问题,而是通风问题。见5月13日《中菇》公众号文章《香菇菌棒出现“烂棒”,看似天灾,实是人祸!》

在问题源于通风这个观点上说,三家的结论相同,所以我在和张老师私聊的时候,玩笑说:英雄所见略同,当然这是玩笑,我可不敢和张老师并列“英雄”之列,这个自知之明俺还是有的。

“烧菌”一词的产生,是基于对气温上升这个表面现象的推测,但事实却不是温度惹的祸。只有升温的同时,通风不足才会发生烂棒,并且,即使温度不高,通风特别差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这种问题。这就确立了香菇冬季制棒的技术程序里,必须严肃提出根据气温变化控制通风的一个基本技术原理,要一改以往接种无污染就万事大吉的看法及做法,把发菌管理的更为完善的技术细节提出来予以重视。

“烧菌”说法的出现,也同时说明在一些通俗的经验总结方面,缺乏理论知识形成的错误观念相当普遍。如果说要更为科学的表达,“闷菌”或者“憋菌”也许更加合理。不过重要的不是名词改不改,而是原理懂不懂,原因对不对,管理会不会的本质问题。搞清楚这个关系,比修改名词本身要重要的多。

但是,在这个相同之外,三家的观点还有些不同,我和张金霞老师那天讨论了很久,分别详细谈到各自获得结论的理由和途径。

张老师得出结论的方法是通过精确的试验设计,把相关参数下的菌丝生理状况、化学变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对比状况的差异,进行的具有完整说服力的试验,并具有检测结论,今后的香菇栽培和生理理论教科书,可以非常准确地描述这个过程的要求和机理。

我一方面不具备张老师团队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不能等待别人的研究结果才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是根据香菇的自然生长环境属性,结合多地的调查、故障原因分析,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出的结论,可以使用,但要说服他人是有困难的。

我和张老师的共同结论是菌棒内部菌丝体缺氧,呼吸不畅,导致生化途径的歧化,最后导致菌丝体的中毒和活性下降,引起死亡或继发性污染。

由于我与边银丙先生没有私交,平常疏于来往,但从《中菇》文章看,边先生的意见和我们的不一样的,边先生认为从操作上看的通风不足,本质是“二氧化碳中毒”,这就与我和张金霞老师的看法不一样了。

由于边先生和我的结论都是基于旁佐依据的推理,而张老师的结论是基于试验分析检测,所以,毫无疑问,我们都必须服从于这样更为科学合理的结论,因为试验结论的说服力是在于它可以重复验证。

事实上,很多已有的做法也是基于这个正确判断的,比如刺小孔,比如层叠必须架空,培养过程的摆放,接种孔不能被压死,随着培养温度的上升,要加大培养棚的通风和气流扰动。

幸运的是张老师团队的研究结论在适当的时候出来,所以,我和边先生的分歧无需构成争议,皆大欢喜。

(0)

相关推荐